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陸鳳
一、農村小學語中年級文閱讀教學的重要性
葉圣陶說過“書是讀懂的,而不是教師講懂的。”可見閱讀的重要性。但是從目前我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現狀來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還是存在著或多或少的一些問題,比如仍然停留在語文詞匯的積累、段落劃分以及段落大意概括這種低層次的教學水平上,比如教師對于閱讀的觀念還不深入,自然無法幫助學生進行新的認識。閱讀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關鍵,對于提高小學生綜合素質具有非常重要的現實意義。閱讀有助小學生對于課本的認知,對于字詞的認知,甚至可以增加小學生感悟世界的能力,小學語文閱讀是學生學好語文,提高綜合能力的主要途徑。
二、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培養(yǎng)過程
(一)小學語文閱讀知識的植入
閱讀教學體系的基礎就是閱讀知識的教學,閱讀的過程中如果沒有這個過程要素,閱讀就沒有辦法開展了,因為閱讀知識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閱讀的整個思想架構,而且增加了課堂的精彩性。閱讀知識教學的發(fā)展,主要是教師要用各種有效的手段引導學生掌握閱讀知識,從而使其能夠對閱讀的內容產生更加高層次的理解和認知。所以閱讀知識教學與其他的知識教學有區(qū)別,不能一概而論。閱讀知識的教學主要以閱讀中的理解力來服務的。語文閱讀知識包括語文課本知識、延伸知識等體系,需要經過長期的培養(yǎng)養(yǎng)成一種新的系統(tǒng),這樣對于學生的閱讀能力和語文學習能力都會有很好的幫助。
(二)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訓練
閱讀能力是需要進行長時間的訓練的,不是一蹴而就的。閱讀能力的訓練是非常重要的,比如有些教師鼓勵學生有感情地閱讀,并且大聲朗讀出來,則效果很好。這樣的閱讀持續(xù)幾個月以后,我們會發(fā)現,學生通過閱讀掌握了很多文字的形、音、義的基本特點和組詞造句的基本規(guī)律,比起教師的單方面教導更加有用,學生之間還形成了互相探討的。積累了豐富的語言文字、解詞的技能技巧和簡單的閱讀方法,為高層次的閱讀能力的形成打下必要的基礎。
(三)提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方法
1.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興趣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苯處熞诮虒W過程中充分培養(yǎng)學生的興趣,讓他們多進行課外的閱讀,光依靠課堂的時間很難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學生只要有了興趣,就有了學習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學習對他們來說就不是負擔,而是執(zhí)著的追求。從小培養(yǎng)興趣,將使學生終生受益。所以在閱讀教學中要善于發(fā)現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把啟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當作提高閱讀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huán)來抓。
2.擴大課外閱讀量
為了創(chuàng)設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我擔任了學校的圖書管理員,并且選舉出幾位責任心強的學生做小圖書管理員,由他們負責圖書的保管、借閱工作。每天開放圖書室,確保讀書能有序、有效的開展,最大程度上保證小學生課外閱讀量。讓學生好讀書、讀好書,不斷提高自身的語文素養(yǎng),汲取豐富的精神食糧,茁壯成長。
3.課內外結合式閱讀教學
讀教學中把課內知識和課外實際相結合將極大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比如在四年級語文教學當中,當我教授到唐朝李白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時,有一位學生告訴我說:“老師,我還知道李白另外一首送別詩《渡荊門送別》。我立刻讓他把這篇送別詩《渡荊門送別》板書在黑板上,加入與文本有聯系的內容,給予學生的新的知識內容。
4.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朗讀指導和練習
如教《狐貍和烏鴉》一課,老師做了適當的鋪墊后讓學生讀狐貍說的話,第一次和第二次說的話學生讀得很形象,讀第三次的話就有一定的難度,叫了幾個學生讀得都不夠理想,這時教師及時示范朗讀,由于師讀得有聲有色,加上體態(tài)及面部表情對學生的傳遞,學生模仿讀極生動形象。有的比老師還讀得好,這樣老師良好的范讀的滲透力和影響力是很強的,猶如思維的向導,領著學生的思維暢游,使學生模糊的東西通過老師范讀豁然開朗,學生領悟了之后再讀就能充分發(fā)揮朗讀對理解課文內容、發(fā)展語言、陶冶情操的作用。
5.培養(yǎng)學生自學的能力
在新時期,教師要遵循新課改的要求而對語文課的教學方法進行調整,讓語文課更加符合農村小學生的發(fā)展特點,滿足其個人的學習需要。為此,教師需在新課改教學要求的指引下,構建起高效的語文課堂,讓學生做到主動學習,讓學生在充滿自主性的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yǎng)起自主閱讀學習的良好習慣,讓語文課堂教學煥發(fā)活力。那他們就會有強烈的求知欲望,成為學習的主人。
6.結合寫作指導閱讀方法
古人云:“不動筆墨不讀書。”課外閱讀就要“養(yǎng)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讀到好文章,摘錄好詞佳句,記下心得體會,日積月累,潛移默化,這就是閱讀的收獲。每學期我校都要開展讀書活動,規(guī)定每位學生都要做讀書筆記或讀書卡片,要記清所讀的書(文章)名、作者、主要內容,好詞好句,也可摘錄重要句、段,寫出自己的感悟、聯想,這樣把讀書和生活結合起來,促進學生多讀、多思。根據小學生的特點,讓他們給讀書卡片或讀書筆記上的文字配上插圖。老師對學生所做的筆記或卡片每月一次進行反饋評價,并在學生之間傳閱那些內容豐富、圖文并茂的筆記,借此指導閱讀方法,向學生提出閱讀建議,切實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
總之,小學階段是學生閱讀興趣和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關鍵時期,尤其是中年級,培養(yǎng)學生閱讀興趣和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應成為語文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在教師有效的指導下,學會閱讀,讓學生有感情的讀,多讀,體會作者所表達的喜怒哀樂,愛憎好惡,做到入境動情,進而達到明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