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就近年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廣泛引入,闡述了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和弊端,并就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談了一些粗淺的看法。
關鍵詞:多媒體;課堂教學;學習效率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和科技的進步,我們已經進入了一個信息化的時代。以多媒體計算機為代表的新技術在教育上的應用,將存貯記憶、高速運算、邏輯判斷、自動運行的功能,和符號、語言文字、聲音、圖形、動畫和視頻圖像等多媒體信息技術集于一體,將課堂教學引入了一個全新的境界,深受教師和學生的普遍歡迎。正因為如此,利用多媒體教授和學習成為當前教學改革追逐的熱點,傳統(tǒng)的教學媒體似乎正處于被冷落、被遺忘的境地。
一、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優(yōu)點
(一) 有利于揭示事物現象的本質
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可以把遠方的東西放到學生眼前,把復雜的東西變得簡單;它可以把時間和空間放大,也可以把時間和空間縮小;它可以使學生看到許多肉眼看不到的宏觀世界和微觀世界。通過對真實情景的再現和模擬,教師就可以非常直觀非常形象地講述過去很難描述的知識點,使學生更加容易理解和掌握事物的本質。
(二) 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傳統(tǒng)的教學過程是由感知、理解、鞏固和運用幾個環(huán)節(jié)順序連續(xù)組成的,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可以把這幾個環(huán)節(jié)融合一體,由于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的感覺器官增多,學生對學習的知識越容易理解和鞏固,大大提高了學習效率。
(三) 增大了課堂教學的信息量,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傳統(tǒng)教學的教學內容一般都限制于課本和教師積累的課外知識。學生的可讀量十分有限,但多媒體教學卻可以補足傳統(tǒng)教學的這一缺陷,它知識面廣,信息量大,能快而準呈現我們所需的信息或資料。由于多媒體教學課件已經在上課前制作好,教師只是在課堂上充當控制和必要的講解的角色,因此,內容的切換和傳授也就比傳統(tǒng)的粉筆加黑板要快得多,這樣就大大地提高了課堂節(jié)奏,有利于提高課堂效率。
(四) 有利于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傳統(tǒng)教學注重知識的灌輸,在教學手段上比較單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極易產生疲勞和厭倦感,學習興趣自然會受到一定影響。而多媒體技術的使用能在很大程度上改變這種狀況,多媒體教學圖文聲像并茂,可以多角度調動學生的情緒、注意力和興趣。在這種學習環(huán)境中,學生的情緒一般說來始終處于一種亢奮狀態(tài),學習的積極性就會被調動起來,主動投入到學習中去,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
二、 多媒體技術在課堂教學中的弊端
(一) 不利于課堂教學中的師生交流
教師的淵博的知識和扎實的基本功是其人格魅力的有機組成部分,對學生具有持續(xù)連貫的耳濡目染的影響力。過多地依賴多媒體,會使教師學生失去互動性,教師在感情上不能及時與學生進行心靈上的溝通,不能由學生表情去洞察學生的內心世界,因此也不能針對學生因材施教,難以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
(二) 不利于學生抽象能力、感悟能力的培養(yǎng)
多媒體教學其實就是把知識進行有效的二次包裝,在將知識化抽象為形象時,雖然可以使學生在較短時間地領悟這些難點,但正是多媒體的不恰當介入,過分地追求“真實再現”“直觀刺激”,這會使學生一味地被動接受,養(yǎng)成不習慣思考的惰性,弱化了學生想象能力、抽象能力培養(yǎng)發(fā)展的空間。
(三) 學生容易分散注意力
多媒體有大量的圖片、聲音和動畫,學生在上課時會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多媒體課件的輔助工具身上,而忽略了教學內容的學習和記憶,導致喧賓奪主。
三、 發(fā)揮多媒體技術的優(yōu)勢
(一) 利用多媒體技術,應充分注意教師的教學主體作用
教師在利用多媒體教學時,不能純粹的充當放映員,讓學生看“電影”,應該牢牢地把握課堂節(jié)奏,重視學生表情、語言等信息的反饋,注意與學生的互動,注意因材施教,有張有弛的調整教學容量和進度,給學生留下充分思考的時間和空間,這樣才能充分地利用多媒體這種先進的教學手段,收獲更理想的教學效果。
(二) 利用多媒體技術設計真實的背景
教學中要善于運用多媒體提供豐富的、真實的背景資料,在教學設計時要考慮到實際問題的復雜性并讓學生從中進行探索,使學生能夠在原有認知結構和生活經驗的基礎上,認同正確的概念和思維方式,并內化到自己新的認知結構中,形成自己新的概念和思維方式。
(三) 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
針對不同的授課內容,不同的授課類型,合理地利用多媒體教學。對于理論較多的、比較抽象的內容來說,比較適合于使用多媒體,通過多媒體多種感官參與學習的優(yōu)點,可以幫助學生理解、記憶,并且還可以通過多媒體來實現舉一反三。而對于理科教學過程中的習題講解,無論是從容量上、思考時間上或者是從學生的注意力上來看,都不太適宜采用多媒體,可以通過板書,給予學生思考的時間,這樣更有利于學生的學習與掌握。
(四) 理順多媒體教學與傳統(tǒng)教學的關系
在課堂教學設計中,一定要正確處理多媒體和粉筆、黑板、普通教具、語言表達之間的關系。特別要考慮時間因素,正確處理好多媒體教學時間與適時的課堂講解、板書、交互、反思時間的關系。例如可以把一些非常重要的結論板收在黑板上,而一些一般性的結論通過幻燈顯示,既突出又節(jié)約了時間,大大提高了效率。在復習課的時候,多媒體教學就比傳統(tǒng)教學的容量大得多,但同時必須注意教學過程中的停頓,保證學生能把要點記下來。
在對當前普遍開展的多媒體教學進行研究和探討時,我們應該看到多媒體教學手段的眾多優(yōu)點,同時也應看到它們的缺點。我們不能過分地依賴多媒體技術,也不能一概地摒棄,只有揚長避短,合理地運用,才能讓多媒體真正服務于教育,開創(chuàng)傳統(tǒng)教學嶄新的局面。
參考文獻:
[1]王枬.教育原理[M].南寧: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7.
作者簡介:
周林波,貴州省興義市,貴州省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安龍校區(q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