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年
走南闖北之時,常關(guān)注那些古代遺留下來的建筑物,它們都有窗,而每一扇窗都有屬于自己的故事,承載著個體生命的歡樂或憂愁……
明清時期的建筑空前發(fā)展,在北方的走廊和外墻上,常有造型豐富的窗點綴其間,飾有石榴、桃、扇面、五角、梅花……墻上疏疏落落形態(tài)多變的窗洞活潑通透,成為一道道美麗的風景線。
蘇杭一帶在走廊與外墻上開窗洞也頗為盛行,明代計成的《園治》中稱為漏明窗。常以薄磚瓦砌成窗欞,也有以綠色方形花玻璃鑲在窗內(nèi),其形式美令人嘆為觀止。漏明窗之妙在于內(nèi)外看均可,景觀各異,往往前面剛讓你怦然心動,回頭看時更意趣無窮。
窗的文化意象,古代詩人有很多描述?!按昂鲙X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卷簾唯白水,隱幾亦青山”“江山扶繡戶,日月近雕梁”“隔窗云霧生衣上,卷幔山泉入鏡中”“窗前遠岫懸生碧,簾外殘霞掛熟紅”“帆影多從窗隙過,溪光合向鏡中看”等等,可看到不同時期的文人獨坐窗前的迥異心境,顯露出那個時代的生活趣味和文化情調(diào)。
傳統(tǒng)窗飾歷經(jīng)數(shù)千年的發(fā)展沉積,演化出千變?nèi)f化的樣式。至今民間常見的有推窗,亦名風窗:內(nèi)處兩層,外層白天支起晚上放下,御寒擋風還兼有防盜功能。“翻天印”則為一種方窗,可上下翻轉(zhuǎn)。滿州窗常見于廣州一帶,其九扇如九宮格般排列,每扇均為上下推立式,靈活通透,適應(yīng)南方的悶熱天氣。
明末李漁論“窗”之用,說“莫妙于借景”。想那倚窗看風景的人,應(yīng)是饒有興味地品味著生活情趣。如此這般想,或能窺見那些精心玩弄窗的色相、秩序、節(jié)奏、和諧,棄滓存精,曲盡蹈虛揖影之妙,把一片窗的實景轉(zhuǎn)化為一個心靈純化之意境來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