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晶
語文學科的核心素養(yǎng)是語言素養(yǎng),語言知識、聽說讀寫能力、文化修養(yǎng)是語言素養(yǎng)的重要組成部分。葉圣陶先生也曾說過:“語文教學的根本在聽說讀寫,是聽說讀寫之內(nèi)的挖掘與創(chuàng)新,而不是游離于聽說讀寫之外的花樣翻新?!蔽艺J為語文教學應該不為追求形式美而忽視了教學的實效性,做到識好字,寫好字,學好詞,讀好文,寫好話,把教學重點移到指導并幫助學生感受、領悟、積累、運用語言上來,提高聽、說、讀、寫的能力。
一、以讀為本?? 培養(yǎng)能力
閱讀教學要做到三個“留下”,第一留下語言,第二留下形象,第三留下情感。“三個留下”的關鍵是朗讀。學生把課文讀正確、流利,有感情,才會做到“三個留下”。這樣的課堂才是有味道的課堂,有靈性的課堂。要把孩子教聰明,就得好好朗讀,朗讀得活靈活現(xiàn),有聲有色,聲情并茂。
【課例】《詹天佑》(上教版五年級第一學期)
我把朗讀的重點放在詹天佑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這部分,要讀出詹天佑面對困難時的堅定信念和愛國熱情。而且,還要注意讀出詹天佑一絲不茍的態(tài)度、夜以繼日的工作、堅持不懈的信念。
師:修筑京張鐵路是一項艱巨的工程,面對勘測線路時的困難,詹天佑是怎么說,怎么做,怎么想的?自讀課文第4小節(jié),用三種符號找到相關語句。
出示:詹天佑經(jīng)常勉勵工作人員說:“我們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點兒馬虎。‘大概‘差不多,這類說法不應該出自工程人員之口?!?/p>
師:從這句話里,你知道了什么?
生1:我知道詹天佑工作很認真。
生2:我還知道他對待工作一絲不茍。
生3:他還要求工作人員做事要嚴謹。
師:你們是從句中哪個詞中體會出來的。
生:精密。
師:我們在朗讀人物語言的時候,要關注到人物語言前的提示語?!懊銊睢笆鞘裁匆馑??
生:鼓勵別人。
師:對,鼓勵別人可一定要有耐心。講到這里,老師這里有一個關于詹天佑勉勵工作人員在勘測線路時一定要精密的小故事,請一位同學來讀給大家聽。
學生們都高高地舉起了手,生怕我看不到他們似的。我暗暗想:好極了,他們有了表現(xiàn)的欲望,完全可以在朗誦方面一展才能。
扎扎實實學語文需要讓“讀”貫穿整堂課。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不僅讓學生們在朗讀方面有了突破,還讓學生們懂得通過抓關鍵詞,體會文本人物說話的語氣,進行個性化的朗讀,再通過各種形式的讀,層層遞進,最終達到有感情地朗讀。
二、引導自主?? 持續(xù)發(fā)展
有了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就會樂于在語文學習過程中付出努力,在一次次語文實踐活動中學習語文的能力得到提高。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還應建立在擁有善于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的能力上。為此,我在課堂教學中進行了大膽的嘗試。
《蘇武牧羊》這篇課文是一個歷史故事,蘇武在北海牧羊這段內(nèi)容是教學的重點。
師:看看這段文字描寫,作者先寫什么,再從哪些方面來寫受盡折磨的?
生:先概括寫折磨,再從餓了、渴了、冷了三個方面用排比句式把折磨寫具體了。
師:蘇武所經(jīng)歷的,就這些磨難嗎?想一想,他還會遇到什么樣的折磨呢?
學生們根據(jù)蘇武的實際情況加上已有的生活經(jīng)驗,展開豐富的想象,各抒己見。在這過程中學生不但學會運用文本的段落結(jié)構和修辭手法進行仿寫,還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想象力,用準備的語言表達自己的想法。
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機會,讓學生做學習的主人,充分表達自己的思維方法及過程,揭示知識規(guī)律和解決問題,能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能力。
班級中有這樣幾個會自主學習,積極探究的學生,會對班中其他同學產(chǎn)生極大的觸動,他們也會跟進。越來越多的學生在學習新課前,對于書中沒提到的,自己不太明白的地方去查資料,探個究竟,在課堂上學到相關內(nèi)容時進行交流。在此過程中,學生的閱讀能力,收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會大大提高,學生學習語文的能力得以可持續(xù)發(fā)展。
三、讀寫結(jié)合? 學會表達
葉圣陶先生說:“語文教材無非是個例子,憑這個例子要使學生能夠舉一反三,練成閱讀和寫作的熟練技能。”語文教學就應把讀寫結(jié)合落到實處,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感悟作者布局謀篇、遣詞造句的精妙之處,學著運用到自己的寫作中去。
清晰記得那節(jié)課,我和學生們一起學習《和我們一樣享受春天》這一首詩歌。
師:同學們,剛才你們的朗讀有節(jié)奏、有韻律、抑揚頓挫,讀出了詩歌的韻味。那么你們能仿照這首詩歌的形式,學當一回小詩人嗎?
生:(激情高漲)行!
師:那就請你們趕緊拿起手中的筆進行創(chuàng)作。
學生們有的提筆就寫,有的低頭沉思,有的寫寫停?!以诮淌依镅惨?,低頭看學生們的創(chuàng)作,真沒想到他們思維敏捷,想象力豐富,用語準確。
我想這就是我注重在閱讀教學中滲透讀寫結(jié)合訓練的妙處吧。真可以說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p>
四、堅定信念?? 提升素養(yǎng)
以上的案例是我語文教學中的縮影,學生們的成長過程影射出教師形成與教育改革相適應的教學信念對學生們產(chǎn)生的積極影響。老師的課堂教學改進了,學生是最大的獲益者。
教學目標的制定不是講究面面俱到,而是關注教材、學情來確定重難點。教學過程和教學方式也做到更關注內(nèi)容,課堂變得簡約而豐富,學生學得輕松而感興。課堂不再是老師的“一言堂”,學生可以積極參與其中,學生的個性特點得以展現(xiàn)。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在引導學生領悟文本的“語言文字所表之情、所達之意”的同時,啟發(fā)學生了解文本是“如何通過語言文字表情達意”的。力爭讓自己的課堂充滿語文味,讓孩子在教學過程中變得更有靈性,低耗高效地“用語文的手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