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爾達娜·熱依孜萬
小學語文教學包含多方面的內(nèi)容,朗讀教學就是其中的一部分,不容輕視。培養(yǎng)學生朗讀能力過去往往不太重視,隨著素質(zhì)教育的逐步深入,朗讀成了語文教學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在課堂上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朗讀氛圍,學生們充分地讀,投入飽滿的熱情和激情,繪聲繪色地朗誦,一方面可積累詞匯,另一方面可培養(yǎng)語感,充分體會文章的情感和主旨,逐步深入分析文章的重點詞句和重點段落,為更好地理解全文做準備,也為今后的閱讀教學和作文教學作鋪墊,還有助于口頭表達能力的提升。
一、朗讀教學的重要性
談到語文教學,很多人會想到閱讀和作文訓練,卻忽視了朗讀教學,根本就不重視朗讀這個環(huán)節(jié),認為朗讀無法提高閱讀和作文水平,無法提高學生成績。其實不然,語文的學習必須從朗讀開始,朗讀教學是最基本、最有效的手段,只有把朗讀抓好了,才能學習和分析字詞句和段落大意,對結構層次等作更進一步的深入鉆研。因此,語文課本后面經(jīng)常會提出對朗讀的要求,但大部分教師和學生都做不到這點,從不讀課文,或者只是默默地看,這樣就完全達不到大綱對學生的要求。殊不知朗讀是最容易也是最基本的方法,是學好語文的基礎,是閱讀寫作的墊腳石。
二、目前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教學存在的誤區(qū)分析
1.朗讀教學的方法有誤區(qū)
有些教師上語文課,一開始就讓學生將全文先看一遍,然后就開始講解分析段落大意或是布置讓學生回家預習,卻從不設置朗讀環(huán)節(jié),往往是學生還沒有讀,教師就繪聲繪色地把全文通讀一遍,過后,讓學生學著老師的樣子朗讀。大部分學生不會大聲朗讀,沒有起到訓練朗讀的效果。一定要在課堂上留出一部分時間給學生們朗讀,讓他們盡情發(fā)揮,大聲朗讀。
2.朗讀教學的方向有誤區(qū)
朗讀的要求是“準確、流利、富有感情”。這三者是缺一不可、層層遞進的關系。但是現(xiàn)在的語文教學往往只重視“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卻忽視了“準確和流利”這兩個環(huán)節(jié)。相當一部分教師用大量時間抓“有感情地朗讀”,卻漠視了準確和流利這兩個先決條件,所以大部分學生沒有達到朗讀的基本要求。字音要咬準,結合上下文斷句必須得當,不能把一個詞分開念,切忌斷章取義。
朗讀教學中存在著種種誤區(qū),如何才能更快更好地提高朗讀教學的水平?必須認清它的重要性,將過去錯誤的方法和模式加以改良,吸取好的經(jīng)驗,逐步探索出一條正確的教學方法。
三、朗讀教學的改進
1.改進朗讀方式
過去“隨心所欲”的朗讀方式,教師在課堂上說現(xiàn)在開始自己朗讀課文,然后學生就都在小聲地念著課文。這樣貌似在朗讀,其實則不然,因為朗讀要大聲地放開嗓子,全身心地投入進去,而不能開小差。教師應該在課堂上安排全班同學一起大聲地朗讀,這樣做并不是浪費時間,而是為后面的學習打基礎。“磨刀不誤砍柴工”,雖然花了些時間,卻能事半功倍。朗讀的時候一定要全神貫注,做到眼到口到心到。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分組朗讀,分男女生朗讀,對話比較多的課文還可以讓學生分角色朗讀,再進行點評:看誰讀得好,看誰讀得更準確、流利、有感情。
2.擴大朗讀的范疇
朗讀的文章,不能僅局限在課本上,課外閱讀的書籍,各種類型的文章,如散文、記敘文、詩歌、科普著作,都可以作為朗讀的好素材。這樣學生能夠涉獵各門類各學科的文章,不僅從中學到知識,而且通過對各學科的文章的對比找到這類文章的特點,以后做閱讀理解題型,碰到各學科的范文時,就會胸有成竹,而不至于手忙腳亂。
3.借鑒和模仿
多聽聽課堂上語文教師的朗讀、電視里播音員的播音、詩歌朗誦等節(jié)目,從中吸取充足的養(yǎng)分,多借鑒和模仿他們的語速和語調(diào),注意吐字清晰,輕重音的使用。借鑒和模仿晚會上詩歌朗誦的老藝術家們充沛的感情,全情投入那股精、氣、神,融入到朗讀中,這樣朗讀訓練才有效果,才會更加富有感情色彩。
4.朗讀與感悟相結合
朗讀與感悟要相結合,有些意境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一味地機械性地朗讀只是能讀準字詞句,卻不能感悟文章的真諦,讀的最終目的是要悟出文章的主旨,體會出作者的意圖及流露出來的情感,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在讀的過程中認識生字、生詞,在讀的過程中培養(yǎng)語感,注重抑揚頓挫、輕重緩急、聲情并茂,通過朗讀體會文章的意境,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5.朗讀與講評相結合
朗讀與講評是相輔相成的,教師應該加以正確的指導,多組織和開展一些朗誦比賽,讓學生各抒己見,自己做評委,大家互相點評,這樣既能增加朗讀的機會,又能體現(xiàn)出朗讀水平,學生的體會更深,最后教師再進行指導性的點評和講解,這樣加深學生的印象。
6.充分運用多媒體技術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
科學技術日新月異,現(xiàn)代課堂不再是一塊黑板一支粉筆了,而是結合各種多媒體技術,聲音、影像甚至動畫相結合的表現(xiàn)形式豐富的課堂。朗讀教學恰好能充分利用這一資源,如放一些朗讀的磁帶,讓學生邊聽邊對比,找出自己朗讀課文時的差距,從而提高朗讀水平。教師可以多花一些心思,做些課件,讓學生能結合畫面更直觀地感受作者描繪的是一個怎樣的意境。如果能播放些帶朗讀的投影動畫,讓學生身臨其境地感受聲音、動畫共同構造的一個三維立體的畫面,將會達到妙不可言的效果,以后每當朗讀這篇文章時學生腦海里就會自然地浮現(xiàn)出一幅三維立體畫面,印象深刻。
總之,朗讀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要對學生進行適時的引導和有針對性的指導,從思想上對朗讀教學要高度重視,必須摒棄過去的一些不好的做法,充分給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朗讀平臺,盡可能多地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在課堂上練習朗讀,互相點評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不斷改進,取人之長補己之短,共同進步,為語文學科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等各方面能力的培養(yǎng)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