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波
郎平的執(zhí)教風格穩(wěn)健、嚴厲,在比賽現場她鮮少有笑容,能夠及時針對場上情況作出判斷、調整。
中國女排衛(wèi)冕2019年世界杯冠軍之后,中華大地第N次掀起了學習“女排精神”熱潮。什么是“女排精神”?可能有很多版本的解讀,但最簡潔最精準的答案,也最容易直達本質——郎平,就是女排精神。
“女排精神”第一次叫響,是38年前。1981年中國女排第一次圓夢世界冠軍,也是在日本舉行的世界杯上。那時和現在國力強盛的情況大不相同,改革開放初期的中國百廢待興,幾乎沒有什么能在打開國門后的國際大舞臺上拿得出手。中國女排的奪冠,給滿身傷痕、從物質到精神都嗷嗷待哺的國家,打了一針雪中送炭般的強心劑,使歷來把臉面看得比一切都重要的中國人,有了一個揚眉吐氣的理由。女排自此成了整個民族的圖騰。
郎平,則是那支被神化了的中國女排的頂梁柱。主帥袁偉民自然居功至偉走上神壇,而如果一定要從12名冠軍球員里找出一名頭號功臣,必須是也只能是“鐵榔頭”郎平。她是中國女排賴以壓倒美國女排和古巴女排最終登頂的最重磅武器,美國媒體把世界杯冠軍決戰(zhàn)比喻成世界上最好的兩大主攻手郎平與海曼之爭,笑到最后的是郎平。郎平之后,才輪得到她的隊友孫晉芳、張蓉芳、周曉蘭、曹慧英、陳招娣、楊?!?/p>
其后,中國女排在世錦賽、奧運會上接連奪冠,鑄成“三連冠”偉業(yè)。她們攻城拔寨的第一殺手,仍然是不可替代的郎平。郎平是第一代女排英雄的代表,第一波“女排精神”的化身。
中國女排“三連冠”后再接再厲實現“五連冠”,郎平王牌主攻手角色雖有轉換,但依然是這支王者之師不可多得的靈魂人物。袁偉民卸任后,他的資深搭檔鄧若曾領軍拿下女排第四冠,而第五冠,則是郎平與隊友張蓉芳攜手坐上教練席,郎平也成為當球員和當教練都能加冕世界冠軍的世界排壇翹楚。
只是,輝煌之下,中國女排盛極而衰的危機已然悄悄到來。其標志和轉折,正是郎平從女排球員和教練位置上隱退。失去了郎平的中國女排就像失去了魂,幾任新帥力不從心、德不配位,球員層面則從郎平時代的巔峰迅速下墜,不僅無法延續(xù)奪冠勢頭,就連爭冠集團也無力再待下去,被迫跌入第二級別。此后,中國女排的命運與郎平個人的進退更是榮辱難分。郎平回歸,女排抬頭;郎平離開,女排滑坡。漫長的跌宕起伏過程中,只有一次例外,那就是輔助郎平多年的陳忠和,帥位扶正后率領中國女排拿到2004年雅典奧運會金牌,不過很快就被證明是曇花一現。
中國女排跌下神壇以后,“女排精神”便基本無人再提。競技體育離不開精神層面的修煉和激勵,沒有斗志和韌性很難把競技水準充分體現出來,可是精神代替不了物質,斗志和韌性只有在具備了相應實力的基礎上才能夠發(fā)揮作用。郎平時代的女排,首先是技戰(zhàn)術水平高超、風格鮮明,然后加上頑強的拼搏精神,最終成就一代霸業(yè)。后郎平時代中國女排回到凡間,關鍵因素也主要是人才的斷檔和實力的下降,空喊口號顯然無法改變客觀的規(guī)律。
“三連冠”和“五連冠”時代的中國女排成員,也就是郎平的教練、隊友和師妹們,退役和離開原崗位后,幾乎都進入了官場。袁偉民官至國家體委副主任、國家體育總局局長。第一代女排功勛球員,大多擔任省級體委、體育局副職或國家體委、體育總局司局級領導,基本成了廳級干部。郎平是少有的例外。她始終沒有舍棄自己的專業(yè),對官場敬而遠之。在女排從政熱方興未艾之際,郎平飛到了大洋彼岸的美國新墨西哥大學深造。1989年她出任意大利摩迪納俱樂部女排主帥;1991年出任美國新墨西哥大學女排主帥。
