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雪梅
(南寧市邕寧區(qū)中和鄉(xiāng)中心幼兒園,廣西 南寧 530209)
生活教育理念是由我國著名教育家陶知行先生提出的。這一理論包括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個方面。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教育環(huán)境,培育兒童的創(chuàng)造力和獨立工作能力,將教育同生活實際相聯系已成為大勢所趨。為了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達到素質教育所提出的要求,我們應豐富探究性學習過程,樹立正確的教學理念,并重視與家庭的聯系。通過以上這三條途徑來改進不足之處,促使傳統(tǒng)教學模式改進與革新。
在幼兒園階段,學生的心性智力仍處于成長時期,無論是認知能力還是實踐水平都發(fā)展得尚不完善。而幼兒教師的主要工作就是幫助學生開啟思維,鍛煉實踐能力并提高全面素質。在當下的幼兒園教學中,一些老師為了幫助幼兒拓展知識會開展雙語教學或是提前講解一些小學需要學習的內容。這些舉措固然能夠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但機械化的教學模式不僅會導致常識教育被忽略,還會壓抑學生的想象力與創(chuàng)造力。因此,我們需要轉變傳統(tǒng)機械化的教育模式,將幼兒教學的重點轉向綜合素養(yǎng)的提高,使體能、智能、心理能力三維平衡發(fā)展。
家庭教育是學校教育的基礎,新時期幼兒生活教育的發(fā)展離不開家庭的協助。但是,隨著時代的變遷和經濟的發(fā)展,家庭教育的種種問題也逐漸涌現出來。一方面存在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相脫離的現象。很多家長認為,在將孩子送到幼兒園之后教育的任務就全部由老師負責了,家長不需要再進行管教,從而忽略了家庭教育的重要作用。同時,家長也因為工作壓力日益增大而無暇對孩子進行教育。另一方面,家庭教育中存在不合理的方式。由于每個孩子的性格不同,家長也應采取差異化教育。然而我國的家庭教育經常會出現兩個極端:家長要么對孩子過分溺愛,有求必應;要么會嚴格管教,限制自由。
為了轉變傳統(tǒng)機械化的教育模式,我們應豐富探究性學習過程,利用多元的教學手段來幫助學生開啟思維,構建核心素養(yǎng)。其中,彩繪教學不失為一種有效的手段。正如《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中說,在每個幼兒的心里都有著一顆美的種子。而我們教師的任務就是幫助學生細心呵護這顆美的種子,讓它在孩子的心里生根發(fā)芽并綻放出絢麗的花朵。平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去公園寫生,引導孩子們發(fā)現大自然的美好。老師也可以給學生們安排任務,讓孩子們回家后為父母畫一幅肖像畫,畫下父母工作時的模樣。在課堂上,老師除了要為學生的畫作進行點評外,還可以帶領學生欣賞著名畫家羅中立的《父親》。在藝術欣賞中使兒童了解新的繪畫技巧,更好地學會情感表達。教師通過這樣的方式,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父母工作的辛勞,增進家人間的情感,以達到幼兒教學的目的。
幼兒園的主要工作是讓孩子更多地了解生活中的常識,更好地學好情感表達。生活教育才是新時期幼兒教育的工作重點。幼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講解知識提高學習能力固然重要,但并不應將其視為唯一的任務,推進實踐教學也同樣重要。通過實踐教學,我們能夠增強幼兒的動手能力,有利于提高學生素養(yǎng),培育健全的人格。老師可以在教室里開辟出一小片種植園地,帶領孩子種植一些易活且占地小的植物,如牽牛花,蘆薈等。每天值日生都要負責給植物澆水,除草,記錄生長情況。通過這種方式,學生能夠在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收獲集體勞動的快樂,從而培養(yǎng)起責任心和參與感。
家庭教育不僅可以給孩子帶來知識,還能夠培養(yǎng)幼兒的能力和素質,是一切教育的基礎,新時期幼兒生活教育中要重視與家庭的聯系。教師在平時要注意增強與家長的聯系,使父母了解孩子的動向。為此,老師可以建立一個微信群,把所有的任課老師和家長都邀請進去。在群里,家長可以和大家探討教育理念,分享自己的育兒心得。老師也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讓家長了解到孩子們近期的表現情況,和家長積極溝通,使自己的教學策略得到家長的認同而更好地展開。
面對新的時代背景和教育環(huán)境,構建幼兒的核心素養(yǎng),加強素質教育已成為大勢所趨。通過對幼兒生活教育存在的不足之處進行充分地分析,我們提出了新的教學對策和育人方法。只有這樣,教師才能使幼兒情感、認知、性格等方面得到充分的健康的發(fā)展,為今后的學習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