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存才 柴有才 柴千軍
據(jù)傳,柴王拳、臨清潭腿拳創(chuàng)立于唐末五代時期,創(chuàng)立者為周世宗柴榮和兄弟柴貴。
柴榮與兄弟柴貴年輕時期在鄭州經(jīng)營瓷器,曾在少林寺跟方丈研修少林拳。柴榮創(chuàng)立柴王拳,由五皇子柴熙讓傳到滄州成為柴氏通背拳,后又傳到山西、河南等地。此拳為柴氏家傳拳,柴氏通背拳傳承人清朝時期獲皇封武略騎尉。唐末五代之后周顯德年間王爺柴貴創(chuàng)立山東臨清潭腿,距今已有千余年歷史。臨清龍?zhí)端吕龃髱煵褓F,曾任五代后周龍捷右?guī)贾笓]使、虢州防御使,因趙匡胤陳橋兵變,為戰(zhàn)亂所逼,在山東臨清龍?zhí)端孪靼l(fā)為僧。他身懷武功,擅長醫(yī)道,在龍?zhí)端铝㈤T授徒,研練出一門偏重腿功的武技,并借用發(fā)源地龍?zhí)端碌奶蹲置锻?,又稱臨清潭腿,包括十路和十二路。其拳譜:昆侖大師正宗傳,留下潭腿十路拳。一路順步單鞭勢,二路十字起蹦彈。三路蓋馬三捶式,四路斜踢撐抹攔。五路栽捶分架打,六路勾劈各單展。七路掖掌勢雙看,八路轉(zhuǎn)環(huán)剁子腳。九路捧鎖陰陽掌,十路飛身箭步彈。
柴氏潭腿拳源出嵩山少林寺。少林十三棍僧救秦王使少林寺成為唐朝皇家供養(yǎng)寺院,唐末五代后周延續(xù)這一定制,再次成為五代后周的皇家寺院。周世宗柴榮和趙匡胤、鄭恩、柴貴四人年輕時期,在鄭州、洛陽、開封一帶經(jīng)營瓷器,在新密市牛店鎮(zhèn)月臺村(與登封交界)燒造瓷器,在這里還有趙匡胤賞月的傳說(賞月臺),以及月臺村主要為柴姓(后周虢州防御使柴貴后裔1000多人)。他們四人在經(jīng)營瓷器的同時,曾在少林寺練習少林武術,使他們成為五代后周時期著名的將領,并以此為基礎相繼創(chuàng)立了柴氏潭腿拳(柴貴創(chuàng)立),太祖拳(趙匡胤創(chuàng)立),柴王拳(又名柴氏通背拳,柴榮皇帝創(chuàng)立)。
山東省臨清龍?zhí)端?,位于今河北省邢臺(五代后周世宗柴榮故里)臨西縣龍?zhí)端麓?。五代后周大將柴貴,由于趙宋代柴周,為避禍帶領部分親信將士隱居于此,起法號“昆侖大師”。他把自己的武術實戰(zhàn)技擊本領,傳授給親信將士及僧人,創(chuàng)立潭腿拳(又名柴氏潭腿,或臨清潭腿)。柴貴曾任虢州防御使、京城右?guī)矙z、龍捷右?guī)贾笓]使等武官,為后周皇家除柴榮皇帝以外的唯一武將。由于改朝換代為避禍而放棄大將軍之職,隱姓埋名隱居于與祖籍邢臺交界的山東省聊城(高唐有柴王府花園)臨清龍?zhí)端拢ń駳w河北省邢臺臨西縣龍?zhí)端麓澹@龃髱熜燎谂囵B(yǎng)武僧,蘊含恢復柴周江山的想法,但由于趙宋江山?jīng)]有出現(xiàn)亂局,所以,直至昆侖大師老死,也沒有敢留下自己的真名實姓。否則,誰又會放棄擁有大將軍之職的榮華富貴,而隱居龍?zhí)端拢瑒?chuàng)立潭腿拳,又不留下流芳百世的大名呢?結論只有一個,那就是后周皇族柴貴。
