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原 鎮(zhèn)江市第一人民醫(yī)院 (江蘇 鎮(zhèn)江 212000)
內容提要: 目的:探討MSCT對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GI-NENs)的診斷價值。方法:回顧性分析2014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并經病理證實的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38例,結合其常規(guī)腹部增強三期MSCT掃描圖像及其不同病理分型進行比較研究。結果:研究病變部位多位于十二指腸、直腸和胃體,病變呈軟組織密度,部分含有砂礫樣鈣化成分,增強掃描動脈期多不均勻強化,靜脈期會達到高峰;結論:MSCT是診斷該種疾病最好的檢查方法。G1和G2在MSCT檢查上最大的特點是“快進慢出”。G3腫瘤在MSCT檢查過程中病理類型在影像學上難以鑒別,病變血供較豐富時,要考慮GI-NENs。
肽能神經元與神經內分泌細胞的異質性腫瘤稱為神經內分泌腫瘤,該腫瘤的源頭是胃腸道管壁,多發(fā)生在人體胰腺中,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相對少見[1]。對2014年9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且獲得完整影像、病理資料者行回顧性分析,報告如下。
選擇2014年9月~2019年2月 本院收治胃腸道神經內分泌腫瘤患者38例,經CT診斷并通過后期病理驗證均為GI-NENs,其中男性22例,女性16例,年齡22~68歲,平均(43.6±4.6)歲。
檢查方式選用Phiplips Mx 8000螺旋CT機進行掃描。管內電流400mA,管內電壓120kV,層厚、層間距離5mm。檢查當日空腹,掃描前每間隔15min分4次喝溫水2000mL。增強使用高壓注射器,將80~100mL優(yōu)維顯以2.5~3.0mL/s的流速注入肘部靜脈。
根據2010年WHO依據G-NEN進行分類[2]??煞譃榈投葠盒裕∟euroendocrine Neoplasm,Lowgrade,G1)中度惡性(Neuroendocrine Neoplasm,Intermediategrade,G2)高度惡性(Neuroendocrine Carcinoma,Small or Large Cell Carcinoma,High Grade,G3)。
采用統(tǒng)計軟件SPSS19.0統(tǒng)計分析,計數資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檢驗,計量資料采用±s表示,采用t檢驗,以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G1腫瘤一共有23例患者,十二指腸4例,直腸10例,胃9例;G2腫瘤共5例,均位于胃部。G3腫瘤共10例,直腸1例,乙狀結腸1例,胃7例,升結腸1例。G1和G2腫瘤患者中,其病灶平均直徑是1.9cm,直徑最大的是0.5~5.8cm,11例患者病灶均<3cm;7例病灶中呈現不規(guī)則形狀,11例病灶呈現圓形;16例病例的邊界較清,2例邊界欠清。10例G3腫瘤患者中,3例呈現彌漫式,1例為草傘式,7例為潰瘍型。
表1. GI-NENs患者通過MSCT診斷CT的變化情況(HU)
G1和G2病例28例,呈軟組織密度,位于十二指腸者和胃體,部分病例含有砂礫樣鈣化成分。增強掃描時強化方式呈快進慢出型,直腸病變時靜脈期會達到高峰或者是出現高峰值,詳細情況見表1。
G3病例10例,最常見的是潰瘍型和彌漫型,平掃會呈低密度,增強會出現輕度不均勻強化情況,其中有3例病灶的周圍都會出現侵蝕情況。
根據臨床表現可將其分為功能性和無功能性[3]。而功能性的NET可以根據腫瘤釋放出的激素來區(qū)分出神經內分泌特征。無功能性NET臨床患者根據發(fā)病部位出現相應消化道和腹痛癥狀[4]。
GI-NENs特點:①病發(fā)位置:有報道文獻認為G1出現直腸中,G2一般發(fā)生部位為小腸,胃部好發(fā)G2、G3[5]。與本文情況大致相符。②出現鈣化情況,在本組2例中大面積出現,但是報道中的鈣化很少見。③病變形態(tài)、邊界和大?。喝齻€腫瘤中G1和G2屬于腫塊狀,這些腫塊中都是一些圓形、分葉狀。而且病灶也比較小,其中大多數都<3cm,邊緣比較清楚,G3的直徑大多>3cm[6]。④單發(fā)和多發(fā)都會出現,常見的是單發(fā)。⑤對GI-NENs進行強度掃描,大部分都是富血供腫瘤。在掃描過程中G1和G2腫瘤靜脈期造影劑慢慢消退。G3腫瘤呈現動脈期不均勻強化。
總結GI-NENs中病發(fā)位置一般多出現在胃部,單發(fā)較多,多發(fā)較少見,病灶形態(tài)可呈腫塊或彌漫狀,最常見是彌漫狀。G1和G2腫瘤一般呈現圓形,G1、G2腫瘤動脈期明顯強化,G3動脈期不均勻輕中度強化,靜脈期均略有降低。強化模式呈“平臺型”[7]。
MSCT是目前除了胃腸鏡檢查外最好的檢查方式,能清楚顯示出消化道腔內的實際情況,還可以使用MPR、MIP等方式進行重建,以此來顯示出病灶情況。但病灶較小時易漏診。
G3腫瘤在臨床診斷中和消化道腺癌、鱗癌等一些影像學表現很難區(qū)別,特別是淋巴瘤,淋巴瘤腫一般表現為廣泛性或節(jié)段性胃腸壁增厚,較柔軟,增強均勻強化,程度較低。G1與G2腫瘤應與以下疾病鑒別:①胃腸道息肉,多較小,多發(fā)于黏膜層,輕度強化。②胃腸道間質瘤,可腔內、腔外共同生長。動脈掃描輕度強化,靜脈器強化程度增加,強化程度低于NETS,惡性者強化欠均勻。③異位胰腺,國外一些醫(yī)學家認為胰腺主要發(fā)生在十二指腸和胃竇中,腔內生長的面積大,病變較小,多為圓形,邊界較清。
由上可得,MSCT是除內鏡外診斷NETS最好的檢查方法。G1和G2在MSCT增強掃描檢查上特點是“快進慢出”。G3腫瘤在MSCT檢查過程中病理類型在影像學上難以鑒別,病變血供較豐富時,要考慮GI-NE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