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修明 許靜
摘 要:碧玉楊栽培與扦插繁育技術的應用過程中應當做好全面控制與管理,而本文則主要針對栽培技術以及扦插繁育技術的控制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與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以下為詳細敘述。
關鍵詞:碧玉楊;栽培;扦插繁育
碧玉楊的外形較優(yōu)美,同時樹皮碧綠,具有較強的生長力以及抗病能力。幼樹可以在零下30攝氏度左右的環(huán)境下過冬,并且不存在干梢的問題。正因為其本身的抗病力較強,因此也可在半干旱以及干旱地區(qū)進行種植,現階段此樹種已被廣泛應用于西部干旱以及半干旱區(qū)域,已成為打造沙漠綠洲的重要樹種。碧玉楊的引種與栽培、現場繁育技術都是極其重要的內容,直接影響碧玉楊的生長狀態(tài),因此一定要做好相關的防御測試以及栽培觀測,首先明確碧玉楊的生長特性,后再保證技術應用的有效性,確保碧玉楊植株快速生長。
一、碧玉楊栽培表現
碧玉楊在部分地區(qū)的栽植較為成功,典型案例當屬黃土高原溝壑地區(qū)所進行的推廣與種植,碧玉楊的生長過程中需要技術人員進行全方位的管理,若碧玉楊植株的生長勢頭較為良好,則其最大高度可達3米到3.5米,這是碧玉楊植株當年最佳的生長狀態(tài)。而地徑則可達兩厘米到三厘米左右的范圍,并且碧玉楊苗木的成活率也相對較高,通常均會高于95%,此外,碧玉楊的增長速度快,夏季生長尤為顯著,冬季則處于休眠狀態(tài),但秋冬季節(jié)落葉相對較晚,這也就意味著它的生長速度要與其他樹種相比更加優(yōu)越。定植第二年碧玉楊植株的最大高度可達到5米到6米左右。而地徑則可達5厘米到6厘米左右的范圍,并且第二年碧玉楊植株的抗風能力有所增強,也具有更好的耐干旱能力,因此可將其作為能量保護以及防風固沙的首選樹種。
二、育苗地的選擇以及整理方法
苗圃地的選擇需要根據苗木對環(huán)境的要求,盡可能保證地勢平坦、土壤疏松、陽光充足、無病蟲害。整理應適時深耕。深度因地而異,黏土可適當深耕,沙土稍淺,一般在20cm左右。做畦前不僅要覆膜,同時還要將已深耕過的圃地淺耕兩次,耙勻施基肥,打碎土塊。畦面可與地面相平,畦與畦之間筑埂。
同時要完成扦插育苗等多項工作,檢查疫苗需要對地塊進行翻折,栽種深度應達到20厘米到25厘米左右,后再播撒尿素以及磷肥等等,還需結合知足的生長情況,適當的加入硫酸亞鐵等多項物質,大大提高植株的病蟲害防御力,同時也可使之免受病菌的侵襲。整地過程中要求作業(yè)人員盡可能將草根以及石塊等收拾干凈,而后則要將地塊有效整合,逐步整合成長10米以及寬10米的小畦,壟溝深度需控制在30厘米左右。
三、插穗的采集與處理
要求管理人員在選擇種條的過程中首先明確種條質量給整個植株生長所帶來的影響,盡可能選擇無病蟲害以及生成健壯的種條,其粗度應控制在1.5厘米左右,采集時間同樣應當做好管理,將采集的整條存儲在流水中,并且定期對其質量進行檢查,通過有效的觀察發(fā)現是否存在腐爛的情況。檢查過程中應將種條剪成20厘米左右的插穗,檢查過程中需要將整個下半部分放置在ABT生根粉溶液中,而后將其浸泡兩個小時左右。若想進一步提高扦插成活率,就要運用濃度存在差異的ABT生根粉,再對插穗實施浸泡處理,通過上述處理方式,大大提高扦插效率,并且也可一定程度的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四、扦插時間的選擇以及扦插方法