潭腿為中國南拳北腿中“北腿”的主要代表拳種之一。其特點是以腿功見長,拳勢古樸,功架完整,剛勁有力,節(jié)奏明快,意氣相合,精神飽滿,動作精悍,招數(shù)多變,攻防迅疾,爆發(fā)力強。步形多弓步、馬步;手法多拳法、掌法;腿法多彈踢、蹬踹。潭腿技擊要求上下盤同步出擊,令對手防不勝防。下盤發(fā)招講究腿不過膝,招式小速度快,攻時無被克之慮。上盤進擊以劈砸招術最多,力度大,拳勢猛。套路有十路彈腿、十二路彈腿、六路彈腿、十八趟砸拳、花里彈、砸拳、短拳。器械有拔步刀、連環(huán)刀、萬勝刀、春秋刀、陰手槍、六合槍、八寶槍、撲鉤、燕翅鏜、檀木橛等。對練有雙人潭腿、短拳對打、單刀進槍、雙刀進槍、三節(jié)棍進槍、三節(jié)棍進梢子棍、大刀進槍、單刀對練、白手奪刀等。
潭(彈)腿現(xiàn)在有多種流派:臨清潭腿(柴氏潭腿)、少林潭腿(明正德年間傳回少林寺)、精武彈腿、教門彈腿、滄州通背彈腿。
臨清潭腿為五代后周龍?zhí)端吕龃髱熕鶆?chuàng)。其有十路拳,一路順步單鞭勢,二路十字起蹦彈,三路蓋馬三捶式,四路斜踢撐抹攔,五路栽捶分架打,六路勾劈各單展,七路掖掌勢雙看,八路轉(zhuǎn)環(huán)剁子腳,九路捧鎖陰陽掌,十路飛身箭步彈。
少林彈腿是明朝正德年間,河南嵩山少林寺相濟禪師和山東臨清龍?zhí)端萝S空大師,將少林的羅漢拳與臨清潭腿結合所創(chuàng)。后少林寺將潭腿的拳架加以改動并添增兩路,稱少林彈腿。其拳路為:頭路出馬一條鞭,二路十字鬼扯鉆,三路劈砸車輪勢,四路斜踢撐抹攔,五路獅子雙戲水,六路勾劈扭單鞭,七路鳳凰雙展翅,八路轉(zhuǎn)金凳朝天,九路擒龍奪玉帶,十路喜鵲登梅尖,十一路風擺荷葉腿,十二路鴛鴦巧連環(huán)。
精武彈腿是霍元甲精武體育會傳習的技法,其拳路為:頭路弓步?jīng)_拳一條鞭,二路左右十字蹦腳尖,三路翻身蓋打劈砸式,四路撐扎穿撩把腿彈,五路護頭架打掏心拳,六路仆步雙展使連環(huán),七路單展貫耳腳來踢,八路蒙頭護襠踹兩邊,九路腰間碰鎖分兩掌,十路空中箭彈飛天邊,十一路勾掛連環(huán)機巧妙,十二路披身伏虎反華山。
教門彈腿是昆侖大師晚年所傳,因習練者多為清真教回族,故又稱教門彈腿。在練法上中盤腿法稍有變動,出式為湯瓶式,發(fā)腿與襠平。其拳路為:頭路沖掃似扁擔,二路十字巧拉鉆,三路劈砸倒拽犁,四路撐滑步要偏,五路招架等來意,六路進取左右連,七路蓋抹七星式,八路碰鎖跺轉(zhuǎn)環(huán),九路分中掏心腿,十路叉花如箭彈。
滄州通備彈腿源自河北滄州一帶通背門的基礎功法,將通背拳法中的單劈手招勢融進,使之在操肩、操腰方面有獨到之處。其拳路為:頭路順步似單鞭,二路十字蹦腳尖,三路滾劈貫上下,四路繃點撐抹剪,五路繃拳滾肘勢,六路抹打摘心拳,七路纏攔連環(huán)腿,八路劈掛迎門箭,九路繃鎖穿胸臟,十路躍步飛箭彈。
武術拳種,向來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影響。少林拳就是在兼收并蓄其他拳種(據(jù)中央電視臺2009年《走遍中國》欄目報道,在五代(后周)十國時期,少林寺召集十八家武林門派,舉行武林大會,并且收集到十八家拳譜)的基礎上發(fā)揚廣大的,反過來又影響其他拳種的發(fā)展,發(fā)展出許多分支。柴氏潭腿拳和少林拳的關系就是:源于少林又回歸少林。
(作者簡介:柴存才,祖籍河北省隆堯,河南省科學院教授,周世宗柴榮三十六世孫,主要研究歷史文化、炎黃文化、武術文化。
柴有才,河南省焦作人,周世宗柴榮三十六世孫。
柴千軍,河南省焦作人,周世宗柴榮三十六世孫。)
(編輯/高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