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穎
1976年,五味太郎的繪本《我是大象》由福音館的繪本月刊《科學之友》第83期出版。也就是說,繪本的權(quán)威出版社福音館是將這本書視為科學繪本的。在我看來,它確實是一本有高度、有難度、有創(chuàng)意的科學繪本,這本書被引進中國的時候,正是由我翻譯的。
教孩子進行科學思考
如何解讀作為科學繪本的《我是大象》這本書呢?如果有人說,因為這本書介紹了大象有多高、有多重,力氣有多大,吃得有多多,跑得有多快這些知識,所以是科學繪本,這么說當然不能說不對,但是僅做這樣的理解,則是將《我是大象》里的“科學”看得太低了,甚至還有買櫝還珠之憾。因為前面所說的關于大象的這些知識,孩子也可以通過觀察獲得,但是更高一步的“知識”,孩子就難以自己發(fā)現(xiàn)了,《我是大象》所揭示、傳達的,就是這樣有高度的知識。我認為,《我是大象》里珍貴的珍珠,是介紹知識時所含藏的一系列科學思考方式—教會孩子科學思考的方式,永遠比告訴他具體的知識更有高度,也更有難度。
《我是大象》都蘊含哪些科學思考方式呢?
真實與虛擬的差異
這本繪本通篇是以第一人稱的口吻講述的,主旨是主張、強調(diào)“我是很高大、很威武的大象”。既然“我”很高大、很威武,照理說應該喜歡照相,但故事卻出人意料,大象說:“照片和電視,我都討厭死了!”因為大象覺得“電視里的我,照片里的我,都變得這么小了。這樣一來,不是根本就看不出我有多高大、多威武嘛!”五味太郎很巧妙地設計了一只貓趴在有大象出現(xiàn)的電視上,還讓一只小鳥叼著大象的照片,引來了“我”更大的不滿—“我怎么可能比貓咪還小呢。我比小鳥還小,太讓人生氣了!”電視畫面和照片,都是虛擬空間,而虛擬空間里的大象卻比不過真實空間里的貓咪和小鳥,這就是五味太郎想告訴孩子的第一個科學思考方式——怎樣理解空間的不同,理解虛擬空間和真實空間的差異性。
學習使用比較法
下面,通過峰回路轉(zhuǎn)的方式,大象找到了一個在虛擬空間中證明自己高大、威武的新辦法—“如果給我拍照的話,也要和卡車一起照。這樣一來,你就知道我有多么高大了。還有,上電視時,要和大家一起上,這樣,馬上就能看出我有多么威武”。這是在教給孩子如何通過建立參照物的方式進行比較的一種科學思考方法。當孩子以后再想知道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有多大時,就可以讓別人用自己在生活中見過的物體來描述,比如蜂鳥大概只有孩子的一只手掌那么長。要知道,比較的方法,是孩子數(shù)學學習的常用方法之一,也非常有助于孩子思維的發(fā)展。
初步了解估算
五味太郎是一位很擅長進行創(chuàng)意性思考的人,針對“那些不會看尺,不會看稱的人”—也就是正在讀繪本的孩子,他設計了一群孩子和大象壓蹺蹺板比誰重,十幾個孩子疊羅漢來與大象比誰高這樣的方法。深諳年幼孩子思考特點的五味太郎,沒有寫大象有多高、多重的具體數(shù)字,也沒有在繪本中教孩子認尺、認稱,而是設置了情景,對孩子進行估算啟蒙。這是一種通過讓孩子綜合運用觀察、比較、判斷、推理等一系列認知方法了解事物的能力,是目前數(shù)學教學中非常提倡的一種能力,而在這本繪本中,五味太郎早早就給孩子們介紹了如何使用這一方法。
真實與想象的關系
創(chuàng)作科學繪本的作家,必須具有嚴謹?shù)倪壿嬎季S能力。如果《我是大象》在大象說出“無論如何,我是了不起的大象。不管別人怎么說,我都是了不起的大象”這句話時就結(jié)束了,作家的思維就不是嚴謹?shù)目茖W思維,這本繪本也稱不上是一部杰作。五味太郎的過人之處在于結(jié)尾引導孩子又回到了對虛擬空間和真實空間的差異性的思考—“不過,再怎么自夸也沒用,因為這本書里的我,還是太小了。這本書根本容不下真正的我。這本書的大小,也就勉強放得下你的腦袋和手罷了!”這也讓孩子進一步感悟:繪本作為一本書,在真實空間中和自己的“腦袋和手”一樣大,但是在打開繪本的一瞬間,馬上就可以進入到一個站著會說話的大象以及有著無數(shù)奇妙故事的虛擬空間中。
提倡孩子在生活中學習
這本繪本的創(chuàng)作中,最讓人佩服的是五味太郎在作品結(jié)尾時說出的這句話:“哪一天,你們一定要到動物園來看看真正的我喲?!蔽艺J為這句話在全書中堪稱點金之句,它超越了繪本具有的知識傳達,想象力、審美力等能力培養(yǎng)的一切功能,體現(xiàn)了五味太郎有思想和哲學高度的教育觀—關于大象的認知,在書本中是無法真正得到的,必須讓孩子身處真實中才能獲得。這一知識觀、教育觀,值得我們深刻反思。對于孩子來講,他在獲得知識的最初階段,在最初的心智成長中,必須讓他通過自己的身體,在生活中去學習和體驗,這是第一位的,它應該優(yōu)先于書本知識的學習,也應該高于書本知識的學習。通過和孩子共讀繪本學習知識的方式我很贊成,但我更想強調(diào)的是,在孩子年幼時,我們必須將孩子帶入真實的、豐富多彩的生活之中。生活才是兒童成長的沃土,在生活中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兒童教育。
《我是大象》正是這樣一本充滿“心機”的科學繪本,它不是單擺浮擱地呈現(xiàn)具體的知識點,而是整體性、有機性、生活化地教會孩子科學認知的方法,并將教育思想巧妙地融入其中,這才應該是低幼科學繪本真正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