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楊
(大連市第二人民醫(yī)院,遼寧 大連 166011)
在臨床心血管疾病當中最常見的一種疾病就是冠心病,該種疾病對患者日常工作以及生活具有嚴重影響,對患者身心健康也造成了嚴重威脅。在進行治療當中給予患者最優(yōu)質的護理服務,對改善患者預后具有重要作用[1]。
1.1 基本數據:選取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所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6例,該106例患者全部符合臨床診斷標準。本次研究排除標準①精神系統(tǒng)障礙患者;②無法配合本次研究患者;③患有合并類疾病患者。納入標準:①符合臨床診斷標準;②認知功能健全患者;③簽署知情文件患者。根據患者入院時間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各53例,其中參照組女性患者25例,男性患者28例,最小年齡54周歲,最大年齡74周歲,年齡均值(69.2±1.3)周歲,研究組女性患者26例,男性患者27例,最小年齡55周歲,最大年齡75周歲,年齡均值(69.5±1.4)周歲,2組患者年齡、性別等基本臨床數據,經分析對比無顯著性差異(P>0.05)。2組患者全部知情自愿參與本次研究,均簽署相關知情文件。本次研究經過醫(y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通過。
1.2 方法:參照組患者給予常規(guī)護理干預,對患者講解疾病相關知識以及注意事項,對患者臨床體征進行實時監(jiān)護。研究組患者在此基礎之上給予優(yōu)質護理干預,主要方式分為以下幾點:其一,很多患者對于醫(yī)院環(huán)境具有很大的陌生感,并且因疾病疼痛,極易導致患者發(fā)生負面情緒,因此護理工作人員與患者接觸過程當中,需觀察患者心理狀態(tài)變化情況,對患者心理問題給予相應心理疏導,給予患者講解實施臨床護理干預的作用,提高患者治療依從性[2]。其二,對患者疼痛位置進行持續(xù)性的護理,觀察患者臨床實際癥狀,可根據醫(yī)囑給予患者相應的藥物進行治療。另外為患者制定良好的飲食模式,告知患者需使用低熱量、易消化類食物,對患者自身不良飲食習慣予以糾正[3]。另外與患者溝通時需采用溫和的語氣,與患者以及家屬不斷拉近距離。其三,定期對患者病情進行消毒、通風,降低病房內感染情況發(fā)生率,給予患者皮膚、口腔護理,避免患者發(fā)生壓瘡。可指導患者進行適當的運動,給予患者制定康復鍛煉計劃,促進患者盡早恢復。另外在實際護理過程當中,院內需組織護理人員定期進行培訓,從而不斷提高醫(yī)院整體護理質量[4]。
1.3 效果評價標準: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生活質量。采用我院自制調查表評價,總分為100分,90分以上為非常滿意、89以下70以上為一般滿意,69以下為不滿意,總滿意度=非常滿意+一般滿意。生活質量當中包括:心理狀態(tài)、生理功能、規(guī)范用藥、社會功能、飲食狀態(tài),分數越高表明患者生活質量改善情況越好。
1.4 統(tǒng)計學分析:將2組患者臨床各項數據均輸入SPSS 13.0軟件中,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均以率(%)的形式表示,行χ2檢驗,2組患者生活質量以(均數±標準差)的形式表示,予以t檢驗,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
對比2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研究組患者非常滿意30例、一般滿意21例、不滿意2例,總滿意例數51例,占總,96.23%,參照組患者非常滿意20例、一般滿意22例、不滿意11例,總滿意例數42例,占總比79.25%,數據對比χ2值為7.1017,P值為0.0077,研究組患者總滿意度96.23%明顯高于參照組患者總滿意度79.25%,組間對比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對比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各項指標評分明顯優(yōu)于參照組患者,組間對比統(tǒng)計學意義存在(P<0.05),見表1。
由于臨床醫(yī)療體制不斷改革與完善,臨床對于臨床護理的需求也逐漸提升,優(yōu)質護理干預主要是在常規(guī)護理基礎之上開展的一種全方位護理干預,在確保護理安全以及護理質量的前提之上,不斷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5]。由于冠心病屬于一種身心疾病,護理工作人員需根據患者自身性格、喜好,給予患者對應的護理干預。對患者家屬講解疾病相關預防措施以及發(fā)病因素,逐漸加強對患者以及家屬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自身情緒對病情康復具有嚴重影響,需保持平常心態(tài)面對疾病,多給予患者一些鼓勵,促使患者配合治療[6]。冠心病在心血管當中屬于一種身心疾病,因此患者心理狀態(tài)改善對患者病情恢復具有重要作用。根據何耀華研究表明[7],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改善患者負面情緒以及縮短患者住院時間,另外對患者預后生活質量改善也具有重要作用。以上研究與本研究結果相似,本研究表明,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的研究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護理干預的參照組,并且患者護理滿意度也相對較高。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表1 2組患者生活質量評分對比(±s)
綜上所述,在臨床冠心病護理當中實施優(yōu)質護理干預,能夠有效提高患者護理效果,對促進患者病情恢復具有重要作用。另外該種護理方式能夠使患者預后生活質量具有明顯改善,提高患者護理滿意度,對患者預后恢復以及提高臨床護理質量具有重要作用,該種護理方式值得在冠心病臨床護理當中廣泛推廣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