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愛敏
一、激發(fā)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贊科夫說過:“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睘榇?,想要實現小學語文高效化教學目的,就需要教師意識到興趣對學生學習的巨大作用,巧用新穎、多樣的教學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比如在學習《黃山奇石》課文之時,課初教師可以設計這樣的導入,先為學生播放黃山的整體風景圖,尤其是要展示一下“四絕三瀑”,讓學生充分感受到黃山的“美”與“魅力”。然后向學生展示黃山的“奇石”,并附上提問,奇石“奇”在何處呢?通過這些“奇”,你有怎樣的感受?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快速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參與到對課文的學習與探究中。相信在此愉快的學習氛圍中,學生不僅能輕松掌握所學知識,還能對作者想要表達的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進行有效感悟,達成構建高效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目的。
二、注重情感體驗,培養(yǎng)學生語文情趣
小學階段的學生年齡較小,思維能力和認知能力仍處于發(fā)展階段,再加上生活經歷較少,一般都不具有準確、全面表達自己情感的能力。語文作為一門人文性較強的學科,需要讓學生在學習與積累語文知識的同時,對人生情感有較為深刻的體會。比如在學習《地震中的父與子》課文時,如何引導學生深刻理解、體驗作者的思想情感是本節(jié)課的重難點所在。如果僅靠教師的講解,學生很難對其情感進行感悟,無法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此時,教師就可以借助情感的引領,與作者產生情感共鳴,以情感搭建的知識橋梁,使學生對課文進行更深的理解。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快速讀、集體讀、默讀和大聲讀,以此來逐步引導學生進入到課文所構建的情景中,感受到父親無私的愛。這種注重情感體驗的教學過程,不僅能達成培養(yǎng)和發(fā)展學生思維和語文情趣的教學目的,還能豐富學生的思想情感,提高學生的學習效果。
三、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學習效率
想要實現構建高效化小學語文課堂的教學目的,就需要教師靈活運用教學方法,這樣才能始終保持學生的學習及探究興趣,顯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
(一)運用分層教學方法
高效化的小學語文課堂,其核心是在較短的時間內快速完成教學目標,并確保每位學生都得到一定程度的發(fā)展,這就需要教師加強對學生間差異的關注,設計出讓每位學生都能參與其中的教學活動,并為學生提供充分展示自我的平臺。比如在學習《中彩那天》課文時,對低層次的學生,教師要讓學生在閱讀完課文后對“我”得知父親中彩后心情的變化進行討論;對中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求學生對課文進行精讀,對父親讓庫伯將中彩車子開走值不值得的問題進行討論;對高層次的學生,教師需要求學生對課文閱讀后,思考如果現實生活中遇到此類道德性的問題,需要如何去做?為什么?在此種分層次教學的背景下,各層次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都會得到不斷發(fā)展。
(二)運用小組合作教學法
高效化課堂的構建過程中,需要師生、生生間的情感溝通與信息交流,所以小組合作教學方法的運用極為重要,能加強師生溝通的同時,讓學生主動從多角度去分析與解決問題。比如在學習《釣魚的啟示》課文時,教師就可以通過對學生認知水平、個性特點、學習習慣等方面的了解,將全班學生合理分為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對“當我看到四周沒有人的時候,我把乞求的目光再次投向了父親,想一想,我會對父親說什么?”這個問題進行探究,自由發(fā)表看法。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小組內學生觀點的不斷碰撞,能對“父親讓孩子將大鱸魚放到湖里”的行為進行理解,既能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及效率,還能使學生的綜合學習能力在實踐探究中得到鍛煉與提升。
(三)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想要更快達成預設的教學目標,就需要教師開展自主學習活動。比如在學習《草船借箭》課文時,當學生對課文內容及各角色有了初步了解后,就可以給學生預留合理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自主交流,對文中的各人物進行有效分析,然后將討論中得到的理解通過角色扮演的方式,將文中的情景直觀地展現出來。這種自主學習活動的開展,不僅能顯著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還能促使學生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有效發(fā)展。
四、強化學習體驗,增強自主學習意識
小學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要充分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性,時刻關注學生的課堂表現與反饋,強化學生的學習體驗,深入掌握其所學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意識,充分發(fā)揮學生的學習主體性。為此,面對正處于多元化發(fā)展的小學生,教師必須要加強對教材的深入鉆研,做好對課堂教學內容的精心設計工作,及時調整教學計劃,幫助學生更好發(fā)現與探究問題,真正意義上實現小學語文高效化課堂的構建目的?!簦ㄗ髡邌挝唬航魇《峡h第一小學)
責任編輯:鄧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