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麗 鞠盈潔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 , 遼寧 大連 116001 )
股骨干是指股骨小轉子下2-5cm到股骨髁上2-4cm之間的部分,股骨干骨折約占全身骨折的6%[1]。骨折初期,由于血管損傷、擴張充血、微小血栓的產(chǎn)生致微循環(huán)不暢,組織間膠體滲透壓增高,從而引起股骨干周圍組織腫脹發(fā)生水腫,疼痛是由于創(chuàng)傷后血腫壓迫或炎性致疼痛因子刺激局部末梢神經(jīng)所致[2]。冰敷是通過刺激皮膚冷感受器,引起血管收縮,改變血管通透性,達到止血、減輕炎性水腫及滲出,從而解除充血腫脹壓迫導致的疼痛[3]為患者手術前等待時間縮短和術后康復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此項研究從本院骨科2013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住院患者中選取股骨干骨折患者70例,探討局部冷敷護理在股骨干骨折圍術期的應用價值,現(xiàn)報告如下。
1 一般資料:收集2013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骨科住院患者中選取成人股骨干骨折患者70例。排除標準:⑴有嚴重器質性病變者; ⑵心、肝、腎等疾病引起的腫脹; ⑶經(jīng)期女性;⑷保守治療及精神異?;颊?。納入標準:⑴單側股骨干骨折;⑵閉合性股骨干骨折;⑶骨折后6小時內住院。主要臨床表現(xiàn)為大腿腫脹和疼痛。以2013年1月-2014年12月入院患者35例為對照組,2015年1月-2017年12月入院患者35例為觀察組。對照組中,男性26例,女性9例,平均(48.4±3.7 )歲;觀察組中,男性25例,女性10例,平均年齡(47.5±4.3)歲。2組患者性別構成和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2 方法: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皮牽引復位,固定患肢。對照組入院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并靜脈滴注0.9%氯化鈉注射液250ml加入七葉皂苷鈉10mg( 山東綠葉制藥有限公司 ,國藥準字H20003239 )觀察組入院后采用常規(guī)護理后,給予局部冷敷護理并患肢抬高,采用生物冰袋冷敷(上海易舜冰袋有限公司),在骨折局部冷敷,保持皮膚溫度(10-15)℃,持續(xù)冷敷48小時,護理中關注防止凍瘡發(fā)生。腫脹緩解后手術治療均采用切開復位內固定的方法進行治療。
3 觀察指標:比較2組療效,術前1、2、3天對患者大腿周徑進行測量,以評價大腿腫脹情況;對患者疼痛程度采用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定,無痛0分,輕度1-4分,5-10分重度;記錄患者從住院到手術開始時的等待時間。
4 統(tǒng)計學方法:應用SPSS20.0統(tǒng)計學軟件對數(shù)據(jù)處理,計量資料以均數(shù)±標準差表示,組間比較行成組t檢驗,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
5 結果
5.1 2組患者股骨干骨折后1、2、3天的大腿周徑對比:見表1。
表1 2組骨折后大腿周徑值比較
注:與對照組對比P<0.05。
5.2 2組患者股骨干骨折后1、2、3天的VAS評分比較:見表2。
表2 2組骨折后大腿疼痛程度VAS評分
注: 與對照組對比P<0.05
5.3 2組術前等待時間:觀察組術前等待時間為(4.1± 2.1)天,對照組為(8.5±2.7 )天,觀察組術前等待時間明顯短于對照組(P<0.05)。
成人股骨干骨折出血量約500-1000ml,使組織間膠體滲透壓增高,引發(fā)組織發(fā)生水腫。而疼痛是由于創(chuàng)傷后血腫壓迫或炎性致痛因子刺激局部末梢神經(jīng)所致[4],嚴重的腫脹會延誤手術,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甚至導致發(fā)生深靜脈血栓、敗血癥、壓瘡、墜積性肺炎等更多的并發(fā)癥,因此,如何快速消除腫脹是國內外骨科醫(yī)生致力研究的熱點問題[5]。常規(guī)治療七葉皂苷鈉有抗炎、抗?jié)B出、提高靜脈張力,加快靜脈血流,促進淋巴回流,改善血液循環(huán)和微循環(huán),并有保護血管壁的作用。局部冷敷使軟組織溫度下降到一定范圍內,減輕液體外滲并使血管收縮,從而減輕組織腫脹。局部冷敷護理最佳時機是臨床損傷后12-48小時.冷敷的鎮(zhèn)痛作用是冷療可抑制細胞的活動,減慢神經(jīng)沖動的傳導,降低神經(jīng)末梢的敏感性。通過相比對照組,觀察組骨折后1、2、3天大腿圍明顯小于對照組(P<0.05),相比于對照組,觀察組骨折后1、2、3天疼痛明顯減輕(P<0.05),說明采用局部冷敷護理,可以明顯縮短患者手術前等待時間。冷敷期間護理需要注意,密切觀察患肢末梢血運及運動感覺情況,防止凍瘡的發(fā)生;因為過低溫度會造成組織破壞,影響創(chuàng)傷的愈合。
綜上所述,成人股骨干骨折后,局部冷敷護理能迅速減輕水腫,緩解疼痛,同時為患者爭取了手術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