1995年.郎平受邀回國擔任中國女排主教練。當時,中國女排深陷泥潭,頻繁換帥仍難以自拔。郎平明知女排是個爛攤子,卻因為揮之不去的那份情結而臨危受命。她竭盡全力把中國女排自“五連冠”之后首度帶回世界大賽的最高平臺:當年獲世界杯季軍;1996年獲亞特蘭大奧運會銀牌;1998年獲世錦賽亞軍和亞運會金牌。女排雖然尚未恢復到巔峰時期,但已經走出低谷,上升勢頭明顯?!芭啪窕貋砹恕钡穆曇?,響徹中國體壇。1996年,郎平榮膺國際排聯世界最佳教練稱號。
此后不久,郎平急流勇退,離開了中國女排主帥位置。對這次離職的原因,郎平保持了沉默。只是她不說,答案亦盡在不言中。還是那個如郎平之強大也無法改變的現實:官場不是球場。郎平屬于球場,而官場的無處不在,使她的球場之夢只能淺嘗輒止。告別“官場式球場”,郎平選擇了出國深造,然后在歐美賽場嘗試踐行自己的球場理想。
那之后的故事,地球人都知道了。郎平先是重返意大利,先后出任老東家摩迪納俱樂部和另一家俱樂部諾瓦臘女排主帥,帶領這兩家俱樂部女排拿到了所有能拿到的冠軍。2005年2月,郎平接過美國女排主教練教鞭。2008年北京奧運會,郎平榮歸故里成為家鄉(xiāng)最受矚目的人物——她“反戈一擊”,指揮美國女排半決賽擊敗陳忠和領銜的中國女排,一時掀起軒然大波。網上罵她“賣國賊”的喧囂聲不絕于耳。
郎平,一生注定與中國女排的命運不可割舍。
當初選擇離開時,郎平無疑是準備不再回來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的“賣國賊”風波,看上去更堵死了她回歸的路。但是,僅僅過了一年,郎平還是回來了。因為她的夢想還在,這個夢想只能在中國實現,而不是永遠對她敞開懷抱的美國。
當然,促使郎平下決心回來的決定性因素,還是許家印給予她的承諾和信心?;貒邮趾愦笈牛F在有人說是由于許老板拍出的500萬年薪。然而郎平更看重的,是恒大給她創(chuàng)造的那種完全職業(yè)化的、“專業(yè)人干專業(yè)事”的機制和環(huán)境。讓球場的歸球場、官場的歸官場,這一直是郎平所認定的中國女排成敗與否的決定性條件。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排協給不了她,恒大能給,許家印能給。郎平得以創(chuàng)造出成功的“恒大模式”,在于她個人的能力和努力,更在于她有了這種環(huán)境和條件。
恒大女排的橫空出世和中國女排的再度淪落,使官場不得不向球場妥協。國家體育總局和中國排協終于放低身姿,邀請郎平第二次執(zhí)掌中國女排帥印。郎平這一回沒做任何讓步:可以回來,不過恒大給我的一切,總局和排協也要給我。沒有真正的自主權,沒有嚴格按客觀規(guī)律辦事的環(huán)境和機制,一百個郎平也救不了中國女排。如果這兩個“沒有”變成“有”。一個郎平就夠了。幾經博弈,郎平贏了。同樣是中國女排主教練,這一次概念全新。
郎平沒有食言。2013年回歸至今,她交出的答卷是:2014年世錦賽亞軍;2015年世界杯冠軍;2016年里約奧運會金牌;到2019年衛(wèi)冕世界杯冠軍,中國女排再次完成“三連冠”偉業(yè)!時隔38年,“女排精神”重新唱響神州大地,但此精神已非彼精神。38年前,中國女排的輝煌是舉國體制的杰作;38年后,中國女排的再鑄巔峰,是現代企業(yè)管理精髓的典范——只有一點是不變的,那就是郎平。郎平,就是兩代女排精神的集大成者。
考驗這一切的坎兒,是2020年東京奧運會。不管中國女排在這屆奧運會上戰(zhàn)績如何,屆時年滿60歲的郎平,賽后都會交出主帥教鞭。年齡和身體的因素,使她不可能無休止地保持目前的狀態(tài)。中國女排乃至中國體育,又迎來了一個歷史性的節(jié)點:第二個后郎平時代,如何把第二代“中國女排精神”延續(xù)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