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莉
摘 要 隨著時代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已經(jīng)走入課堂,教學課堂中也在廣泛的應用。在表演性朗讀的基礎上,信息化的運用更能幫助學生突破重難點,更能推動小學語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信息技術具有科學性、生動性、多樣化的特點,直接有效增強了課堂上的形象性,讓學生更能感受到語文的魅力。信息應用在課堂上促進學生綜合能力的發(fā)展,更加充分展現(xiàn)了課堂的生動與魅力。
關鍵詞 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信息技術;表演性朗讀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9)27-0014-01
在信息技術化的發(fā)展下,學生接觸到了許多的視頻、動畫和網(wǎng)絡媒體信息,所以教學要比書面文字更加有效和直接性,在小學教育的課堂上進行表演性朗讀恰好提供了一個契機。
一、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的基本特征
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朗讀表演特征有三點:直觀性、綜合性、動態(tài)性。直觀性體現(xiàn)在朗讀者的外在動作和面部表情上,如朗讀者的肢體動作,手勢等。朗讀者在朗讀的過程中不僅要做到聲情并茂,同時也要做到肢體上與精神上的統(tǒng)一,與此同時要注意面部表情、語音語調的變換,通過這些特征來表達自己對文章閱讀的理解與感受。而動態(tài)性的基本要求表現(xiàn)在聲情并茂、形態(tài)和神情,這也是朗讀表演過程常見的動作形態(tài)。通過朗讀者的表演,把靜態(tài)的事物或者語言表演成動態(tài)的特點,可以讓學生兼具創(chuàng)造性、表演性、觀賞性的多種特征。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意義
信息技術在課堂上的運用有效地帶動了學生課外的知識拓展和增加課外的知識學習。資源豐富、形式多樣、資源共享、資料查找方便等這些都是信息技術的明顯特點。利用這些特點進行教學能夠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的學習,更能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就拿現(xiàn)在的小學生而言,他們的思維方式和認知水平都處于直觀階段和形象性的階段,很容易受到新鮮的畫面和顏色、聲音等這些方面的影響。利用信息技術增強語文上課的趣味性,如,用音樂、圖片、視頻這些方式來營造一個生動活潑并且形象的多元化的課堂。這不僅利于學生的學習,也能增強教師自身的素質,積累經(jīng)驗、豐富自己的教學教育的方法。如,在講到《鳥的天堂》這篇課文的時候,教師就可以利用媒體、網(wǎng)絡等技術,尋找一些比較生動的視頻、圖片、聲音在課堂上向學生展示,讓學生更加生動地感受到文章的含義和作者所表達的鳥的天堂的美,讓學生更容易簡單地理解所學的知識。
三、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中的應用
語文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加深對語言、中國文化的理解和審美。多媒體和網(wǎng)絡給學生提供了多元化的課堂效果,解決了很大部分的教學難點。例如,教師在講《圓明園的毀滅》這一課時,可以在上課開始的時候就播放視頻的片段,激起學生的情感,配合背景帶領學生朗讀經(jīng)典的段落,從入情入境出發(fā),很大程度的降低了吸收知識的難度。再如,古詩《山行》舉例,這首詩作語言精煉、簡潔,也可以讓學生的表演性朗讀得到有效的開展,詩中對于景的描繪和情感的表達更能鍛煉學生的韻味的鍛煉和表達。教師可以在學生朗讀的時候播放配樂,讓學生更加投入到情景中,表演的更加的生動富有感情。
(一)利用信息技術提供豐富資源
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代表就是網(wǎng)絡,網(wǎng)絡可以為人們提供大量的高效資源,人們只需要在網(wǎng)絡上就可以搜集到很多資料。信息技術的形式是多樣化的。教師在講授不同知識的時候,可以在網(wǎng)上尋找不同的素材制作課件學生講授,如視頻、情景、音樂等直觀的事物去幫助講解。在講授《二泉映月》這一堂課的時候,就可以在網(wǎng)上搜集音樂、畫面等相關素材在上課的時候為學生們展示出來。首先播放《二泉映月》的BGM,引導學生在朗讀配樂中去朗讀,感受到文章的感情基調。通過音樂把學生帶入到豐富的感情情景中去,更鍛煉學生的綜合性。
(二)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朗讀經(jīng)驗
學生利用信息技術學習朗讀,培養(yǎng)了學生朗讀的良好習慣,在一定的情景中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朗讀情感,讓學生投入到感情、情景中,加深朗讀者對文章的理解。在朗讀中朗讀者的情緒和形神是很重要的,而這需要學生的反復練習和重復朗讀而培養(yǎng)出來的。還有朗讀心理的優(yōu)化,在上課的時候,學生的心理是比較復雜的,有的學生上課會比較積極,而有些學生會比較靦腆、膽小,針對這類的學生可以利用錄音讓學生跟著范讀一起讀。朗讀是有聲化的書面語言,通過朗讀者的激趣和移情從而能夠引起共鳴,對關鍵詞語和意境優(yōu)美的段落進行放大技巧的處理,讓學生深入揣摩,反復品讀,提高朗讀的能力。比如,在講授《背影》這一課時,為學生準備“父親”這首音樂,用音樂渲染學生,讓其朗讀,去理解父愛。朗讀時的聲音和情感融入學生自己的內心感情,再從側面去指導學生,給出技巧性的指導。
四、總結
總而言之,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和提高了表演性朗讀。小學語文表演性朗讀推動了小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全面發(fā)展,推動了學生對文化的理解與加深,能夠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目標,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發(fā)展。
基金項目:信息技術支撐下小學語文生活化的實踐對策探究課題編號2017hzkt449。
參考文獻:
[1]王永雪.小學語文課堂表演性朗讀中信息技術的應用[J].數(shù)字通信世界,2019(08):179.
[2]扎西才讓.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9(17):50.
[3]康建筠.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分析[J].現(xiàn)代交際,2017(19):156.
[4]邱晨.小學語文課堂中學生表演性朗讀的運用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