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小玲
如果說九龍江美在流光溢彩,圓山美在柔和怡人,那么南湖,就像是一只清亮的眼睛,注視著周邊的世界,安靜而從容。
第一次去南湖就被吸引住了。在這車水馬龍之地,竟有如此清凈自如的地方。一灣湖水,卻仿佛又是圓山的延伸,姿態(tài)優(yōu)美,富有層次。
這兒原是一個僻靜的湖,茫茫煙波托著一個綠蔭馥郁的“小島”,叆叇綠云里藏著漳州老工業(yè)基地的影子。對于這片區(qū)域,老漳州人稱之為“蜈蚣山下”,面粉廠、油脂廠、制藥廠、香料廠、漂染廠、木材廠、電廠……20世紀(jì)90年代末,因國有企業(yè)和集體企業(yè)改制,這些企業(yè)老廠房有的轉(zhuǎn)為它用,有的閑置廢棄,成了亟待開發(fā)整治的區(qū)域。
這兒原是一個古寂的湖——南山寺放生池,湖里藏著水藻和魚群,綠瑩瑩的水里蕩漾著古老的傳說,還有沖不淡的記憶。據(jù)《龍溪縣志·古跡》記載,南山寺原名“報劬崇福禪寺”,唐開元年間(713~741)太子太傅陳邕所建。陳邕原籍京兆萬年縣(今陜西西安),唐中宗神龍年間(705~706)進士,任太子李隆基的老師,李隆基登基,封為太傅。開元二十四年(736),因與奸相李林甫不合,被貶謫到福建,先居福州,后遷興化,最后遷居漳州。他看中九龍江南畔丹霞山麓這塊山水秀麗的地方,興建府第,因為建造形式類似宮廷,且有五個大門,違犯規(guī)制,被人密告到朝廷,說“陳邕興造皇宮,陰謀造反”?;噬吓蓺J差前來查辦。聽到消息,陳太傅慌了手腳,苦無對策。危急之時,他的女兒金娘讓父親舍宅為寺院,自己削發(fā)為尼,以保全家性命。陳太傅只得應(yīng)允,后來把閨房改為“修真凈室”;把府第改為“報劬院”。欽差大臣見所建是寺院不是皇宮,據(jù)實復(fù)旨,陳太傅被免予問罪。明萬歷《漳州府志·寺觀》卷之十二載:“南山報劬崇福寺,在城外南廂,初名延福禪寺。宋乾德六年,刺史陳文顥重修,名‘報劬院,后改曰‘崇福,今以報劬崇福并稱。元至正九年重建。國朝永樂間修后改院為寺。嘉靖二十四年火,寺僧圓性募緣重建。隆慶元年,寺僧行欽募緣重修?!鼻蹇滴酢洱埾h志·古跡》卷十一載:“南山寺在通津橋南之右,唐建,乾德六年刺史陳文顥重修。初名報劬,后改崇福,郡守章大任匾曰‘南州法罄(注:南唐保大四年,漳州刺史董思安為避父名章諱,改漳州為南州),明改為南山寺。”山門匾額“南山寺”三字,為明末鄉(xiāng)賢、學(xué)者、名宦黃道周所書,是南山寺重要文物。1983年,南山寺被列為全國142座漢傳佛教重點寺院之一……
我沿著湖畔走著,近岸綠沉沉的倒影輕吟著水的深邃,遠處輕靈的湖光染上撼人的明媚。眼前的南湖,已不再是原來的湖,去年,伴隨著漳州高新區(qū)啟動南湖建設(shè),原有湖面經(jīng)過拓寬延伸,與蜈蚣湖聯(lián)起來了,從此有了落落大方的樣貌。這里規(guī)劃建設(shè)一個集休閑健身、文化交流于一體的城市生態(tài)文化園區(qū)南山文化生態(tài)園,項目范圍包括九龍江南岸、南江濱路以北,東起中山橋,西至水仙花大橋,東西全長1.5公里,其中,南湖景區(qū)的整合提升了南山寺周邊環(huán)境,邊上是三角梅主題花海,而老工業(yè)基地原有廠房,被打造成藝術(shù)化創(chuàng)意園……這樣的樣貌該是大家閨秀式的美。南湖的風(fēng)景,有層次有脈絡(luò),高高低低、遠遠近近。我用目光尋覓,棕櫚樹、鳳凰樹、龍眼樹、三角梅亭亭玉立環(huán)湖而立,各有姿態(tài),互相映襯。時下正是龍眼樹盛花期,一樹一樹,花滿枝椏,花色是淡黃色的,花朵細碎,襯在綠色的枝葉里并不炫目,但仔細一看,這些嬌小的花合抱成團,密密麻麻,在陽光照射下,像剛在天空中綻放的禮花,從樹下經(jīng)過,還能聞到淡淡的清香。繞湖而行,繁花一路相送,或濃烈,或淡雅。湖畔盛開的紫荊,同樣是一樹一樹的繁華;駁岸盛開的美人蕉,湖里的睡蓮,是一幀一幀的美好。放慢腳步,很容易就有各色花兒闖進視線,也許一下子叫不出名字,但依然會被它們的美麗吸引。
總是習(xí)慣在黃昏時分,穿過彩虹橋、南山橋,徒步前往南湖。很多時候,我會肆意奔跑在這條路上,左右前后空無一人,向南湖一路奔跑著,讓全身上下沾滿金色余暉。
在南湖,我發(fā)現(xiàn)了一處最佳觀日點。夕陽將微風(fēng)撫過的漣漪染成金黃,橫跨在旖旎湖面上的拱橋,與圓山落日構(gòu)成一個無限美好畫面。喜歡看日出的人很多,或許因為象征著希望,美好的一天即將開始,而我卻偏偏喜歡觀賞日落,因為它象征一天的完結(jié)。在我眼里完結(jié)也是開始。日落的震撼,并非在于落幕的瞬間,與日出那種噴薄而出的氣勢不同,落日并非一蹴而就。日落圓山之后,夜色像極了正在渲染的水墨畫——當(dāng)深藍的夜色無限擴大,便會蔓延至天際的那抹落日紅,兩種顏色小心翼翼地邂逅,然后融合,于是在我眼前出現(xiàn)了一大片絳紫,那是一種無法言喻的色彩,既低調(diào),又華麗。在絳紫的目送下,落日在湖面盡頭踟躕,剎那間歸入圓山。此時,靜謐在這里凝固了,清新在這里凝固了,南湖呈現(xiàn)出特有的清幽氣韻。
南湖溫婉宜人。有人在這里放風(fēng)箏,有人在這里遛小孩,有人在這里聊天,有人在這里寫生……我喜歡南湖,喜歡散步在湖邊,喜歡在油畫般的筆直的棕櫚樹前靜坐,詩意流淌中,熏染一身時光的余煙,然后,緩緩而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