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琳
課外讀物在很大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也拓寬了學生的眼界,讓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認識世界、了解世界。隨著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開展,我們發(fā)現課外閱讀的作用尚未完全展示出來,需要小學語文教師在目前閱讀教學手段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優(yōu)化和探索,并提出更有效、更科學的課外閱讀教學理念,從而促進我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質量。
一、做好故事書的推薦
相比繪本,故事書更多的是利用輕松詼諧的文字,將故事中的情節(jié)以生動活潑的方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在聽故事或者閱讀故事的時候往往會主動展開想象,思考主人公所處的情景以及心理動態(tài)。可見,故事通過情節(jié)讓學生對閱讀產生濃厚的興趣。教師在推薦故事書的時候,也可以向學生展示故事書中的部分情節(jié),并引導學生在課后主動探索故事書中的其他情節(jié),讓學生產生濃厚的好奇心,并在好奇心的驅使下對閱讀產生興趣。優(yōu)秀的故事書的情節(jié)是精彩的,即使是對課外書不感興趣的學生,也會通過老師一步步的引導被故事書跌宕起伏的情節(jié)所吸引。
二、促進家長、學校、學生之間良好關系的形成
教師可以通過鼓勵家長與學生一同完成課外閱讀活動的方式,在保證學生課后完成閱讀任務質量的同時,加強學生、老師、家長三者之間的交流。
教師可以聯系家長,讓家長在課后陪伴學生一起開展閱讀活動,并在學生完成閱讀任務后在相應的章節(jié)上畫一個笑臉,并定期總結學生的閱讀量,對于閱讀量較大且能夠明確闡述出故事內容的學生進行獎勵。獎勵的方式可以是給學生發(fā)獎狀或物質獎勵,也可以在學生面前給家長打電話,讓家長回家鼓勵孩子繼續(xù)閱讀課外讀物。這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學生的榮辱感,并且能夠幫助學生在家長面前樹立起良好的形象;借此,學生也能與家長和老師形成良好的溝通關系,進一步促進教學工作的開展,保證教學工作的質量。
另外,教師還可以在課堂上舉辦各種各樣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分享自己閱讀的故事書或者分享自己的閱讀心得,讓學生在展示自己的過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展示自己的風采,讓學生在交流的過程中感受閱讀的魅力,并將閱讀興趣維持下去。
在閱讀的過程中,教師應該讓家長明確哪些讀物是適合學生閱讀的,哪些讀物對于學生是難度過高的,以便家長能避免盲目指導學生閱讀的問題。家長在陪伴孩子閱讀的過程中,也能第一時間發(fā)現學生在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并與教師進行溝通,達到家長能夠及時調整教育方法的作用。
三、以展覽分享的形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無論是學生也好、教師也好,都應該通過展覽的方式展示課外閱讀成果,并通過觀摩其他人的閱讀方式對自己的閱讀方式進行改進。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讀后感大賽,讓學生以寫讀后感的形式將閱讀成果分享出來;而教師則可以與其他教師一同分享在開展閱讀教學工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現象,并針對這些問題和現象進行討論,從而得出良好的教學工作的方式和措施,促進課外閱讀工作的進一步優(yōu)化。
例如,教師可以組織班級讀書筆記展覽,并邀請家長也參與到展覽評價過程中。這樣,一方面能夠檢查學生的閱讀情況,也能讓家長了解孩子之間的不同。活動中可以先將孩子的讀書筆記展覽出來,然后讓家長將參與閱讀活動的經驗和體會分享出來,并鼓勵家長將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惑提出來。教師可以將一些好的閱讀資料和閱讀方法在展覽上分享給家長,讓學生在家長的幫助下形成良好的閱讀習慣,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
需要小學語文教師要在目前閱讀教學手段的基礎上,對課外閱讀進一步進行優(yōu)化和探索,并提出更有效、更科學的課外閱讀教學理念,從而提高我國小學低年級課外閱讀教學工作的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