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芳
(湖南省祁陽縣畜牧水產局,湖南永州426100)
非洲豬瘟是由非洲豬瘟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種急性、熱性并且高度接觸性的傳染病。截至到當前,我國已經發(fā)生了63 起非洲豬瘟,共涉及17個省份,其防疫形式極為嚴峻,其中有7 起疫情發(fā)生于規(guī)?;酿B(yǎng)殖場,因撲殺了巨大數量的豬只,給養(yǎng)殖場帶來了極為慘重的經濟損失,因而如何做好規(guī)模化豬場非洲豬瘟的防控工作已經成為規(guī)?;i場以及相關主管部門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1.1.1 圍墻防疫體系
應對豬場周圍的圍墻進行有效完善,僅僅保留大門口、出豬臺以及出糞池等與外界相通,將其他區(qū)域全部封閉,不得留下任何漏洞。用鐵絲網將排水溝阻攔,以防貓狗隨意進出豬場。
1.1.2 生活區(qū)以及生產區(qū)圍欄防疫體系
應當將生產區(qū)與生活區(qū)之間進行徹底隔離,保證僅可通過唯一的大門進出。
1.1.3 豬舍與豬舍隔離體系
在隔離區(qū)域、片區(qū)生產區(qū)域以及環(huán)保區(qū)域之間分別筑建隔離帶,為其工作人員配備不同的衣服,從而將不同區(qū)域的工作人員進行有效區(qū)分,以防出現交叉。
應當將豬場內的廚房移至豬場外圍,選擇一個合適的地點對食材進行消毒,要保證所有飯菜加熱熟化以后才可進入豬場內。
在各個豬場的門口,應當增加消毒關卡,通過有效的消毒藥物對道路、進出車輛、人員以及物資等進行徹底的消毒。
對所有靠近豬場或者進場的飼料車、種豬車、豬苗車以及豬糞車、垃圾車等業(yè)務車輛必須在清洗烘干中心進行清洗、消毒以及烘干以后才可靠近豬場。其烘干溫度不得低于60℃,時間不得小于30min。
被非洲豬瘟病毒感染過的生豬,通常具備一定的潛伏期,因而即使在引種之前其非洲豬瘟病毒的檢測結果為陰性,也不能保證其豬只沒有被感染[1]。對于疫情高危的區(qū)域,可以進行暫時閉群,不引種。
除了豬只、飼料、藥物、疫苗以及其他一些生產必須的物資以外,應盡量減少或者禁止其他物資進場。飼料在入場之前,首先必須對飼料車進行徹底的消毒,如果條件允許,可以通過散裝料塔將飼料傳送入豬場,從而避免飼料車以及飼料袋的入場。藥物以及疫苗在入場之前,必須進行2 次消毒、1 次臭氧熏蒸,如果可以進行加熱,最好在進行加熱處理以后再入場。疫苗必須采用有效的消毒藥物進行浸泡,接著進行臭氧熏蒸才可入場。所有生產物資在入場之前,必須經過消毒水的噴淋,如果存在管道等內孔,還需用消毒水進行消毒,接著經過60℃30min 的加熱以后才可入場。醫(yī)療廢棄物、豬糞以及垃圾等只有經過中轉以后才可出場。在疫病流行的高危區(qū)域,應當停止豬糞、垃圾以及醫(yī)療廢棄物的外運,如果確需外運,經過中轉方式轉運出去以后必須對中轉點進行徹底的消毒。運輸車輛應盡可能選擇密封式的車輛,從而保證運輸安全。
外來人員以及本場休假人員在進入豬場時存在較大的風險,因而不得隨意進入豬場。人員在回場前,首先需要進行非洲豬瘟病毒的抽樣檢測。檢測合格以后,再進行洗澡,換衣鞋以后才可進入生產區(qū)。人員在外出時,必須要經過上級管理人員的審批,以減少風險。
要做好豬群日常的飼養(yǎng)管理工作。保證豬舍內合理的飼養(yǎng)密度、良好的通風以及適宜的環(huán)境溫度以及濕度;應結合豬群在不同生長時期其實際營養(yǎng)需求的不同為其喂食不同營養(yǎng)標準的飼料;做好豬舍內的防寒以及防暑工作;為豬群提供清潔的飲水;盡可能減少豬群的應激反應,為其提供一個良好、舒適的生活環(huán)境;做好豬舍內的衛(wèi)生清理工作保證每周為豬舍消毒1-2 次;嚴格禁止泔水飼養(yǎng)生豬,不得采用沒有經過充分熱處理的屠宰場的淋巴等碎肉或者豬血飼喂生豬[2]。
由場內的獸醫(yī)工作者進行規(guī)?;i場內的疫病監(jiān)測工作。獸醫(yī)管理人員必須對所有豬群定期進行全面并且系統(tǒng)的檢查,對其健康狀況進行仔細觀察,同時做好檢查記錄工作以備后期查看。此外,還需定期對豬群進行疫病的實驗室檢測工作,從而掌握豬群的疫病情況以及抗病狀態(tài)[3]。
一旦懷疑出現了非洲豬瘟,應立即將病豬進行隔離,并向上級主管部門報告,在確診之前可以根據初步診斷的結果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以防疫病擴散蔓延。如果確診為非洲豬瘟疫情,應配合上級出關部門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程進行封鎖、隔離、捕殺、銷毀、消毒以及無害化等各種措施,從而對疫病進行有效的控制以及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