阿依沙吾列·達吾列提汗
新疆大學,新疆 烏魯木齊 830046
離婚損害賠償是指,提出離婚的雙方當事人,因一方過錯侵犯另一方應該享有的合法權益,導致雙方婚姻關系走向離婚的地步,所以這里的離婚損害賠償是被受害一方在提出離婚訴訟時可享有有過錯一方的損失賠償的民事法律制度。在我國的婚姻家庭立法方面,如今離婚損害賠償成為立法的一大進步。
1.離婚損害賠償中,侵害配偶一方(主體)的特定性;2.離婚損害賠償,侵害行為的特定性;3.離婚損害賠償中,受侵害一方的特定性;4.離婚損害賠償中,侵害對象的特征極其結果的特定性;5.離婚損害賠償中,有過錯一方的侵害方式的特殊性;6.離婚損害賠償中,給予賠償前提的特定性等六種特征。
1.婚姻關系的一方對于離婚具有行為上,主觀上的過錯
離婚損害賠償的重要前提條件是婚姻雙方一方對離婚具有主觀上、行為上的過錯。這個首要條件表現(xiàn)出過錯離婚原則之中的特色。所指的“過錯”須是導致離婚的結果。這表明,婚姻關系的破裂是由一方過失或故意所導致的。
2.一方的行為具有違法性
離婚損害賠償的客觀行為要件是過錯方行為的違法性,嚴重違反婚姻法?!痘橐龇ā返谒臈l規(guī)定:夫妻雙方應忠實于對方,相互尊重對方的義務;第二十條規(guī)定:夫妻雙方有撫養(yǎng)對方的義務,如一方重婚、同居、實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明顯違反了上述法律義務。
3.請求權人有損害事實
這一項則是離婚損害賠償中的客觀后果要件,有請求權的受害方務必具備損害事實,還包括精神損害及財產損失。按照婚姻法的角度來講,離婚會是該事實導致的結果?!痘橐龇ā返?6條之規(guī)定:請求賠償須以因破壞婚姻家庭關系而導致離婚為前提。
4.損害事實與過錯行為具有因果關系
該項則是離婚損害賠償的因果關系要件,侵害方的違法行為與被侵害一方損失具有法律上直接的因果關系。按照婚姻法的立法角度來看,存有賠償問題的前提為直接的因果關系。
《婚姻法》第46條之規(guī)定,離婚損害賠償由以下四種情形組成:
在婚姻關系中違反規(guī)定最嚴重的之一是重婚,使原有的婚姻關系變得名存實亡。所以,一方重婚導致離婚的,被侵權一方是可以請求離婚損害賠償的?!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條:“與配偶結婚或者明知是與配偶結婚的,以重婚罪論處。”這里的婚姻是:夫妻之間的婚姻是依法登記的,而事實上的婚姻是作為長期的結合而公開的。重婚的第46條是當一個人的配偶結婚并有了第二次婚姻,這并不是說他們認識一個有配偶的人而并未解除婚姻關系前與之結婚的狀況。法律意義上的重婚和事實上的重婚是它的兩種表現(xiàn)形式。有配偶者與他人結婚,或明知他人有配偶還并未解除婚姻關系且與之未辦理結婚登記手續(xù),以夫妻名義共同生活的狀況是法律上的重婚。該做法嚴重破壞了一夫一妻制度。
司法解釋第2條規(guī)定中將其定義為“有配偶者與婚姻外異性,不以夫妻名義,持續(xù)、穩(wěn)定地共同居住?!睆纳鲜稣f法來看,界定同居的充足前提條件是“持續(xù)、穩(wěn)定地共同居住”,而配偶一方與婚姻外的異性保持著一種持續(xù)、穩(wěn)定地非共同居住的情況,或配偶一方和婚姻外異性保持一種非持續(xù)、穩(wěn)定地共同居住情況都不視為同居。構成有配偶者與他人同居的要件有三個:1、有配偶者;2、不以夫妻名義;3、持續(xù)、穩(wěn)定的共同居住?;橐鲫P系破裂由“有配偶一方與他人同居”導致時,可以判定成為婚姻法規(guī)定的準予離婚的法定情形之一。
家庭暴力家庭暴力的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律規(guī)定,術語“家庭暴力”本法是指家庭成員的身心犯下侵略行為通過擊敗,捆綁,切割、限制人身自由的,和頻繁的辱罵、恐嚇。有些人認為丈夫打老婆、家長打孩子是天經地義的事。當今家庭暴力已成為許多婚姻家庭沖突中的一個普遍問題。近年來,懲治家庭暴力的立法理念不斷完善和完善?;橐龇ň暥榷喾矫鎸彝ケ┝ψ龀隽艘?guī)定限制。
以作為和不作為的形式對家庭成員蓄意和長期的酷刑是我們稱之為虐待的一定數量的身體和精神傷害的結果。遺棄罪是指拒絕扶養(yǎng)、扶養(yǎng)或者扶養(yǎng)有扶養(yǎng)義務的人、年老、年幼、患病或者沒有獨立生活能力的人的行為。只要丈夫或妻子有類似虐待或遺棄家庭成員的行為,導致離婚,受害方有權要求離婚損害賠償。虐待、遺棄家庭成員情節(jié)嚴重的,構成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