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慧
陳同山簡介
于上世紀六十年代出生,在武術世家成長,經(jīng)歷了動亂歲月,穿越過坎坷時光。自幼習武,常懷俠客之夢;學藝班門,實為生計著想。受家風熏陶,武學有成;得大師授業(yè),技有所長。黑虎拳、達摩杖、春秋大刀,連獲全國大獎;“十佳青年拳師”“少林十八金剛”,屢受上級表彰。致力于武術教育,小有成就;培育出弟子萬余,遍布四方。
憶青少年時,風華正茂,雖癡迷武術,然愛好多廣。因家貧不敢有太多奢望,一把口琴以圓對音樂的夢想。
時過境遷,興趣不減當年,愛好日益高漲。崇尚書法藝術,臨帖摹本以修身養(yǎng)性,辦公室里運筆弄墨,宣紙上揮灑自如,一時煩憂隨煙云;迷戀西洋樂器,投拜名師而認鍵識譜,薩克斯中音韻悠揚,山谷河畔,樂曲里怡然自樂,任由名利飄海洋。
自愧一介武夫,生性愚鈍,閑來附庸風雅,羞愧難當。雖喜書法,但書藝不精;縱愛音樂,而欠通樂章。幸蒙名師指點,總算吹曲成調(diào),僅供自娛自樂,難登大雅之堂。不揣冒昧,公之于眾,誠惶誠恐,貽笑大方。
朋友們差不多都知道釋小龍,卻不一定都了解這位英俊小伙兒的父親?,F(xiàn)在一提到釋小龍,很多人的第一反應就是那個形象特別可愛,功夫又很好,很受歡迎的童星。或許很多人認為釋小龍之所以能夠拍攝電影,是因為他有一身好武藝,是因為他從小就在少林寺里面學習。其實不單單如此,更重要的還是因為他的父親,釋小龍愛上了武功,并默默堅守。今天讓我們走近“教子成龍”的陳同山先生,來領略他的武林傳奇。
育子成龍心眷眷
在陳同山接掌少林寺武術學校的1988年,兒子釋小龍(原名陳小龍)出生,這使他在以后的事業(yè)發(fā)展中發(fā)現(xiàn)了一條實現(xiàn)自我價值的途徑。
從小喜歡武術,崇拜李小龍、成龍的陳同山為兒子取名“小龍”,當時不僅僅因為兒子是在龍年出生,更是飽含了他望子成龍的意思,寄托了他的一種期望。
由于正處于事業(yè)初創(chuàng)時期,面對繁忙的學校事務,陳同山并沒有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兒子身上。隨著小龍的牙牙學語和蹣跚學步,小龍身上漸漸顯現(xiàn)出一種潛在的聰慧素質(zhì),每當陳同山在練功時,小龍的兩只眼睛都會露出專注神情,有時還會有板有眼地伸胳膊踢腿或者“嘿嘿哈哈”??吹叫↓埾矚g武術后,陳同山在每天早上總是有意地帶上兩歲多的小龍跑步到少林寺寺院里邊練功,讓他沾染一些佛教圣地的靈氣,同時也感悟一下少林武僧練功的氛圍。
1991年一個偶然的機會,少林寺當家和尚釋永信見到了小龍,立刻被小龍的聰明伶俐所吸引,提出收其為徒。得到陳同山的同意后,便給小龍起了個法名“釋小龍”。1992年,第二屆中國鄭州少林國
際武術節(jié)在登封和鄭州舉行,陳同山想讓釋小龍參加比賽。由于年紀小,報名不符合規(guī)定費盡了不少周折。陳同山和登封體委的領導一起找到了釋永信,三人合力做通了大賽組委會的工作。在這屆武術節(jié)上,釋小龍不負眾望,以敏捷的身手、規(guī)范的動作贏得了滿堂喝彩,獲得了通背拳、羅漢棍兩項優(yōu)勝獎,爆出了該屆武術節(jié)的最大冷門。正是這一精彩亮相,為決定小龍一生命運的臺灣之行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993年,應臺灣“中國文化大學”和“《中國時報》”的邀請,少林寺當家和尚釋永信率領中國少林寺佛學文化訪問團前往臺灣進行佛教事務和武術文化交流活動,剛滿4歲的釋小龍是最初入選訪問團的成員之一。
在臺灣23天的行程中,釋小龍成了焦點人物,可愛的小沙彌形象占據(jù)了臺灣各大媒體的顯著版面,“來自大陸的和平使者”“神奇的少林龍子”等溢美之詞紛沓而至。
