勒翁爾呷
摘 要:概念是數學教學中最基礎的內容,尤其是針對小學生來說,在小學階段增強學生的概念意識,能夠讓學生在理解概念的基礎上學會應用是非常必要的。作為教師,應該充分重視基礎知識的教學,從概念教學入手,做好小學數學的教學工作。本文從小學數學中概念教學入手,主要從“以舊引新”“以舊引新”“區(qū)別比較”三個方面討論了概念教學中的基本策略與方法。
關鍵詞: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教學策略
在現階段新課程改革不斷推進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開始對概念教學進行研究和學習,試圖改善以往單一的教學模式,充實相對其他知識而言比較枯燥的概念教學的教學方法,讓學生擺脫單純的記憶和背誦,而是從理解的角度、應用的角度進行概念的學習和分析。筆者通過對小學生年齡及心理特征的分析,以及針對其他優(yōu)秀教師的教學觀摩,得出了以下幾種行之有效的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
一 以舊引新,降低學生的學習負荷
數學教學中的許多知識和規(guī)律都是從已有知識和經驗中推導出來的,在概念的教學過程中,各個概念之間并不是獨立存在的,教師應合理利用概念之間的關系,在講解新概念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已經學過的概念入手,在降低學生認知負荷的同時,加大學生對新概念的理解和吸收力度。
例如,在學習“角的度量”時,學生經過線段、直線、射線等概念的認識已經基本認識了角的構成,本節(jié)課涉及的角的度量的概念需要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展開,教師在課上可以采取以舊引新的方式教學。首先,教師在課上引導學生回顧已經學過的線段、直線、射線等概念,并出示不同角度的角。其次,利用學生生活中常見的數學現象來促進學生對角的概念的理解,如自行車的前后輪和支架、三腳架、鐵塔等,引導學生觀察角度,并進行角度的繪制。再次,教師進行頂點和兩邊的講解,將角度的表示方式滲透給學生,如∠AOB、∠A、∠1等,同時和學生一同嘗試著進行角度定義的總結,注意結合射線的定義,更好地滲透角的旋轉這一觀念。最后,教師鼓勵學生根據自己的理解復述角的定義,并指導學生使用量角尺進行角度測量的方法。
二 直觀引入,以感性認識形成概念
感知是學生認識過程中的重要階段也是首要階段,學生感知的過程就是學生對事物及數學知識的直接接觸的過程,同時,學生感知過程中所積累的感性材料需要經過教師的引導才能轉化為對概念的理解。在授課過程中,教師應該注重學生的年齡特點,同時注重以學生容易接受的形式(直觀展示)來進行授課,保證學生能夠在直觀的事物感知上了解概念,促進學生思維從形象到邏輯的過渡。
例如,在學習“平行四邊形和梯形”時,針對平行四邊形的概念,教師可以采取直觀演示的形式,為學生出示平行四邊形,同時結合具體的圖片來滲透平行四邊形對邊、對角相等的性質,讓學生能夠在生活化課堂中將所學的概念知識用于解決有關平行四邊形的問題。首先,出示不同形狀的四邊形,讓學生結合教師所說的平行四邊形的概念在眾多的圖形中挑選平行四邊形,考查學生對平行是變形概念的整體認識,也是從視覺上讓學生有一個固定的思維和方向,為學生的后續(xù)學習打好基礎。隨后,結合具體的實例將學生學習的對邊、對角的關系等得到實踐的機會,教師出示具體與生活相關的例題。比如,明明用一根30m長的繩子圍出了平行四邊形場地(如圖1),其中AB長為6m,其他三條邊各長多少米?若∠A為60°,其他三個角各為多少?這種方式的演示與訓練有助于學生在理解平行四邊形的概念的基礎上認同平行四邊形的定義,對于學生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及解決問題的能力均有促進作用。
三 區(qū)別比較,加深不同概念的理解
小學數學中有些概念雖然看起來含義相近,但其實它們的本質屬性有著區(qū)別,所代表和說明的事物并不相同,這也是學生容易混淆數學概念的原因之一。教師在教學中應該注重找出看似相近的概念中的不同點和相同點,讓學生在比較的過程中看到內在聯(lián)系和本質區(qū)別,明確概念的學習。
例如,在學習“線段、直線、射線”時,學生很容易將三者的概念弄混,為了加強學生對于概念的理解,教材中也要求教師進行集中講解。在具體的授課過程中,教師可以先利用線段的講解來引出射線及直線,因為學生之前已經了解過長度單位,對于線段的“可測量性”有所了解,明確只有兩個端點才可以測量長度。隨后,利用激光筆射出的光線引導學生思考,由激光筆的一個點射出的光線是否可以稱之為線段。再組織學生利用教師的講解來自學有關直線的內容,最后教師結合三者的比較來加深學生的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幾何想象能力與觀察能力。
總之,小學數學的概念教學需要教師充分了解學生的知識理解能力,在課上通過以舊引新、直觀引入、區(qū)別比較等方式加強學生對概念的認識和理解,鍛煉學生應用概念來解決數學問題的能力,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fā)展以及數學素養(yǎng)的提升。
參考文獻:
[1]鄭秀銘. 基于核心問題引領 助力學生理解數學概念[J].遼寧教育,2018(23):37-39.
[2]楊藝貞. 芻議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概念教學[J].教育教學論壇,2018(39):239-2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