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軌、婆媳矛盾、無話可說、金錢紛爭、性生活不和諧……婚姻中危機四伏,讓夫妻束手無策。遇到棘手的婚姻危機,我們要如何處理?2019年,本刊邀請資深心理咨詢師肖雪萍老師,為您提供最實用的婚姻危機處理攻略。
因為各種瑣碎的小矛盾,易磊和妻子瑞芳發(fā)生了爭吵,盛怒之下,他說了很多傷人的話:“你真令人惡心,我看到你就想吐,這輩子我都不想碰你一下……”瑞芳氣得渾身發(fā)抖,當場提出離婚。事后易磊無論怎么道歉,她都不肯接受。
最近,章亮也在考慮離婚,他和妻子劉艷結婚5年。因為收入不高,劉艷總嫌他沒本事。原本他還能忍受,可自從半年前劉艷參加了同學聚會,突然變得尖酸刻薄,吵架時罵他是“吃軟飯的”“窩囊廢”,還說當初跟他結婚“簡直是瞎了眼”。章亮覺得,這個家實在是待不下去了。
怎么道歉才管用
一般情況下,情緒從身體涌出到被人們表達出來,會經歷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情緒涌出—身體感知到情緒—內心確認情緒的名字和意義—大腦選擇合適的語言和方式去表達。
正是這樣的心理過程在幫助人們使用自己的情緒,了解自己、表達自己、感知關系,繼而連接愛與情感。如果說,人在相對平和的狀態(tài)下,情緒就像小溪慢慢流淌的話,那么當人在極度憤怒時,情緒就會變得像山洪轟然傾瀉。當情緒涌出的速度過快,數量過多,人的身體和內心就會被情緒淹沒,變得無力感知和解讀情緒,可是,大腦還在飛速運轉中,它急不可耐地尋找一切能代表情緒的語言和方式,因而導致了具有傷害性的話語產生。
如果理解了情緒的原理,瑞芳和章亮就會知道,伴侶說的那些傷人的話,只是憤怒情緒的化身,而不是話語本身的意思。比如,“你令人惡心”真正的意思其實是“我憤怒得無法有效表達自己”。
如果易磊的道歉只是“對不起,我錯了”,那么無論他多真誠,瑞芳都難以真正接受,因為這樣的道歉不夠深入。如果易磊進行解釋:那并不是他真實的意思,他當時只是太生氣了,不懂得如何表達情緒,所以口不擇言……瑞芳或許能在理性層面接受,但是她在情感上受到的傷害,卻難以輕易消融。
那么,易磊到底該怎么辦呢?
比較有效的做法是做深刻的自我反省。易磊要思考自己為何會說那些傷人的話,弄明白自己的心里到底發(fā)生了什么,同時也去思考兩個人的關系是怎么回事,為什么反反復復在同樣的事情上吵架。在道歉時,帶著這些問題的答案,進行深入的自我剖析,以及對婚姻矛盾的領悟和解決方案,這樣才能讓瑞芳感覺到,丈夫是真的知道自己錯了,他們之間的問題有從根本上解決的可能性。進而愿意再次打開自己的內心,嘗試和易磊溝通。
傷人的話,隱藏著伴侶的渴望
章亮陷入受傷的感受不可自拔,以至于他缺少心理空間去思考,劉艷為什么總是那么生氣,以及那些傷人的話語里是否也反映了一些客觀事實。在婚姻關系里,人們總是批評那個挑起矛盾的人,認為那個不斷批評和指責的人是錯誤的,是傷害性的。但事實上,對伴侶諸多批評和指責的人,很可能是因為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可是又不懂得正確表達自己,于是開始貶低和攻擊伴侶。
如果章亮不想離婚,就需要站在劉艷的角度去想問題。她希望章亮多賺錢回家,試圖通過激發(fā)丈夫羞恥感的方式,來推動他奮發(fā)圖強。劉艷的方式固然不對,然而她渴望過好日子的需求卻是正當的。
如果想明白這些,章亮就能走出自己的傷心,去安慰和理解妻子的憤怒,同時想辦法去提升經濟收入,承擔家庭責任。
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有著不同性情、不同需要、不同想法的兩個人,在結婚之后,再加入孩子、金錢、性等因素,勢必會互動出世界上最復雜的關系。正是婚姻關系的復雜性,讓這份關系擁有很強的可塑性,進而能夠容納人們的欲望和攻擊性,讓人們能夠在其中有所學習、有所成長,成為更好的自己,成就更好的彼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