這次臺灣行掀起的少林武術熱迅速波及東南亞地區(qū),慧眼識珠的臺灣影視業(yè)龍頭老大——長虹影視公司立即向釋小龍拋出了橄欖枝。公司董事長許佩容大膽預言:不論釋小龍是否會演戲,單憑“釋小龍”三個字就是贏取票房的保證。
果不其然,釋小龍的第一部電影《笑林小子》上映后,一舉刷新了臺灣票房紀錄,長虹影視公司為釋小龍量身定做的另外4部電影很快也投入了運作。釋小龍相繼主演了《新烏龍院》《中國龍》《無敵反斗星》《賭圣2》《十兄弟》《龍在少林》《黃金島歷險記》《俠盜》《天庭外傳》等動作電影,他那具有正義感的俠義形象贏得了廣大影迷的喜愛。
1997年,陳同山成立了釋小龍商務經(jīng)紀有限公司,開始獨立運作釋小龍的一切影視與商業(yè)活動,并著手打造和開發(fā)“釋小龍品牌”。
在2003年釋小龍前往國外讀書之前這7年的時間里,釋小龍共參與拍攝了20部影視作品。1995年,作為第十四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特邀嘉賓為成龍頒獎;1996年參加中央電視臺元宵節(jié)文藝晚會;1998年應邀擔任中央電視臺《夢想劇場》特約嘉賓、參加第十八屆中國電視飛天獎頒獎晚會演唱武術舞蹈《好漢歌》;作為少林武術代表人物首次參加中央電視臺1999春節(jié)晚會,表演的歌劇《新龜兔賽跑》榮獲“全國觀眾最喜愛的春節(jié)晚會節(jié)目”二等獎;2002年榮獲“中國電視藝術十佳演員”稱號;2003年榮獲“中國十大武術形象人物”稱號。
以少林小和尚形象亮相大銀幕的釋小龍,擁有很多中國童星之最:觀眾最多、作品最多、年齡最小、亞洲知名度最高。每年各大電視臺成百上千次的重播讓童星釋小龍擁有了最多的觀眾;釋小龍的代表作大多可以稱得上經(jīng)典,在數(shù)量上也絕對是童星中作品最多的一位;第一部電影就刷新了亞洲華語電影票房紀錄,這樣的情況在全世界也很難找到第二例;大多數(shù)國內(nèi)的電影不要說在亞洲,就是在兩岸三地都很難打響,可釋小龍的電影不僅行銷亞洲,票房和片酬一度逼近或超過香港一線明星。
對于陳同山在小龍演藝事業(yè)如日中天的時候突然送小龍出國讀書一事,影迷和同行頗為不解,陳同山卻覺理所應當:一是想讓他靜下心來好好讀幾年書,二是讓他從小多學習和接觸些域外文化,與國際接接軌。陳同山認為,中國文化如果僅僅在國內(nèi)宣揚,不更多地走出國門,那么世界對武術的認識永遠都只是一知半解。
如今的釋小龍已享有“中國內(nèi)地頭號功夫王子”“功夫小皇帝”“李連杰接班人”“大陸三小龍之一”等諸多殊榮,而今后的星路要如何走,陳同山也在期待:一是依然應該多出大片,二是還要不斷推出優(yōu)秀的作品,以回報從小到大都在支持他、關愛他、對他報以厚望的廣大影迷。
群星璀璨耀神州
多年來,陳同山不僅培養(yǎng)出了“龍子”釋小龍,更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了一大批優(yōu)秀武術人才,為全國各大體院、省體工隊、公安武警部隊、影視拍攝基地等用人單位輸送優(yōu)秀武術人才萬余人,累計培訓外籍學員數(shù)千人,獲得世界級冠軍、國家級冠軍、國家武英級健將稱號的85人;共獲各種獎牌3000多枚。畢業(yè)學員中成為行業(yè)明星者不計其數(shù),可謂是明星璀璨、星耀神州。
孝義明星黃久生,1982年從陳同山習武,是黨的十八大、十九大代表,全國道德模范,全國勞模,河南省總工會副主席。
警界明星丁峰,1982年跟隨陳同山、陳同川兄弟習武,是全國散打冠軍,曾任河南電視臺《武林風》節(jié)目主裁判,現(xiàn)為河南警察學院總教官。
