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電影《香水》為大家描繪了一幕香氛涌動的世界。影片用強烈的畫面對比,刻畫出令人難忘的視覺沖擊;配合精致的畫面和靈動的鏡頭,向人們展示了一個關于氣味王國的生動故事;宏大的交響樂將故事一步步推向高潮?!断闼肥侨绾螌h渺的暗香轉換為視覺,訴諸我們的感情和想象的,本文將以電影版《香水》為基石,進行整體的分析與研究。
【關鍵詞】《香水》;視覺;鏡頭;配樂
《香水——一個謀殺犯的故事》是德國作家帕特里克·聚斯金德的經典作品,該作品以其精湛的描寫、出人意料的故事情節(jié)、繽紛繁復的嗅覺世界震撼了讀者并引發(fā)了巨大的轟動。與此同時,這部小說也被眾多導演定義為一部無法搬上熒屏的小說,只因文中細致入微的香味氣息很難被視覺化。但在2006年,在德國導演湯姆·提克威的精心指導下,這部小說成功地完成了刻畫,并取得了票房佳績。
故事以18世紀的法國巴黎為背景, 講述了一位氣味王國里的天才的傳奇人生:影片主角讓·巴普蒂斯特·格雷諾耶嗅覺敏銳,氣味是他天賜的禮物。他到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但卻能夠辨認出很多不同的味道。他從不拒絕任何味道,不分惡臭與芬芳,通通納入鼻中。他從小在孤兒院長大,然后被賣給皮革廠做苦工,之后又被賣給調香大師。他第一次來到城里的時候,也是徹底改變他命運的時候。他聞見了少女的芬芳,他欣喜若狂,想要留住那縷氣息。無奈他卻不小心殺死了少女,令他心碎的是少女的味道也隨之消失了。從此他便發(fā)誓要學會留住味道的方法,為了留住自己第一次心動的美妙體香,為了制取讓世界臣服的香水,他不惜謀殺了13位少女。從這13位少女身上提煉的致命芬芳,成了他手中足以對抗世界的王牌。就在他因罪被捕押赴刑場時,這瓶獨特的香水為他改寫了命運……
1. 視覺對比下的香與臭
電影名為《香水》,主線也是圍繞著香水展開。但影片一開始呈現給觀眾的,卻是一片惡臭。不僅是影片開頭,整部電影中都充滿了香與臭的強烈對比。這樣強烈的沖擊和對比,對人物的刻畫和影片的走向起到了不可取代的助推作用。
1.1 環(huán)境與香的對比
影片的主角,一位生來便要在氣味王國留下印記的天才,卻出生在巴黎最骯臟、最惡臭的臭魚堆里。為了將格雷諾耶出生環(huán)境的惡劣和熏臭表現在銀幕上,影片采用了大量的、節(jié)奏極快的鏡頭渲染格雷諾耶出生時的情景:污穢的臭魚堆,沾著鮮血的臍帶,被屠宰的牲口,潮濕地面上散落的動物內臟,滿地爬行的蛆蟲,隨意竄行的老鼠,行人的嘔吐物,在大量惡心畫面的強烈沖擊下,觀眾仿佛可以透過屏幕,直觀感受到現場的環(huán)境和那一陣陣令人作嘔的氣味。但就是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出生的嬰兒,卻能調制出世界上最為芬芳的香水,強烈的沖擊讓人為之心頭一震。
1.2 形象與香的對比
在影片中,格雷諾耶出現的地方總是暗黑的、灰色的、令人深感壓抑。他的形象也不討人喜歡。瘦弱的身材,仿佛隨便一腳就能要他的性命;臟兮兮的面容,身體上的污黑印記似乎永遠清洗不掉;還有那雙充滿污垢的手。很難想象,這樣的形象能和香水有什么聯系。按理說調制香水的人應該是高貴潔白的,好像這樣才有魔力配制出令人著迷的香味。格雷諾耶的邋遢形象和從他手里誕生的奇妙香水再次形成強烈的對比。
1.3 遭遇與香的對比
