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奇覺得自己快要和 手里的冰琪淋一起融化了,是時候找個地方避暑了。要有冰有雪,越涼快越好,最好能有小動物一起玩。嗯,南極是個好選擇!
去南極先“洗腳”
所有前往南極大陸的游客都是住宿在游輪上的,每天會有探險隊員開著“擺渡車”——沖鋒艇,接送大家上岸游覽。除了做好保暖與防曬準備,每位游客還必須做一件事,就是“洗腳”。由于南極的生態(tài)環(huán)境非常脆弱,游客不能帶走任何東西,當然,更不能帶來任何污染。因此,登陸前的必備事宜是消毒。盡管太陽很大,但風兒還是甚為暄囂,所以每次登陸冰川后的游覽時間一般控制在2小時之內,再久的話就要被凍成“冰棍”了。
在光滑冰面上摩擦
在“黑背白肚皮”的標準配置下,不同企鵝也有著個性化的差異,比如眼前這種頭戴白色耳罩,嘴巴紅紅的,走路時身體的扭擺程度更大的品種是金圖企鵝,它也被人們稱為“企鵝紳士”。等等,說好的“紳士”呢?它為什么不好好走路?
這是企鵝的絕技:貼地滑行。當企鵝感受到威脅想逃跑,或者想快速趕路的時候,它們會切換到爬行模式。因為企鵝是生活在海里的,因此陸地行走本身就對它們較為困難。金圖企鵝是游泳最快的企鵝,速度可以達到36km/h!
人類不應該干擾到企鵝原本的習性和作息,除非企鵝主動接近,否則觀察時最好保持5米以上的距離。
彩色南極
在出發(fā)前,大奇看了很多出行攻略,其中大多數都提到了“彩色的雪”。但是觀賞過后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有點“殘酷”。我們從企鵝的食物講起吧。磷蝦是南極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數量最多的物種,它們繁殖能力極強,長得又極快,所以企鴉非常喜歡將它列為必備美食。企鵝在食用磷蝦后,磷蝦身上聚集的蝦青素轉移到了企鵝糞便里,所以排出的糞便呈粉色、橙色……這就是“彩色的雪”。
但也別擔心,這種景象只會存在于企鵝聚集地。在更廣闊的冰川中,有些生長著名為雪藻的單細胞藻類。當夏季來臨,雪藻會向冰層表面移動,我們就能清楚看到這些雪藻帶來的顏色了,
神秘黑冰
請注意,黑冰只可在海水中觀賞,切勿打撈 出海面!切記!
普遇的冰對藍光的吸收弱,對紅光的吸收強,所以不被吸收的藍光就被冰面反射出來,呈現(xiàn)魔幻的藍色。但冰在經歷了上萬年的擠壓后,對光的透過率會接近1,也就幾乎變成了“透明的”,因此在水中無法被看見。這就是“黑冰”。而“黑冰”一旦出水,就不再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