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雪 肖文輝
【摘要】現(xiàn)有研究認為聽力是語言習得中被動技能的習得。聽力的學習是一個被動輸入的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地位。本文研究了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yīng)用,得出聽力技能的習得是一個輸入輸出的過程。首先分析了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接著闡述了輸入輸出理論的內(nèi)涵,并結(jié)合教學實踐探索了如何在英語聽力教學中實現(xiàn)輸入向輸出轉(zhuǎn)換的措施,體現(xiàn)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從被動輸入到主動輸出,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
【關(guān)鍵詞】輸入輸出理論;英語聽力教學;轉(zhuǎn)換
【Abstract】Current studies suggest that listening is the acquisition of passive skills. Listening learning is a passive input process, and students are in a passive position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applic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nd concludes that the acquisition of listening skills is an input and output process. First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and then expounds the connotation of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and explores how to realize the transformation from input to output in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based on teaching practice, so as to reflect the main position of students and make them change from passive input to active output, from passive learning to active learning.
【Key Words】 input and output theory; English listening teaching; transform
【作者簡介】肖雪,肖文輝,銅仁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
現(xiàn)有研究認為聽力是語言習得中被動技能的習得。聽力的學習是一個被動輸入過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為實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被動輸入為主動輸出,本文研究了輸入輸出理論在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yīng)用。
一、英語聽力教學現(xiàn)狀
在把英語當成外語來學習的中國,缺乏英語學習的環(huán)境。學生在日常生活中很少接觸到英語和使用英語。聽力更是大多數(shù)學生英語學習中的一個短板,聽力題也是學生在高考、大學英語4、6級考試中失分最多的題。在聽力課上,即使是一些簡單的句子,學生能看懂,但就是聽不懂。有時候一句話中前面幾個單詞能聽懂,但當后面有某個單詞聽不懂時,就會打亂整個句子意群的理解、中斷整個聽力的進行。長此以往,挫傷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打擊了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學生就放棄了學習,在課堂上玩手機、說話、睡覺等。而很多老師也把學生聽力差、不學習歸結(jié)于學生基礎(chǔ)不好,是學習歷史遺留下來的問題,在課堂上只充當一個聽力播放員和答案對照員。
二、輸入輸出理論的內(nèi)涵
語言輸入假設(shè)理論:語言學家克拉申在1980年初提出了“語言輸入說”理論。該理論認為語言習得的前提條件是輸入,輸入的內(nèi)容須是可理解性的,輸入的語言既要體現(xiàn)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也要適當高于學習者的現(xiàn)有水平。
語言輸出假設(shè)理論:斯溫納于1985年提出了語言輸出假設(shè)。斯溫納認為可理解性輸出對語言的習得同樣非常重要。該理論具有注意、檢驗假設(shè)、元語言功能和目標語自動化功能。
三、如何在英語聽力教學實踐中實現(xiàn)輸入向輸出轉(zhuǎn)換
以《新編實用英語基礎(chǔ)教程》第四版第二單元第二部分聽力Being All Ears為例,通過實際的聽力教學課的教學過程來說明聽力這一被動技能的習得是如何實現(xiàn)輸入向輸出的轉(zhuǎn)換,學生如何從被動輸入變主動輸出、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
題一 Listen to 8 incomplete short dialogues and choose the right responses
老師:“第1小題你們聽到的原文是什么?”
學生:“Is French your first language?”(輸出)
老師:“What does it mean in Chinese?這句話的中文意思是什么?”
學生:“法語是您的第一語言嗎?”(輸出)
老師:“那么應(yīng)該選哪一個選項呢?”
學生:“選C. Yes, it is.”(輸出)
老師:“那么A同學做對了嗎?”
學生:“做對了!”
老師:“對了!非常棒!”
由上可見,聽力技能的習得是一個輸入輸出的過程。教師在聽力課堂上可以通過讓學生到黑板上呈現(xiàn)答案、巧設(shè)問題、適時夸獎、鼓勵學生等措施讓學生在聽力課上從被動輸入轉(zhuǎn)向主動輸出,從被動學習變主動學習,體現(xiàn)學生學習的主體性,增加學生的成就感,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參考文獻:
[1]張彥玲.大學英語教學中的語言輸入輸出理論研究[M].北京:中國人口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