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穎
承德技師學院 河北承德 067000
本文以如何提高中職德育課教學的實效性為研究對象,針對師生關系的構建、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教學方法的靈活應用,進而提高德育教學時效性展開分析討論。期待為中職德育教育工作者的實踐工作帶去參考借鑒。
隨著中職學校的發(fā)展和教育理念的革新,中職德育教育在實際的推進過程中有一定的進步,但也還是存在一些比較突出的問題。
很多中職學校還是將教育的重點放在了學生的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實踐技能方面,對于德育教育,往往有意識地將其放到了“二線學科”,甚至是“三線學科”的地位。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教師認為思想品德教育是不需要太過于重視的,甚至認為是可有可無的,教師普遍缺乏對德育教育進行創(chuàng)新改進的積極性和主動性[1]。
很多中職學校在德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上,往往還是圍繞德育課本以及學校制定的教學大綱來組織德育課,這樣教學的內容比較統(tǒng)一,也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首先是很多教學內容并不適應學生的實際需求,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其次是由于時代的發(fā)展,學生在德育方面出現的問題或困惑也在不斷變化,這樣一味圍繞課本和教學大綱開展教學,教學內容難免存在滯后性,跟不上學生的發(fā)展需求。
在當前的中職德育教學中,幾乎所有的教學活動都是在課堂中完成的,并且在德育教育過程中,承擔德育教育任務的教師一般是處于主動教學的地位,學生則被置于了被動接受的地位置,這種“以教師為中心”的課堂模式,成了當前很多中職學校在開展德育教育過程中的主要模式。中職學校在具體的教學方式上,也比較單薄,主要是將一些思想品德理論以“陳述式”的方法展開鋪述,這樣單薄的教學方式很容易讓學生對思想品德課堂的興趣有所下降,進而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品德提升[2]。
當前,很多中職學校雖然都開設了思想品德課程,但是承擔思想品德課程教學任務的教師水平卻參差不齊。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一些中職學校并沒有專職的思想品德教師,都是由一些其他課程的教學工作者兼任;另一方面是學校平時疏于加強對德育教師的德育專業(yè)素養(yǎng)的培訓。而在中職學校中,德育教師又往往是對學生思想品德提升的第一責任人,德育教師的水平不高,對于學生的思想品德提升也是不利的。
師生關系是學校教育過程中最基本的人際關系。俗話說:“親其師,才能信其道?!敝挥薪⒑椭C融洽的師生關系,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學效果。受傳統(tǒng)應試教育的影響,課堂教學往往是以知識的傳授為重點,師生間的情感交流較少,關系不融洽,教學效果可見一斑。教學實踐證明 :建立起平等、和諧的新型師生關系對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課堂教學質量起著重要作用。在課堂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改變傳統(tǒng)的“師道尊嚴”,放下“架子”,走下講臺,用欣賞的眼光看學生,融入到學生中去,以自身的人格力量去感染和教育學生,真正實現教學相長和共同發(fā)展[3]。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先生曾經講過“教學有法、教學定法、貴在得法?!边@就要求中職德育教育工作者在組織實施教學的過程中一定要將教學內容作為基礎,依據德育課程的課程標準以及中職學生的認知規(guī)律,靈活性的應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最終達到最佳的教學方法。例如,在講授《用發(fā)展的觀點看問題》這一課程的時候,我們就可以利用演示法組織實施教學。中職學生由于剛剛開始接觸哲學原理,所以對于“上升的”“前進的”這樣的哲學術語感覺都是很陌生的,因為這些內容都是抽象的,如果沒有直觀上的物象支撐學生很難理解馬克主義哲學的這一原理。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可以將一只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見的螺絲作為教具,引導學生仔細觀察這一物體,指導學生感受發(fā)展的規(guī)律。之后為學生講解運動的、前進運動方式就是螺絲這一形式的,在前進中上升,學生在觀察中就會豁然開朗。之后,教師繼續(xù)引導學生去發(fā)揮想象,將眼前的螺絲在腦海中延長再延長,此時就會知道發(fā)展是永恒的。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利于學生理解比較深奧、抽象的哲學原理,最終也就提高了教學的時效性[4-5]。
首先,中職學??梢远ㄆ卺槍π鹊牡掠處熃M織開展一些專項培訓,內容可以包括中職學生德育教育理論、德育教學方式、創(chuàng)新能力提升、德育教學內容設計等,真正將學校的德育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有必要掌握的、能真正用到的知識理論傳導給他們。其次是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可以組織德育教師走出去進行考察學習、獲得啟發(fā),比如可以到一些思想品德教育工作開展成果比較明顯、受到外界好評較多的中職學校進行交流學習,汲取其相關的德育教育工作經驗。
綜上所述,在中職德育課教學中,德育教師應樹立新型教育觀,創(chuàng)新教育教學方法,使德育課成為中職生真心喜歡的一門課程,為全面實現德育課的教學目標,提高教學實效性打下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