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相
最近,網(wǎng)上火了一個話題:打弟弟要趁早。我點進去,發(fā)現(xiàn)了十幾萬名暴躁易怒的姐姐。只看了幾條,就感慨得不行了。
朋友@L上初中那會兒,攢了半個月的飯錢買了本《紅樓夢》,結果被弟弟撕成一頁一頁,在上面寫大字。等她察覺的時候,都撕到賈寶玉出家那一章了。她氣得還沒說啥,她弟就開始假哭,然后她就把他給打成了真哭。
而且弟弟一般都很纏人,干什么他都得跟著。有個讀者上初中時找男朋友玩,弟弟死活纏著一起去,還威脅不帶著他就告狀。結果一回家,單純的他就被爸媽套路了。爸媽問弟弟:“你跟姐姐去哪兒了呀?”他傻呵呵地咧著大嘴說:“ 和我姐去找一個哥哥了!”
姐弟情深都是短暫的,互毆才是長久的,而且孩子說長就長起來了,再大一點,弟弟可就學會還手了。而在姐弟這種孽緣里,最神奇的地方就是,雙標。我可以嫌棄我姐,外人不行;我可以欺負我弟,外人不行。
朋友@呢喃雖然打弟弟,但打得更多的,是欺負她弟的人。有小流氓問弟弟要錢,她扔下書包就沖上去了。然后弟弟又哭了,這次是被感動的。還有個朋友,說自己小時候哭著喊著要去學散打,初衷只有倆:一是制止姐姐的暴躁;二是萬一姐姐被人欺負了,就幫他姐報仇。
姐弟關系里最有安全感的一句話,可能就是這個了——你就活該被我打。如果一群弟弟聚在一起,那就更好笑了。
有個朋友親眼見證下面這種幼稚的場景:每個人都在炫耀自己的姐姐。一個弟弟說,我姐是初中生,都是大孩子了;另一個趕緊說,我姐是高中生,懂得可多了,學習可好了。她弟弟年紀最小,插不上話,急得頭上都是汗,最后憋出來一句特別自豪的話:我姐長得最好看。
長大之后,大家自然成熟了許多。有個女孩,1992年的,是長輩眼里的大齡剩女了,每次回家都要被家里催著找對象。后來一次回去,發(fā)現(xiàn)爸媽異常和藹。
后來她媽才悄悄跟她說,是她弟嚴肅地跟爸媽講了好幾天:老姐是學法律的,她啥不知道啊,她自己找男朋友她心里有數(shù),你們不要管她!就算有了男朋友,弟弟也是你兇惡的保護傘。
朋友跟弟弟、男朋友一起去西安玩,收拾完東西深夜兩點多,到酒店就開始睡。男朋友想讓她先起來吃個飯,被弟弟義正詞嚴地制止了:“哥哥你別動她!你讓她好好睡!”后來他們一起去了城墻,她之前騎車摔的傷還沒好,弟弟背著她走了很長的路。
最近綜藝節(jié)目《我們長大了》邀請了馬天宇和他的姐姐。在節(jié)目里,馬天宇有一句話讓我印象很深:他被姐姐打了一頓,跑出家門不到一百米就害怕了,屁顛屁顛地跑回家跟姐姐和好。
所有的姐弟關系里,似乎都有這樣一種“封印”。有個女孩現(xiàn)在想起弟弟,想起的都是15年前,她睡上鋪,弟弟睡下鋪,兩人總有說不完的話,夏天窗臺上的老風扇吱呀吱呀響半夜。
搬家后,家里把高低床扔了。今年結婚,她又買了高低床,但床板太硬,根本沒有小時候跟弟弟一起睡的那張舒服。讓人留戀的不是高低床,而是一起度過的童年。那些年,姐弟是彼此最好的玩伴,也給了對方最好的陪伴。
這段經(jīng)歷,讓我們見到了好的關系長什么樣,也練習了跟人相處的方式:不順心時,能安心依靠對方;捅婁子后,被對方包容、原諒。這種陪伴很寶貴,每個得到姐弟陪伴的人都成了幸運兒。
如果是家里唯一的孩子,看到別人跟兄弟姐妹打鬧,總會覺得他們獲得了加倍的溫暖。陪自己長大的人留在身邊,但被陪伴的感覺,可以傳到更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