現階段將碧玉楊種植在黃土丘陵溝壑區(qū)域已經成為必然趨勢,這就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做好扦插以及管理等多項工作,此項工作的落實需要對扦插時間進行控制,最佳時間應在4月末到5月初,這段時間可避免插條受到凍害的影響,并且也可以大大提高植株的成活率。監(jiān)察過程中主要運用直插法,而后在借助鐵制品進行打孔,打孔完畢后將插穗滲入到孔洞內部完成整個插入過程。檢查深度也要做好相應的控制,盡可能與地面保持持平狀態(tài),扦插完畢后還應當用腳將孔洞填埋并踩實,這樣的處理方式可避免風沙的侵襲,并且保證植株向上生長。而后,要求相關的作業(yè)人員及時灌溉,使之與土壤有效結合。檢查過程中應當保證植株行距在30厘米到40厘米左右,并且每公頃的植株樹也應做好控制,盡可能控制在每公頃5萬株左右。這樣的扦插方式可保證檢查效率,也可為日后碧玉楊植株的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建議作業(yè)人員在完成上述工作后定期對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全面監(jiān)測,并且需要對不同前長時間的苗木生長效率加以觀察,經分析后發(fā)現若扦插時間過早容易使得苗木受到凍害,而檢查時間若過晚,同樣會使得苗木在秋冬季節(jié)受到凍害影響。
五、苗期管理
1.澆水與施肥。在苗木扦插工作完畢后,要求相關的管理人員對氣溫的變化及時掌握,而后再結合苗木的生長狀況實施灌溉,需要及時澆灌,若土壤泛白則需即澆水,并且也要做好相應的施肥管理。灌水前施肥可保證肥力的發(fā)揮,同時也要追施磷肥,確保苗木快速生長。
2.病蟲害防治管理。需要結合苗木的生長情況進行病蟲害防治,可用40%的氧化洛果以及50%以上的多菌靈溶液進行混合,將其混合后噴灑到植物根部,通過這樣的處理方式避免植株受到病蟲害的侵襲。
3.生產后期的管理。9月上旬左右苗木生長處于下降趨勢,針對這一狀況,要求相關的苗木管理人員首先提高對于苗木生長的管理,需要將保證苗木質量作為管理的目標,避免受到氣候影響,尤其是凍害應重點關注,要求管理人員在秋冬季節(jié)停止施肥與澆水,并且促進苗木木質化,進而為第2年春季苗木的生長提供相應的保障。
六、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針對碧玉楊的栽培與扦插繁育技術的應用相關問題進行分析,首先對碧玉楊的生長特性進行總結,經分析后發(fā)現碧玉楊在生產過程中具有較強的抗病力以及耐干旱性能,因此被廣泛栽植于西北干旱與半干旱地區(qū),要求相關管理人員在栽植過程中首先明確碧玉楊植株的栽植表現,而后再選擇最為適宜的育苗區(qū),通過有效的處理為接下來的插穗采集與處理奠定基礎,要求管理人員在插穗完畢后選擇最為適宜的扦插時間,運用科學的檢查方法,保證扦插質量。最后文章則針對苗期管理以及病蟲害防御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提出了相應的建議。希望本文所做分析可謂有關的業(yè)內人士帶來借鑒與參考,首先提高對于碧玉楊栽植與扦插繁育技術的重視,而后再做好栽培與繁育技術的把控等多項工作。
參考文獻:
[1]王怡霖,王衛(wèi)鋒,張蕓香等.碧玉楊葉形態(tài)結構與生理特性對干旱的響應[J].林業(yè)科學,2019,55(4):42-50.
[2]劉秀云,徐菲,楊紅娟等.不同播期對結球生菜主要農藝性狀的影響[J].中國瓜菜,2018,31(5):37-39.
[3]張金蓮,段彥君,朱秀梅等.大理州林下附子規(guī)范化種植標準操作規(guī)程[J].農業(yè)與技術,2018,38(2):15-16.
[4]陳金龍.干旱區(qū)碧玉楊地膜覆蓋扦插育苗生長觀測及苗期管理研究[J].林業(yè)科技,2018,43(4):9-11,29.
[5]陸烝,林忠寧,陳恩等.黃花菜不同種植年限對碧玉筍品質和產量的影響[J].上海蔬菜,2018,36(2):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