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
學生作文難是一個普遍話題,他們的作文大多為沒有內容的“流水賬”,就算有內容可寫,卻也是毫無真情實意。造成這一切的原因是什么呢?是學生語言的貧乏。那么怎么解決這一問題呢?那就需要平時的善于觀察和語言的積累。語言積累應包含兩個層面的內容:一要“有”,通過多讀多看多背,在大腦中匯集眾多的詞、句、段、篇,這是量的積累,是淺層次的。二要“用”,能將這些語言內化活用在作文中,這才是語言積累的質的飛躍。那么怎樣才能將讀與寫有效的結合起來呢,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兩點著手:
一、精讀課文,體會寫作手法,尋找讀寫結合的連接點
高爾基說:“只有在掌握了文學技巧的條件下,才可能賦予材料以或多或少完美的藝術形式”。教師在講授課文時,應該有意識的把閱讀教學與作文教學聯(lián)系起來。教師可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的實際水平,有重點有針對性地講授一些作文知識,讓學生在閱讀中學習、領悟一些方法,從而達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
在閱讀教學中,有目的的讓學生學習領會作者的寫作方法,那么,習作時學生作文就不會感到陌生,不再感到無從下筆。
二、讀寫結合,提升能力
寫是表達的一種手段,是為了交流思想感情。寫的過程,事實上也就是對于所學知識進行消化和運用的過程。通過閱讀課,在找到讀與寫的連接點的基礎上,我們可以以寫作為手段,在作文實踐中運用閱讀時所學到的知識。通過訓練作文能力來鞏固讀的效果。兩者是相輔相成,和諧共存的。要達到讀與寫的有機集合,我認為可以從以下幾中方法入手:
1.精品仿寫
冰心在《談點讀書寫作的甘苦》中說:“我常常抄襲,就是說模仿別人更好的句子?!毙睦韺W家也研究表明,給出榜樣讓學生學習,學習效率會更高。
因此,我們在教授知識時,可以從課文中學習作文的方法。教師要正確引導學生閱讀范文,加強由讀到寫的遷移,讓學生由不會寫到通過對范文的模仿、借鑒,把范文的表達方式轉化為自己會運用的表達技能。如《桂林山水》第二自然段語句優(yōu)美,采用了比喻、排比、對比等修辭手法。在教學時,讓學生反復誦讀,在品味好詞好句的基礎上,讓學生仿照這種寫法,寫一篇贊美家鄉(xiāng)的短文。如學習《秋天的雨》時,可以讓學生品讀課文,感受景色美和語言美。課后可以讓學生寫小練筆,寫自己看到的、想到的秋天的美景。寫的時候要注意模仿課文的寫作手法,學習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
2.情節(jié)擴寫
課文中由于作者構思立意、布局謀篇、運筆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節(jié),課堂上引導學生對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補充、想象。如《豐碑》一課中將軍看到有人凍死在冰天雪地里,他像一頭發(fā)怒的豹子吼道:“把軍需處長給我叫來!”“為什么不給他發(fā)棉衣?”“這時候,有人告訴將軍,死者就是軍需處長……”這里的省略號有很多內容沒有寫出來,可以指導學生想象軍需處長是如何掌握部隊所需的給養(yǎng)、被服等物資,
由于棉衣緊缺,盡管手中掌管著這么多的棉衣,卻沒有給自己留下一件,而凍死在冰天雪地里。學生通過想象補充描寫,把軍需處長為了人民的解放事業(yè)毫不利己、專門利人的崇高品質充分表現(xiàn)出來,從而更深刻地理解了課文內容,并激起學生對先烈的崇敬之情。
3.課文縮寫
課文縮寫就是把長文章壓縮成短文章,要求保留原文的主要內容和中心思想,不能改變原文的本來意思。如學習了《小英雄雨來》一課,雨來舍身救人的小英雄形象給同學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時就可以通過縮寫課文這一訓練形式,使學生對雨來精神有更深入的認識和理解。再比如《西門豹》一課,它是一篇千字以上的長課文,通過記敘西門豹奉命管理鄴縣、調查研究、嚴懲壞人、興修水利的故事,表現(xiàn)了西門豹有勇有謀、敢于斗爭、為民除害的精神??梢宰寣W生保留主要故事情節(jié),把原文縮寫成300字左右的短文,以加深對課文的理解。
4.故事續(xù)寫
讀完一篇好文章,常常會使人意猶未盡,好像故事還沒有結束,其感人的藝術魅力往往使人浮想聯(lián)翩。這時教師可以因勢利導,讓學生大膽去想象故事發(fā)展下去的結果是什么樣的,讓他們張開想象的翅膀,進行新奇大膽的設想,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
5.古詩改寫
以課文內容為基礎,轉換體裁,讓學生用自己的語言進行再創(chuàng)造。
6.插圖練筆
心理學上闡述:“想象是在人腦中對已有表象進行加工改造,重新組合,形成新形象的心理過程?!?/p>
教材中,許多文章都配有生動的插圖。這些插圖除了有趣味性、直觀性、教育性等作用,還為學生習作提供了素材。教學時,教師可以抓住插圖引導學生通過想象把精致的畫面變?yōu)轷r活靈動的形象。
7.情境練筆
創(chuàng)設情境是非常重要的。情境創(chuàng)設的好壞,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果。創(chuàng)設情境,使學生不但能很好地理解課文,還能積累詞句,培養(yǎng)習作能力。
總之,這樣的小練筆,不僅解決了學生寫作時沒有下鍋之米的困境,提高了寫作水平,又讓課文的理解與語言文字的運用達到水乳交融的效果。更重要的是這種課堂小練筆始終緊扣在理解領悟課文的內容、思想、情感這根線上,保證了教學主線的統(tǒng)一性,教學過程的流暢性,情感氛圍的和諧性,體現(xiàn)語言教學工具性和情感性的高度統(tǒng)一。
綜上所述,我們教材中的文章都是經過千挑萬選的精品。如果我們能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來進行充分的讀寫結合的訓練,指導學生認真閱讀,領悟其中的寫作方法和技巧,一定會使學生的作文水平有所提高。當然,讀寫結合實施策略遠不止上面所說的,更多的策略需要我們進行不斷的探索。正如朱作仁教授說,讀寫結合是一座“富礦”。相信只要我們不斷開掘,它定會為我們的語文注入勃勃生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