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迪,仇 鵬,2,高衛(wèi)峰
(1.河北鐵科翼辰新材科技有限公司,河北石家莊 052160;2.中國鐵道科學研究院集團有限公司鐵道建筑研究所,北京 100081)
無砟軌道因其優(yōu)良的綜合性能廣泛地應用于高速鐵路、地鐵以及城際軌道交通建設中。在無砟軌道中,與之匹配的扣件系統(tǒng)不僅要起到固定軌道的作用,還須具備一定的減(隔)振功能。我國時速350 km高速鐵路主要采用WJ-8型扣件,聚氨酯彈性墊板主要提供減(隔)振所需要的彈性和阻尼[1-2]。其安裝位置如圖1所示[3]。
圖1 彈性墊板安裝位置
本文主要論述了WJ-8 型扣件鐵墊板下彈性墊板的樣品制備條件,采用TB/T 3395.1—2015《高速鐵路扣件第1 部分:通用技術(shù)條件》規(guī)定的方法測試樣品靜剛度,研究彈性墊板生產(chǎn)成型過程中各種因素對其靜剛度的影響。
主要原材料有:聚醚多元醇組合料ELASTURAN C6500 C-A,羥值 127.5 mg KOH/g,以下簡稱 A 料;二苯基甲烷二異氰酸酯預聚體ELASTURAN C 6500 C-B,NCO 含量11.9%,以下簡稱B 料。這2 種材料均為巴斯夫聚氨酯(中國)有限公司的產(chǎn)品。
主要儀器設備有聚氨酯低壓澆注機、微量水分測定儀、微機控制電子萬能試驗機。WJ-8型扣件鐵墊板下彈性墊板制備采用的工藝流程如圖2所示。
圖2 工藝流程
先將原材料預熱至指定溫度,放入澆注機料罐;模具事先進行預熱與清理;然后設置好要澆注的B/A配比,并在澆注機機頭取樣進行計量確認;再啟動設備對模具完成澆注,蓋上模具,鎖好夾緊鉗,置于烘道中進行熱固化;最后開啟經(jīng)過熱固化的模具,取出產(chǎn)品,完成脫模[4-5]。
1)基準工藝樣品。在試驗中,采用一套工藝參數(shù)(表1)作為基準工藝參數(shù),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
表1 基準工藝樣品的制備參數(shù)
2)不同A 料水分的樣品。在其他條件按基準值不變的情況下,改變A 料水分(表2),使用微量水分測定儀按GB/T 6324.8—2014《有機化工產(chǎn)品試驗方法第8 部分:液體產(chǎn)品水分測定 卡爾·費休庫侖電量法》的方法進行檢驗確認,并用250 mL紙杯接取180 g混合均勻的料液測自由泡密度。在每組試驗條件下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
表2 不同A料水分的樣品
3)不同B/A配比的樣品。在其他條件按基準值不變的情況下,改變B/A 配比(表3),每次改變后在澆注機機頭取樣進行計量確認。每組試驗條件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
表3 不同B/A配比的樣品
4)不同澆注質(zhì)量的樣品。在其他條件按基準值不變的情況下,澆注時控制不同的澆注質(zhì)量(表4)。每組試驗條件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
表4 不同澆注質(zhì)量的樣品
5)不同熱固化時間的樣品。在其他條件按基準值不變的情況下,改變澆注合模后樣品的熱固化時間(表5)。每組試驗條件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
表5 不同熱固化時間的樣品
6)不同出模后停放時間的樣品。在基準工藝參數(shù)的條件下,另外制取彈性墊板樣品3塊,在脫模后不同的停放時間后(表6)進行靜剛度檢測。
表6 不同脫出模停放時間的樣品
彈性墊板靜剛度的測試遵循TB/T 3395.1—2015中的檢驗方法。圖3為試驗裝置示意圖。
圖3 試驗裝置示意