格雷諾耶的人生遭遇無疑是凄慘的。被母親生在臭魚堆里,他的一聲啼哭將母親送上了絞刑臺。嬰孩時期便被交至孤兒院,長大后孤兒院將他賣給皮革廠,從此他成了一個任人壓榨的勞動力。哪怕后來得償所愿在著名的調香大師處學習制香,他卻是調香大師用來賺錢的工具。他的一生沒有被關愛過,這樣不懂愛不曾被愛過的人,卻是人人追逐,用氣息傳遞歡愉的香水的天才師,不得不讓人感嘆。
2. 嗅覺的視覺化表現
香,氣味,本屬于很難在鏡頭下呈現的東西。也正因如此,才會有那么多的導演認定這是一部很難被拍攝出來的作品。但導演提克威卻通過自己靈動的鏡頭,將關于香的氣味王國生動地展現在了銀幕之上。
2.1 關于鼻子的特寫鏡頭
整個影片中有許多刻畫鼻子的特寫鏡頭。其中尤為精彩的是影片開始的時候,一片漆黑中,突然一束光打了下來,畫面中呈現出的是格雷諾耶的鼻子。在黑與光的光影交替中,格雷諾耶的鼻子成了黑暗畫面中最突出的存在。畫面一片寂靜,突然配合著悠長的抽吸聲,那個鼻子一動一停。至此,由主人公天賦異稟的鼻子將帶來的奇遇正式拉開了帷幕。
2.2 追逐少女體香時的表現
對格雷諾耶人生軌跡產生重大影響的,是那個賣李子的少女。那是格雷諾耶第一次來到城里,他突然間聞見這位女子的芬芳。霎那間,他感到驚訝、狂喜、疑惑。這抹幽香這么熟悉又仿佛從未見過。它不似平時水果的清新味,它有熱量;也不是濃烈的花香,它極柔又弱,但纏綿不息悠遠綿長。導演為了將這樣的氣味表達出來,不斷運用了對賣李子女的近鏡頭刻畫。鏡頭掠過少女潔白帶有雀斑的肌膚,滑過她帶有汗珠的臉龐,甘甜的李子蹭在蓬松又略顯凌亂的裙擺上,一點點油脂暈染的秀發(fā)。觀眾似乎能夠直觀的感受到少女的體香,也仿佛和格雷諾耶一起沉醉在了少女的氣息中。格雷諾耶對少女體香的追求也是在這一幕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以致于他失手殺死了她。然后他發(fā)現少女的味道消失不見了,于是要永恒的保存味道的想法縈繞在了他的腦海,這也是他走上殺人道路的導火索。
2.3 讓人躍躍欲試的聞香時刻
影片中有許多次描寫格雷諾耶聞東西時的場景。導演通過嗅覺的物化和聲畫的配合,生動淋漓地將一場嗅覺體驗呈現在觀眾面前。例如影片描寫格雷諾耶到五歲時還不會說話,但卻展示出了異人的嗅覺天賦。畫面里沒有人說話,小格雷諾耶慢慢走進鏡頭,撿起樹枝、樹葉、爛蘋果,甚至是臭老鼠,放在鼻邊。此時面畫會短暫的靜止一兩秒,隨后便是鼻子的特寫鏡頭,伴隨著一聲悠長的吸進聲。觀眾瞬間被帶入情形,仿佛跟著格雷諾耶一起,聞到了這許許多多繁雜的氣味。
還有格雷諾耶第一次來到調香大師的工作室時,暗黑的環(huán)境里,僅僅一束微弱的燭光照路。了無生氣呆呆走路的格雷諾耶,突然間眼睛發(fā)光,而后又微微閉上雙眼,轉動腦袋,加大了呼吸力度。隨著鏡頭對各種香料精油的不斷切換,格雷諾耶的頭朝著香料的方向快速轉動,迷茫又閃光的眼神預示著他走進了一個新的世界。這一系列鏡頭的切換和配合,使人們身臨其境,一同墜入了氣味的王國中。
3. 奇妙的配樂
音樂是電影的靈魂。在很多時候,電影里音樂和畫面同樣重要?!断闼返囊魳?,由導演提克威與作曲家 Johnny Klimek (強尼·克萊米克) 和 Reinhold Heil (瑞荷·海爾) 共同完成。 這部影片中音樂的作用主要是如何渲染出香水的誘人,以及氣味的呈現。還有人物的人生歷程,心理變化,最終調制的香水的致命力量。因此,片中的音樂的時而要求璀璨奪目,時而需要沉緩低吟。而這,讓交響樂來完成最合適不過。這樣一來,音樂推動著人們,在這一場香味盛宴中,加重了呼吸聲。
3.1 第一次進城時