武壇明星王世英,中國武英級健將、中國十大武星之一、世界散打冠軍,國家一級裁判員;黃俊,2002年起被國家體育總局委任為“國際教練培訓基地”少林拳的推廣教練,代表少林拳入選中國武術申奧代表團武術表演隊,2004年在首屆世界傳統(tǒng)武術節(jié)中代表國家隊參賽獲少林拳、少林棍兩項第一,2006年作為唯一一名代表國家隊的少林拳師獲得少林拳、少林刀兩項第一,被少林武術界稱為“少林武術形象代言人”“少林新拳王”。
演藝明星喬紅亮,全國武術套路冠軍,武林精英。2004年擔任河南省大型原創(chuàng)舞劇《風中少林》武術編導,2018年,又擔綱舞劇《精忠報國》武術編導,現(xiàn)任鄭州歌舞劇院武術指導。
影視明星釋小虎,已成為繼小龍之后的又一明星,曾獲2006年全球功夫之星大賽“最佳人氣獎”。代表作品有《七種武器之孔雀翎》《安娜與武林》《大內(nèi)低手》《河東獅吼2》《龍驤虎躍》《北京一頁》等。2018年更是因主演《紅海行動》榮獲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最佳動作女演員獎”、上海星盟時尚盛典“最具人氣動作女演員獎”和第二屆中國文娛金數(shù)據(jù)發(fā)布盛典“年度電影綜合影響力新人女演員”獎項。
影視明星蔣璐霞,在陳同山的長期培養(yǎng)下,已成為全國少林拳武術冠軍、中國武英級運動健將、中國新生代功夫女星,因自導自拍自演系列室內(nèi)武術劇《貓兒寶貝》被評為2007中國網(wǎng)絡第一健康紅人,代表作有《戰(zhàn)無雙》《蘇乞兒》《午夜出租車》《滅門》等。
此外康佳琪、孟彥森、仇奎等眾多影視明星和知名藝人的成功,均是陳同山擅長造星育才的又一明證。因此,稱陳同山為“造星大師”的確是實至名歸。
師承宗風學藝精
培養(yǎng)出眾多明星的陳同山走到今天并非憑借運氣,他也有著屬于自身的武林傳奇。
陳同山1965年出生于登封大金店書堂溝村的武術世家,到他這代已是四代習武。陳同山的爺爺陳天寶民國時代便是聞名遐邇的拳師;父親陳成文、叔父陳五經(jīng)自幼便跟隨“少林武術宗師”“現(xiàn)當代少林武術俗家弟子代表人物”李根生習武。
陳成文先生擅長少林拳、達摩杖、流星錘,他的少林十三名槍更是聞名于世。他于1996年獲全國武術比賽一等獎,2000年被登封少林武術協(xié)會授予“登封十大老拳師”稱號。
陳五經(jīng)先生精于少林大洪拳、羅漢拳、少林棍法等,武功高超,技藝出眾,是當代少林武術代表人物之一,1983年被登封縣政府授予“十佳老拳師”稱號,2000年被登封少林武協(xié)授予“登封十大老拳師”稱號。
陳同山的師父和世交長輩郝釋齋先生先后拜李根生大師、少林高僧素喜禪師、行章法師、永祥法師為師,又精通醫(yī)道,并皈依于少林寺第29代方丈行正法師門下,被譽為“少林活拳譜”。
在這種武風濃郁的家學背景和師徒譜系中,陳同山15歲便熟練掌握少林傳統(tǒng)套路和各種器械20余種,尤其精通黑虎拳、達摩杖等少林長兵器,后拜少林寺大居士著名民間拳師郝釋齋為師,學習少林長兵器達摩杖等技藝,其少林功夫更加精湛純正。
開館授徒成績驕
1979年,14歲的陳同山首次參加登封縣武術運動會便榮獲少林單刀第一名。1980年,他入選登封縣體委表演隊到全國各地進行少林武術表演。1981年夏,陳同山被上級主管部門任命為東金店鄉(xiāng)一知名武術班武術教練,當時,他年僅16歲。他年齡雖小,可具有高超的功夫,武術動作規(guī)范、姿勢優(yōu)美、出拳凌厲,深受武術班創(chuàng)辦人的贊許,同時武術班的學生們對他更是心生敬佩。
1982年初,隨著改革大潮的持續(xù)澎湃和民間武術教育氣候的逐漸回暖,陳同山敏銳地意識到自主創(chuàng)業(yè)的重要性和百年難遇的好時機的來臨,便果斷在自己家里開館授徒。消息一傳出,他曾經(jīng)教過的學生紛至沓來,不到半年時間就有了20多名學生。隨著電影《少林寺》的公映引發(fā)的全國性武術熱潮,陳同山的武術館也恰逢其時地發(fā)展到了70多人的規(guī)模,而以一縣之力籌辦的登封縣體委少林武術體校當時也不過300人而已。