將位移傳感器置零,而后以60±10 kN/min的速度加載至80 kN,分別記錄加載至F1(20 kN)和F2(70 kN)時加載鋼板的位移D1和D2(均為3 個位移傳感器的平均值)。重復上述試驗2 次,每次卸載后停留1 min 再繼續(xù)加載,以第3 次試驗值作為彈性墊板靜剛度[6]。彈性墊板靜剛度KSTA計算公式為
試驗結(jié)果取3塊彈性墊板樣品靜剛度的平均值。
A 料中的水分與B 料中的異氰酸酯基進行如下反應,生成取代脲與二氧化碳:
在羥基-異氰酸酯基的反應體系中,水主要起發(fā)泡劑的作用。從圖4可以看出,當A 料水分越高時發(fā)泡量越大,自由泡密度也就越低,而低自由泡密度會使成品的靜剛度偏低,這一點從圖5得到反映。反之,水分越低制得的墊板泡孔越致密,在試驗中相同荷載下位移就越小,靜剛度也就越高。
圖4 樣品的自由泡密度隨A料水分變化曲線
圖5 樣品靜剛度隨A料水分變化曲線
由主要原材料中多元醇組合料羥值、水分和異氰酸酯組合料的NCO 含量,計算得出理論B/A 配比為87%[7]。當 B/A 配比超過 87% 時,過量的—NCO 端基和主鏈上的氨基甲酸酯基—NHCOO—反應生成脲基甲酸酯基而交聯(lián):
同時在進一步升高時,以上反應中過量的—NCO端基和擴鏈反應中形成的取代脲基—NHCONH—反應,生成縮二脲基而交聯(lián)。
通過次級反應,聚合物的分子結(jié)構(gòu)由線型結(jié)構(gòu)變?yōu)轶w型結(jié)構(gòu),導致交聯(lián)密度上升,聚合物結(jié)構(gòu)強度升高[8],進而導致靜剛度隨 B/A 配比提高,呈圖6所表現(xiàn)的輕微上升趨勢。
圖6 樣品的平均靜剛度隨B/A配比變化曲線
對于試驗中型腔體積固定的模具,每模產(chǎn)品澆注質(zhì)量提高時相當于對應所得樣品的密度提高,導致其在靜剛度檢測過程中受壓時位移變化量變小,靜剛度變大。圖7反映了隨著澆注質(zhì)量的提高,對應樣品的靜剛度發(fā)生了顯著變化。
圖7 樣品的平均靜剛度隨澆注質(zhì)量變化曲線
圖8表明熱固化時間從9 min提高到11 min時,靜剛度呈上漲趨勢;而從11 min 起,再提高其熱固化時間,其靜剛度無明顯影響。
圖8 樣品的平均靜剛度隨熱固化時間變化曲線
試驗樣品在熱固化時間低于11 min 時,聚氨酯的加聚與擴鏈反應并不充分,導致樣品在出模停放7 d后熟化交聯(lián)程度仍未能達到理想水平,而使其靜剛度偏低。在熱固化時間大于11 min 后,樣品的熟化交聯(lián)程度已接近一致,繼續(xù)提高其熱固化時間并不能促使靜剛度提高,反而影響生產(chǎn)效率。
采用基準工藝生產(chǎn)的樣品出模后不同停放時間的靜剛度測試結(jié)果見圖9??梢姡跇悠烦瞿:?4 h內(nèi),內(nèi)部仍可能有部分游離的NCO 基團未完全參與反應,導致其靜剛度遠低于最終穩(wěn)定值,需在室溫下停放數(shù)天以使靜剛度測試數(shù)據(jù)達到最終的穩(wěn)定值。5~7 d后樣品的靜剛度數(shù)據(jù)基本穩(wěn)定;而在長時間的后續(xù)跟蹤檢測中發(fā)現(xiàn)其靜剛度仍有緩慢上升的趨勢。
圖9 出模后樣品的平均靜剛度隨停放時間變化曲線
WJ-8 型扣件鐵墊板下聚氨酯彈性墊板靜剛度的影響因素有:
1)A 料水分。隨著多元醇中水分含量的增高,靜剛度呈下降趨勢。
2)B/A 配比。隨著澆注過程中B/A 配比的提高,靜剛度呈輕微上升趨勢。
3)澆注質(zhì)量。隨著每模腔澆注質(zhì)量的提高,靜剛度顯著上升。
4)熱固化時間。當熱固化時間未達到理想設定時,靜剛度隨著熱固化時間的提高而上升;而當熱固化時間達到理想設定后,靜剛度保持穩(wěn)定。
5)停放時間。隨著樣品出模后停放時間的延長,靜剛度呈一定的上升趨勢,在出模后的5 d 內(nèi)表現(xiàn)尤為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