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小學語文閱讀對于開拓學生視野,提高學生文學知識儲備量具有重要意義。因此,群文閱讀的重要性就此顯現(xiàn)。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
(一) 提升學生文學知識儲備量
小學語文的教學過程中,許多教師都主張學生進行大量的群文閱讀,群文閱讀對于快速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具有重要意義。但是,閱讀的書籍范圍只局限于平時上課用的學習資料,這樣無法有效提高學生文學知識儲備量。因此,只有改變教學策略,鼓勵學生在多在課外時間閱讀與課本無關的課外書籍,從而有效調(diào)動學生的閱讀欲望,從而擴大學生的知識儲備量。
(二) 快速增強學生的閱讀能力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信息的變化瞬息萬變,若想跟上社會的腳步,增強自身信息的接收能力是必要的選擇,而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是最好的方法。然而,在日常授課中有些教育工作者想要使學生理解授課內(nèi)容,減緩了課程進度。這種教學模式有利有弊,雖然能夠幫助學生充分接受授課中的知識,但也會影響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
(三) 培養(yǎng)學生的獨立思考能力
目前,小學生語文教學的教學模式較為單一,缺乏讓學生獨立思考的空間。同時,還存在部分教育工作者在日常教學中,沒有充分排除學生內(nèi)心的疑問,從而影響學生的學習進度。想要避免此類事件發(fā)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相關的群文閱讀,留下一些問題讓學生自主思考,自己尋找答案,教師在一旁適當?shù)靥峁┮恍椭?,這樣可以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的能力。
(四) 改善學生的閱讀方式與技巧
由于教育制度的改革和普及教育的不斷發(fā)展,小學語文教學策略也開始著重于閱讀能力,教師開始對學生進行閱讀技巧方面的訓練。但是在日常課程中,還是以單篇文章的教學模式為主,這樣的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閱讀方式。想要提高學生這方面的技巧,開展群文閱讀是必要的。這種閱讀模式可以增強學生的思考能力,改善學生的閱讀方式與技巧,從而使學生能從書中快速并充分地吸收知識。
二、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
(一) 合理地選擇語文群文閱讀的內(nèi)容
小學語文的群文閱讀,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閱讀內(nèi)容來展開。比如,可以根據(jù)主題,選擇質(zhì)量高的文章,使學生能夠充分閱讀,從而提高語文鑒賞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結合教材,選擇相似的主題展開群文閱讀教學,并根據(jù)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和個性特點,選擇適當?shù)姆椒ㄕ归_教學,以提高學生對課本內(nèi)容的深入理解。在選擇文章時,教師可以根據(jù)文章寫作背景、寫作特點等方面進行篩選。比如,針對狐貍這一動物,可以選擇不同角度或不同寫法的文章讓學生對比閱讀,以幫助學生從不同方面看待狐貍這個動物,從而深入了解狐貍的特點。另外,為了提高教學效率,教師還可以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進行閱讀內(nèi)容的選擇,在學習的同時增加學生閱讀量,起到雙重作用,提高閱讀效率。
(二) 合理組合文章結構層次
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合理組合文章結構層次安排文章的閱讀順序。由于每篇文章都有獨特的主題和寫作特色,表達的感情也有所不同,因此教師應當通過層次性的教學方案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并通過分組遞進閱讀方式、多次閱讀方式、舉一反三方式,來展開群文閱讀教學,幫助學生閱讀效率實現(xiàn)提升。在安排文章閱讀順序時,教師應當結合閱讀的教育目標篩選并排列文章,由淺入深的引導學生進行閱讀。比如,在采用多次閱讀方式時,教師可以安排學生先閱讀《慈母情深》這篇文章,再閱讀《學生,媽媽為什么打你》和《母親的存折》等文章,幫助學生由淺及深的理解母愛的偉大從不同的角度感受母愛,并深刻的理解母愛的表達形式不僅僅是包容,同時還有嚴厲等其他表達形式。
(三) 應用讀說結合的形式展開群文閱讀
與傳統(tǒng)閱讀模式相比,群文閱讀能夠為學生提供獨立的思考機會,并且更加重視學生的自我表達能力。教師可以通過采取讀說一體的形式展開群文閱讀教學,通過選擇飽含感情的文章進行朗讀,并結合文章表達的情感,引發(fā)學生的思考和感悟。讀,對于閱讀教學具有重要意義。學生只有通過閱讀,才能跟深刻理解文章中作者要表達的情感。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學生自讀、教師朗讀和師生品讀的三種方式展開群文閱讀教學,并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掌握朗讀的方法,并通過提問的形式令學生勇于抒發(fā)自身的理解和感悟,這一過程不僅能夠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對于提高學生的閱讀效率和鍛煉學生自我表達能力也有積極作用,從而有效增長了學生的自信心。由此可見,群閱讀對加強學生閱讀能力,豐富知識含量十分重要,因此,教師可以充分地利用群文閱讀的優(yōu)勢進行閱讀教學,但是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做到取舍得當,懂得將課堂氣氛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nèi),在閱讀的過程中加強對主題內(nèi)容的探究和分析,不但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更要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鍛煉其朗讀能力,引導其獨立思考,從而實現(xiàn)群文閱讀的教學目的。
(四) 適當?shù)卦O置閱讀問題
在進行群閱讀的過程中教師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這樣能夠便于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帶著問題進行閱讀,有效地提高教育成績。在閱讀的古城偶爾還能夠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先對某一篇文章進行詳細的閱讀,設置問題引導學生對多篇文章進行閱讀,閱讀時對各個文章的中心內(nèi)容進行提取并進行適當?shù)恼?,帶著問題閱讀,在閱讀中思考。群文閱讀教學模式下,教師可以將多篇主題相同的文章作為一個閱讀整體,設置出比較性較強的問題,或者設置具有沖突性或遷移性的題目,利用這些問題將多篇不同的文章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的目的,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理解,而是將閱讀的內(nèi)容進行延伸和重組,從而更好地將閱讀內(nèi)容加以創(chuàng)新和應用。
三、 結束語
綜上所述,群文閱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逐漸突出了其重要性,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群文閱讀的展開,從而不斷培養(yǎng)學生閱讀速度和閱讀量的提升,并提高學生閱讀能力和鑒賞能力,最終實現(xiàn)綜合素質(zhì)的增長,為學生長遠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肖開玲.小學語文群文閱讀的價值及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8(27):87.
[2]馬元平.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9):55-56.
[3]林丹.關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策略的研究[J].中國培訓,2017(2):134+137.
作者簡介:
陸志國,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盱眙縣官灘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