1983年,陳同山的家庭武館升格為大金店鄉(xiāng)少林武術館,總?cè)藬?shù)達到260人。
1988年,少林寺村委決定把少林寺武術學校對外承包,具有一定道德素質(zhì)和專業(yè)水平的陳同山自然而然地脫穎而出,由原來的一般教練員身份華麗轉(zhuǎn)身,成為嵩山少林寺武術學校的新掌門。
陳同山正式承包少林寺武術學校的同時,他的弟弟陳同川也由一名普通的教練員升任為學??偨叹殹P值芡?,其利斷金,陳氏兄弟倆的合作拉開了少林寺武術學校發(fā)展的序幕,之后的14年間,少林寺武術學校的發(fā)展一直順風順水,規(guī)模也一天天擴大,管理也日趨規(guī)范完善。
武校培養(yǎng)出的優(yōu)秀弟子在全國散打錦標賽、全國武術散打擂臺賽、全國運動會等大型賽事活動中斬金奪銀,其中王世英、劉修、王馬萬、張祖才、張青、鄭富、鄭文新、陳保堂、王變英、溫利葉等均是90年代少林武術的代表人物,王世英更是打破了一個又一個記錄,創(chuàng)造了一連串的散打“神話”,被中國武協(xié)、國家體委評為“中國當代十大武星”“國家武英級健將”兩大殊榮。少林寺武術學??芍^是星光璀璨、風光無限,其成就和輝煌站在了同行的前端,甚至被譽為“武術學校中的清華北大”。
不拘一格求創(chuàng)新
就像多年前敏銳地意識到民辦武術學校的全盛時代即將來臨,而今,陳同山同樣洞燭先機地意識到,“武術表演融合藝術演繹”的創(chuàng)新正成為又一充滿希望的“新航線”。
當下,各類綜藝節(jié)目層出不窮,時尚綜藝、炫酷音樂等具有鮮明時代氣息的全新藝術形式深受青年人喜愛,陳同山適時地將武術融合藝術,全面而科學地重設和編排這些課程,讓孩子們擁有更具時代氣息、更豐富多元的選擇。小龍武院首創(chuàng)的“功夫街舞”,
就是將少林功夫與時尚新潮的街舞在一個相當完美的平衡點上充分融合和升華,開辟了武術與舞蹈相結(jié)合的藝術新領域,被舞蹈界權(quán)威人士認定為功夫街舞發(fā)源地,引發(fā)了越來越多的學員和觀眾的青睞和熱愛。
在陳同山的規(guī)劃里,小龍國際藝術學校將逐步而快速地發(fā)展成一個融教育、培訓、考試、比賽、藝術、武術、展演等于一體的綜合性機構(gòu)。
目前,中國舞蹈家協(xié)會街舞委員會河南聯(lián)盟藝術教育研究中心、河南國標舞藝術教育產(chǎn)業(yè)孵化基地及藝考基地、河南省藝術考試指定考點紛紛在小龍國際藝術學校掛牌落戶,該校正傾力打造河南藝考之都。
在陳同山、陳同川等人的規(guī)劃和努力下,學校專業(yè)課教師團隊大咖云集,匯集了眾多中國CBDF職業(yè)組拉丁舞冠軍,中央電視臺舞蹈世界中國拉丁舞之星,CBDF中國國標舞總會國際評審、教官、考官,全國錦標賽職業(yè)新星拉丁舞冠軍、美國職業(yè)新星冠軍IDTA國際舞蹈教師協(xié)會教師(院士)、國家一級教師等眾多專家和名師。
文化課教師團隊同樣強悍霸氣,骨干教師包括眾多高級中學教師、專業(yè)技術崗位一級教師、市級優(yōu)秀教師、優(yōu)秀班主任、優(yōu)質(zhì)示范課教師等。
教壇揚名小插曲
1985年,陳同山舍棄具有政府性質(zhì)的縣體校教練資格,去一家村辦的嵩山少林寺武術學校當教練,其實這是他經(jīng)過一番深思熟慮后的明智選擇。因為,當時縣體校由于體制等方面的原因,學生人數(shù)驟減,漸呈衰敗之勢,而當時的少林寺武術學校不僅是登封縣最大的一所武術學校,還擁有嵩山少林寺寺院背景——由嵩山少林寺和少林寺村委合辦的集體制性質(zhì)學校,其地理位置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谶@些原因,可以說陳同山當初的選擇是具有遠見的。
