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緒山
摘要:在我國學校教育中,小學階段的教育教學,主要是為了扎實學生的學習基礎,培養(yǎng)學生一定的學習思維。而所謂的生活化教學,實際上就是指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通過運用一定的教學方式,從而來給學生構建相應的課堂教學環(huán)境,讓學生能夠在熟悉的環(huán)境中,理解和感受相應的課程知識,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因此,本文將立足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現(xiàn)狀的基礎上,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展開探究。
關鍵詞:生活化;小學數學;課程教學;應用探究;知識理解
中圖分類號:G623.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2-1578(2019)31-0140-01
前言
對于我國的學校課程教學來說,小學階段的教學,可以說是學生學習的起步時期,而在這一時期,學生不僅要扎實自己的知識基礎,而且還需要形成一定的學科思維與能力。因此,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為了實現(xiàn)學生更好地發(fā)展,小學教師便需要對學生構建一定的生活化課堂,從而來加強學生的知識感受。特別是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對于數學課程教學來說,他實際上屬于理科課程教學,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需要學生運用一定的理科思維與能力。但是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學習習慣還處于直觀、具體地進行事物的研究。這樣一來,就容易導致學生對于基礎的不理解,不利于學生的整體知識結構的形成。而通過生活化教學的方式,便可以極大的改變這一現(xiàn)象。本文將結合北師大版小學數學教材中的相應的教學內容,對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進行探究。
1.生活化教學中的誤區(qū)
對于學校課程教學來說,其中生活化這種教學模式,并不是說現(xiàn)在才突然出現(xiàn),而是在很久之前就有被運用于課堂教學中。而生活化教學這種教學模式,在長期的課程教學中,教師在使用的過程中,會存在著一定的誤區(qū)。這些誤區(qū)或多或少會影響到學生成長與課程教學的推進。因此,就生活化教學的誤區(qū),我將簡要來說說我的看法。
1.1 沒有采用學生接受的形式。
第一,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進行生活化教學的時候,沒有采用學生所能夠接受的方式來展開。對于小學生來說,雖然說他們的思維比較跳躍,從而對于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比較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學生能夠很好地將生活中的知識,與課程教學內容聯(lián)系起來。因此,便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選擇學生所能接受的方式,來展開生活化的課程教學,促進學生的成長與發(fā)展。
1.2 沒有形成生活問題。
第二,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運用生活化課堂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沒有給學生形成生活化的數學問題。從數學課程本身來說,它實際上是一門與生活知識息息相關的學科。但是很多教師在進行課程教學的過程中,往往習慣將兩者分離,從而學生便沒有辦法形成互動。更不用說讓學生依據生活內容,來提出數學問題。
2.生活化教學的方式
正是因為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想要給學生構建合適的生活化課程教學,所以教師就要避免上述所提到的誤區(qū),從而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方式,對學生展開課程教學,推動學生的發(fā)展。
2.1 明白數學與生活的關聯(lián)。
首先,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應用生活化課程教學的時候,要讓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中的關聯(lián)。對于小學生來說,他們現(xiàn)在這個年紀,對于任何事物都喜歡追根究底,其中對于課程學習知識也是如此。如果教師在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不能夠給學生形成合理的解釋,自然學生對于課程教學的感受也會大打折扣。因此,為了達到更好地生活化課程教學,教師就需要讓學生,明白數學與生活之間的關聯(lián),從而推動學生的發(fā)展。
例如,教師在教授《混合運算》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混合運算的計算方式,從而促進學生計算能力的發(fā)展。針對這一教學內容,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通過給學生具體的舉例,從而讓學生明確生活中能夠運用混合運算的方式有哪些。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能夠明白數學知識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從而懂得學習數學的重要性,并給學生形成一定的數學教學情境。
2.2 構建生活情境。
其次,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構建生活化課堂教學的時候,可以通過構建生活情境的方式展開。對于學生來說,他們對于抽象性比較強的知識不容易形成理解。而通過情境這樣一種具體、直接的形式,可以促進學生對于知識的感悟,從而發(fā)揮生活化課堂教學的作用。
例如,教師在教授《小數除法》的時候,這節(jié)課程主要是要讓學生掌握小數的除法計算。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便可以通過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來給學生投影一定的情境,如:超市大賣場,從而讓學生聯(lián)系生活,感受相應的小數知識。通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加強學生對于小數除法的計算印象,并促進學生知識水平的發(fā)展,落實生活化的課程教學。
2.3 提出生活問題。
最后,小學數學教師在進行生活化課堂構建的時候,還可以通過提出生活問題的方式來展開。對于課程教學來說,教師僅僅讓學生掌握課程知識是不夠,需要讓學生形成一定的學科學習能力。其中提出生活問題便是數學學科能力的體現(xiàn)之一。通過讓學生形成數學知識與生活知識上的聯(lián)動,從而讓學生能夠依據所學知識進行生活問題提問,從而在實現(xiàn)生活化課堂教學的同時,促進學生學科思維能力的發(fā)展。
3.結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數學課程教學中,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程教學的時候,為了達到更好地教學效果,就需要采用生活化教學方式。在課程教學中,應用生活化教學的方式有很多,在教師應用的過程中,需要避免應用的誤區(qū),并在實際的課程教學中,選擇合適的教學形式,展開運用,從而推動學生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李海俠.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中華少年,2016(11).
[2]周曉芳.生活化教學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6,13(1):21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