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文鋒 郝甜甜 殷暉
【摘要】 目的 對比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與強脈沖光治療面部雀斑的臨床效果。方法 126例面部雀斑患者為研究對象, 根據(jù)治療方法不同分為對照1組、對照2組、觀察組, 各42例。對照1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治療, 對照2組采用強脈沖光治療, 觀察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比較三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的治療效果、滿意度及色素沉著發(fā)生情況。結果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0%, 高于對照1組的90.48%及對照2組的85.71%,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滿意度為100.00%, 高于對照1組的88.10%及對照2組的80.95%,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的滿意度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三組色素沉著發(fā)生率兩兩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強脈沖光的治療措施能夠?qū)γ娌咳赴哌M行良好的改善, 且療效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在兩種技術的聯(lián)合應用下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可以推廣使用。
【關鍵詞】 755 nm皮秒激光;強脈沖光;面部雀斑;色素沉著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29.032
雀斑主要分布在面部, 并且表現(xiàn)為較小的黃褐色或褐色的色素沉著斑點, 其直徑一般<5 mm, 且相互獨立存在, 數(shù)目不具有固定性, 分散情況也各有差異, 且存在遺傳性[1]。面部雀斑對患者的樣貌造成較大的影響, 患者心理壓力大, 生活質(zhì)量較低, 傳統(tǒng)治療措施多存在不良反應。在現(xiàn)代醫(yī)學技術的提升下, 雀斑治療技術也有了新的發(fā)展。本次實驗選取了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雀斑患者為研究對象, 在經(jīng)過患者同意后, 選擇了126例符合要求的患者進行病情結果的分析, 通過分析不同治療措施的有效性, 更好地為患者提供醫(yī)療服務, 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 1 一般資料 本次實驗選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在本院進行治療的126例雀斑患者為研究對象, 患者均知情同意。其中, 男36例, 女90例;年齡19~45歲, 平均年齡(35.6±6.1)歲;病程4~25年, 平均病程(15.6±4.3)年?;颊叩钠p部位包括鼻子周圍、眼部周圍以及面頰的絕大部分, 有106例存在家族病史。實驗得到了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患有色素性疾病、光敏性疾病、使用過激光治療(6個月內(nèi))、糖皮素激素治療的患者。
1. 2 治療方法 ①對照1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治療, 根據(jù)患者的皮損部位、膚色、顏色、代謝程度等以及個人對光反應的敏感度進行低能量密度的測量, 并調(diào)整好參數(shù)。治療以皮損出現(xiàn)灰白色后停止。在皮膚較深、皮損較深的地方需要降低能量密度, 包括眼部、口部周圍[2]。在治療中對患者的面部進行徹底清潔, 并外敷復方利多卡因乳膏, 采用眼罩進行保護。②對照2組采用強脈沖光治療, 需要調(diào)整脈寬、能量密度, 并在面部進行涂抹冷凝膠, 厚度在2~3 mm。在治療時會引起患者的輕微針刺感, 皮膚出現(xiàn)微紅, 需要對患者進行提前告知[3]。③觀察組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 先進行強脈沖光, 后進行755 nm皮秒激光治療。除此之外, 三組患者均進行術后護理指導, 注意防曬以及避免使用化妝品, 影響最終結果。
1. 3 觀察指標及判定標準 ①比較三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的治療效果, 其中, 治愈:患者雀斑消失或數(shù)量減少≥90%;顯效:患者雀斑數(shù)量減少60%~89%;有效:患者雀斑數(shù)量減少20%~59%;無效:不滿足上述條件??傆行?(治愈+顯效)/總例數(shù)×100%。②比較三組患者的滿意度。③比較三組患者色素沉著發(fā)生情況。
1. 4 統(tǒng)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 1 三組患者治療1個月后效果比較 對照1組總有效率為90.48%, 對照2組總有效率為85.71%, 觀察組總有效率為100.00%。觀察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的總有效率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三組患者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的滿意度為100.00%(42/42), 對照1組的滿意度為88.10%(37/42), 對照2組的滿意度為80.95%(34/42)。觀察組滿意度高于對照1組及對照2組, 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對照1組與對照2組的滿意度比較, 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2. 3 三組患者色素沉著發(fā)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出現(xiàn)1例(2.38%)色素沉著, 在6個月內(nèi)消失;對照1組與對照2組未出現(xiàn)色素沉著。三組色素沉著發(fā)生率兩兩比較, 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雀斑的病理分析主要是由于表皮基底層黑色素提及增大而引起的, 而黑素含量增多, 細胞數(shù)目并不由此上漲。在實施激光治療的過程中, 主要利用了光熱作用的原理, 選擇性的對基底層黑素顆粒進行破壞, 而不會引起其他正常組織的損傷, 從而實現(xiàn)治療的目的。對于正常的皮膚部分, 細胞對光的吸收少, 因此不會產(chǎn)生顯著性作用, 從而防止對皮膚的傷害[4]。
使用755 nm皮秒激光聯(lián)合強脈沖光治療面部雀斑, 其治愈率相對更高, 究其原因作者進行了如下的歸納:①激光治療能夠更好地促使色素基團的能量吸收, 而755 nm波長上的能量更高, 能夠促使色素的破壞更加完整;②在脈寬的設定上, 755 nm波長更短, 不僅可以產(chǎn)生光熱作用, 并且發(fā)揮了光聲效應, 能夠?qū)χ睆叫〉纳貓F進行破壞[5];③在進行755 nm皮秒激光的應用過程中, 對于鼻部、眼部能夠更好地實施控制, 提升了治療的準確性, 這些都是保障治療效果的重要因素。對照1組和對照2組的治療結果顯示, 兩種治療措施各自有著各自的優(yōu)勢、不足, 而觀察組的聯(lián)合措施能夠發(fā)揮兩者的優(yōu)勢, 更好地完成對雀斑的消除目的, 有助于提升治療效率, 且賦有安全性。與此同時, 作者也分析了觀察組中色素沉著患者的發(fā)生原因, 其主要是由于對淺表小血管、色素細胞產(chǎn)生了損害, 在炎癥介質(zhì)下產(chǎn)生了色素沉淀, 而個人行為也會引發(fā)這一問題。
綜上所述, 采用755 nm皮秒激光與強脈沖光聯(lián)合治療的治療措施能夠?qū)γ娌咳赴哌M行良好的改善, 且療效得到了患者的認可, 在兩種技術的聯(lián)合應用下安全性得到了保障, 可以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黎穎詩, 楊海波, 黃艷, 等. 強脈沖光與Q開關Nd:YAG激光治療面部雀斑的臨床反應比較. 皮膚性病診療學雜志, 2012, 19(2):89-90.
[2] 曹玲, 孟琪, 趙麗娜, 等. 調(diào)QNd:YAG激光和強脈沖光治療面部雀斑的療效比較. 中國皮膚性病學雜志, 2016, 30(8):857-859.
[3] 管青, 沙璐瑩. 強脈沖光與Q開關532nm激光治療面部雀斑的療效及安全性比較. 臨床合理用藥雜志, 2018, 11(13):151-152.
[4] 黃尾全, 陳天雷, 王麗. Q開關532nm激光治療面部雀斑的療效. 實用臨床醫(yī)學, 2015, 16(5):28.
[5] 焦建麗, 陳戰(zhàn)勇, 高雅倩, 等. 強脈沖光聯(lián)合皮膚修復貼敷料治療面部雀斑的臨床療效觀察. 中國醫(yī)療美容, 2017, 7(12):46-49.
[收稿日期:2019-0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