在少林寺武校任教期間,陳同山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教練員,他經(jīng)常親自帶領學生們練功。從學校到達摩洞約3公里的路程,他規(guī)定每天早上必須在10分鐘內(nèi)跑到山頂,8分鐘跑回學校。他也身體力行,在規(guī)定的時間內(nèi)跑個來回。他還編創(chuàng)了踢打六合拳、羅漢對打、單刀破槍、劍破大刀、空手奪刀等對練項目讓學生練習,以此激發(fā)大家刻苦訓練的積極性。
1986年,在陳同山的力薦下,他的弟弟陳同川也加盟到少林寺武術學校擔任教練。
嚴師出高徒,強將無弱兵。1986年的登封縣武術運動會,陳同山的弟子王馬萬、喬紅亮、郭改芝、李擁軍、劉修、劉炳杰等分別在套路和散打各項目中獲得了第一名的戰(zhàn)績,少林寺武術學校套路代表隊獲得團體第一的殊榮。當年,陳同山被登封縣政府評為“十佳青年拳師”,1987年他參加登封縣武術運動會獲得教練組黑虎拳、達摩杖第一名,與此同時,他的弟弟陳同川也不甘落后,一人竟包攬了教練組長兵、短兵、軟兵、拳術四個項目的第一名,陳氏兄弟倆的成績震驚了整個少林武術界。此后連續(xù)五年,登封的散打冠軍幾乎被陳同山和陳同川的徒弟悉數(shù)包攬。
熱衷公益人心善
陳同山在致力于少林武術事業(yè)的同時,不忘回報社會、不忘回報故里,不斷投入資金支持家鄉(xiāng)建設和公益慈善。2004年,他為家鄉(xiāng)書堂溝建了一個希望小學;2006年,他助辦全國第13屆老年騎游健身展示大會;2008年,他組織師生為汶川地震災民捐款17萬元;2009年,他安排10名學員受命趕赴三皇寨景區(qū)將軍廟參加救援驢友“嵩山一棵樹”行動。另外,學校還為當?shù)氐闹矘湓炝?、社會治安、應急維穩(wěn)、撲滅山火等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得到了上級主管部門及政府領導的表彰和嘉獎,受到了當?shù)厝嗣竦暮迷u。
鑄造輝煌寄深語
如今的武校已成為集文武教學、影視人才培訓、少林功夫表演、國際武術文化交流于一體的綜合性現(xiàn)代化武術院校,是鄭州市教育主管部門認定的合法教育機構(gòu),是經(jīng)公安和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具有招收外籍學員資格的武術院校,是登封市委和登封市政府于2007年首批命名的三大教育集團之一。
小龍武院相繼獲得了“登封市五佳武術館校”“登封市武術甲級隊”“登封市文化教學一等先進單位”“振興少林武術一等獎”“河南省十佳武術館?!薄昂幽鲜∫患壩湫g館校”“河南省青少年武術訓練基地”“全國武俠文學作家創(chuàng)作基地”“中國十大知名武術學?!币约啊爸鷮W典范”“五愛教育先進單位”“誠信單位”“安全校園”等榮譽稱號。
陳同山先后獲得少林十八金剛、中國武術八段榮譽稱號,任政協(xié)登封市第三、第四屆委員會委員,中國武協(xié)武術學校工作指導委員會委員,首屆河南省教育十大名人,登封少林武術協(xié)會常務副主席,河南省武術協(xié)會少林拳研究會名譽會長。
陳同山認為,新時代是為人們樹立的一盞指路明燈,提供了大展宏圖的良好機遇,督促人們在弘揚少林武術事業(yè)的道路上砥礪前行,激勵人們?yōu)閲液蜕鐣囵B(yǎng)更多的專業(yè)人才。新時代新?lián)斝伦鳛椋愅綄ξ湫0l(fā)展充滿信心,他會繼續(xù)“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不忘拼搏,勇于進取,推動少林禪武文化發(fā)展,為中華武術傳播凝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