格雷諾耶第一次跟隨皮革廠老板進城時,也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城市里的氣味。此時的配樂悠遠綿長,舒緩深入。畫面也隨著音樂一點點放慢。路的盡頭裝修華麗的香水店,貴族小姐和太太們精致的妝容。手帕輕輕一揮,帶來縷縷清香。羽毛扇點點落落,不斷刺激他的鼻腔。在這段經歷之前,電影基本沒有配樂,都是灰色黑暗的鏡頭闡述他悲慘的遭遇。在打開氣味的新大門后,電影色調越來越豐富,酒紅、翠綠、湖藍等一系列厚重繽紛的色調填滿了屏幕。音樂聲慢慢淌入人心,觀眾們也一起和格雷諾耶進入了新的世界。
3.2 追蹤少女時
前面我們提到,對格雷諾耶的一生造成極大影響的賣李子女。在格雷諾耶追逐她的香味的過程中,配樂也非常的精彩。當他第一次聞到少女身上的芳香時,優(yōu)雅輕快的弦樂響起。配合著畫面里的煙花,歡聲,讓人們注意到格雷諾耶發(fā)現了美好的事物,此刻是多么的欣喜。而當少女發(fā)現格雷諾耶的追蹤后,音樂漸漸變得急迫起來,少女急切的轉頭,快走,閃跑,不斷將劇情推向緊張時刻。格雷諾耶憑著驚人的嗅覺找到少女時,少女以為自己已經脫離危險,正在劃開熟透的李子。這時的音樂變得輕柔,微弱,似有似無起來。當他失手將少女殺死,發(fā)現那誘人的香味不復存在時,音樂以打擊樂和低音過渡的方式表現出他的迷茫和震驚。接著,不斷加入的木管樂、銅管樂、弦樂將格雷諾耶的孤單和痛苦無限的蔓延給觀眾,這一刻,大家都體會到了他對極致香味的執(zhí)著追求,也都感受到了他內心的痛苦。
3.3 步入刑場時
格雷諾耶押赴刑場是這部影片的高潮部分。鏡頭開始時,旋律上沉悶空靈,豎琴參與進弦樂的敘事,使得音樂與格雷諾耶在牢獄里等待酷刑的命運結合起來。鐵門聲、踢打聲、碰撞聲不斷交融,將觀眾帶入他即將奔赴刑場的沉重中。當倒在地上的格雷諾耶拿出那瓶凝結13位少女體香的香水時,弦樂以漸強的方式慢慢變得雄壯起來,暗示香水的威力即將展示,人物的命運將要改寫。隨著一個遠近鏡頭的切換,人潮涌動等待酷刑,音樂也不斷高昂起來,引起一個小高潮。當酷刑正式開始的時候,沉悶而有力的鼓聲傳來,一聲聲敲打進人們的心中,似乎預示著重大的改變。突然影片迎來了短暫的幾秒鐘,這個時刻里音樂戛然而止,只剩下空曠的馬蹄聲。當格雷諾耶走下馬車,站上行刑臺,揮舞手帕征服所有群眾時,配樂表現出少有的高吭和攻擊性,不斷襲來的氣勢恢宏的交響樂將劇情推向高潮。當手帕朝空中飛舞,人們爭相搶奪時,弦樂轉而變回空靈和綿長,一切似乎靜下來了,人們全都陶醉在格雷諾耶的香水中了。而后萬人交歡的場面,配樂變成了圣潔純凈的和聲,將畫面越拉越遠,也更凸顯出了人們完全被香水蠱惑,沉醉其中的眩暈感。
4. 電影的旁白
這部影片中還有一個特點就是旁白的運用。不同其他影片,主角格雷諾耶在片中很少說話,他的一生,他的經歷,他的心理活動都是靠旁白串聯起來的。旁白采用的是低沉的男聲,一是契合男主角性別,二是低沉的聲音能更快的將人們帶入沉重的畫面中,讓人們的觀感瞬間提升。旁白的運用也符合了男主角沉默寡言的性格。同時富有質感的旁白聲與濃厚強烈的電影畫面結合起來,更顯得導演拍攝的細膩,提升了影片的質感。
《香水》作為一部成功的奇觀電影,影片中對嗅覺的具體化,光影的調和,配樂的運用都發(fā)揮了巨大的作用。豐富的視聽語言將一系列難以描繪的畫面悉數呈現。正如伊欽格所說:“我們用意象、聲響和音樂的力量,營造出氣味的氛圍。”飄渺的嗅覺體驗不再局限于現實生活或文字世界中,恰到好處的視聽語言將嗅覺體驗搬上熒屏,酣暢淋漓地為大家重現天才格雷諾耶的一生,帶領大家一同進入芬芳誘人的嗅覺世界。
作者簡介:吳禹岑(1995—),女,漢族,四川成都人,新聞與傳播碩士。單位: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新聞與傳播專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