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愉
[摘要] 目的 研究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在神經(jīng)外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價值。方法 以2017年1月—2019年2月期間在該院神經(jīng)外科進行實習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方式將其均分成研究組和參照組,每組50名,參照組接受傳統(tǒng)教學查房法,研究組則接受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法進行帶教,對比兩組的相關臨床數(shù)據(jù)。結果 研究組教學滿意度以及各項考核評分均高于參照組(P<0.05)。結論 將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應用于神經(jīng)外科護理實習帶教中,能夠顯著提高帶教質量,值得推廣應用。
[關鍵詞] 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神經(jīng)外科;護理實習;帶教
[中圖分類號] R47-4;G64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5654(2019)09(a)-0157-02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medical combined teaching ward round in the teaching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practice. Methods One hundred students enrolled in neurosurgery in this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17 to February 2019 were enrolled in the study.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udy group and reference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method, 50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reference group accepted the traditional teaching rounds method, and the research group received the medical joint teaching rounds method to teach and compare the relevant clinical data of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eaching satisfaction and the scores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e reference group(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medical combined teaching rounds in the teaching of neurosurgery nursing practice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eaching and is worthy of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Medical care conmbined; Teaching rounds; Neurosurgery; Nursing practice; Teaching
隨著人們服務意識的增長,對于臨床護理水平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護理人員有相應的服務水平,臨床護理實習教學是護理學生將理論知識與實踐結合的關鍵。神經(jīng)外科涉及的內容較多,并且學習的內容較為抽象、復雜,患者還具有病情重、變化快、不良反應多等臨床特點,所以通常短期間內實習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1]。因傳統(tǒng)帶教的效果不甚理想,該研究2017年1月—2019年2月對100名學生展開研究,對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在神經(jīng)外科護理實習帶教中的應用效果進行了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以在該院神經(jīng)外科進行實習的100名學生作為研究對象,男性12名、女性88名;年齡區(qū)間20~23歲,中位數(shù)年齡(21.2±0.5)歲;其中本科生32名,專升本68名。所有學生均進行為期1個月的實習,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的方式將所有學生區(qū)分成兩組,研究組和參照組,對兩組學生的臨床基礎性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1.2 ?方法
參照組接受傳統(tǒng)查房帶教法進行學習,研究組學生則每個月接受2次醫(yī)護聯(lián)合教學查房法進行學習,主要內容:該種帶教方式以學生作為主體,將問題作為中心,按照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查房。首先根據(jù)教學大綱來選擇典型的病例,讓學生根據(jù)患者的病情,在教科書中找到相關理論知識,并對在實際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匯總[2]。以護理帶教老師主持、學生匯報病例的方式進行查房帶教,查房的時間為1 h,每個學生有5 min的時間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匯報;帶教老師使用15 min的時間進行查體、了解相關護理措施等內容,如遇到陽性體征的患者,在征得患者本人的同意后讓學生感受查體;進行20 min的討論后,由分管患者的學生按照護理程序對患者的護理工作進行匯報,并將護理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提出,由帶教老師進行解答;由主治醫(yī)生為學生講解患者的發(fā)病機制、手術過程、圍手術期情況、治療方法和治療的新進展,對存在的問題進行針對性的討論,并為學生指出下一階段護理的方向;護士長用10 min的時間對查房進行總結,對于查房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護理的內容以及護理質量的優(yōu)缺點進行分析[3]。
1.3 ?觀察指標
應用統(tǒng)一標準對兩組學生的帶教效果進行評估,評估的內容包括理論考核、病歷書寫規(guī)范程度;使用該院自制的調查問卷對兩組學生的對于教學效果的滿意程度進行統(tǒng)計,并對數(shù)據(jù)進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