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歷祥
(福建省送變電工程有限公司,福建 福州 350013)
浙北-福州特高壓交流輸變電工程線路工程(16標)起自寧德市蕉城區(qū)洪口鄉(xiāng)吳峰村7L001、7R001,止于古田縣杉洋鎮(zhèn)接龍山10L001、10R001,Ⅰ回(L回)線路長度43.938 km、鐵塔98基、沿線海拔為360~1 100 m,Ⅱ回(R回)線路長度43.720 km、鐵塔94基、沿線海拔為315~1 107 m,全部按兩個平行單回路架設,路徑大體為南北走向,地勢起伏較大,線路途經(jīng)福建省寧德市蕉城區(qū)和古田縣。線路通過地區(qū)主要以高山大嶺為主,其中金山村-岔路村段約2×9 km處于高山峻嶺之中,無行車道,屬無人區(qū),施工難度極大。
KA-32A11BC、EC135直升機各一架,主要技術(shù)參數(shù)如表1所示。
表1 KA-32A11BC直升機技術(shù)參數(shù)表
(1)運輸范圍為7L021(A25)、7L022(A26)、7L023(A27)、7L024(A28)、7L025(A29)、7L026(A29+1)、7R018(B19)、7R020(B21)、7R021(B22)及7R022(B23),共計10基鐵塔,鐵塔總重量1 840 t。
(2)塔料單件最重1 588.21 kg,塔料單件最長11.8 m。
運輸半徑為5~7 km,平均運輸半徑為5.3 km。
直升機塔料運輸?shù)鯍煸O備由吊索和吊鉤組成,安裝于直升機腹部,具備自動脫鉤功能[1]。
在裝料場采用兩根扁平吊帶或鋼絲繩,以抬吊方式綁扎捆扎好塔料構(gòu)件兩端,扁平吊帶或鋼絲繩另一端懸掛于直升機吊鉤。直升機吊運飛行抵達卸料場,塔料構(gòu)件著地固定平穩(wěn)后,經(jīng)地勤作業(yè)人員摘鉤,迅速返航準備下一次吊運。
對于通信系統(tǒng),以通航公司提供的電臺為主,手語、旗語備用。地面的指揮負責人需要全權(quán)負責與通航公司的聯(lián)絡,通過地面聯(lián)絡的方式,使用對講機來進行。
對于指揮系統(tǒng),在正式飛行時,駕駛員和地面指揮員需要借助超短波無線電臺實現(xiàn)聯(lián)絡以及指令傳達。作業(yè)中通信聯(lián)絡及指揮方式為飛行方指揮與施工方指揮雙向聯(lián)系,飛行方指揮與飛行組、地勤組相互聯(lián)系,施工方指揮與卸料場負責人、材料場負責人相互聯(lián)系。
策略:延長入射光線與折射光線比,如果折射光線更靠近法線則為會聚是凸透鏡,如果折射光線遠離法線為凹透鏡。
扁平吊帶由承載芯、保護套及兩頭扣組成。
4.2.1 施工前準備
直升機塔料運輸施工作業(yè)前,應編制直升機吊運專項施工方案和作業(yè)計劃詳表。
4.2.2 塔料二次轉(zhuǎn)運
塔料的二次轉(zhuǎn)運指的是將塔料由卸料位置通過運輸車進行二次轉(zhuǎn)移,最終轉(zhuǎn)移到料場。關于轉(zhuǎn)運順序,現(xiàn)場工作人員需要按照先進行塔號吊運后進行塔號轉(zhuǎn)運,后進行塔號吊運先進行塔號轉(zhuǎn)運的原則,對于同一個塔號根據(jù)先進行塔段吊運后進行塔段轉(zhuǎn)運,后進行塔段吊運先進行塔段轉(zhuǎn)運的形式開展相關工作。
對于塔料堆放,應該充分了解料場施工布置圖并對其進行嚴格遵守,借助木方在堆放位置進行合理鋪墊,將堆放高度嚴格控制在1 m以內(nèi),在吊運塔料的過程中需要將其進行捆扎處理,然后按照塔號、塔段和件號進行清點和排序。
4.2.4 塔料打捆、綁扎
對于塔料打捆、綁扎順序,不同塔號按照吊運的先后順序進行打捆、綁扎;相同的塔號通過塔頭、塔身和塔腿的次序進行捆扎。
對于塔料的打捆方式,塔料需要使用冷鍍鋅鋼帶、鋼扣打捆以及鐵線捆扎的方式來進行。塔料捆兩端應該借助編織袋開展封閉處理,打捆設備涵蓋鉗子、拉緊機、鎖緊機、發(fā)電機以及空壓機等。
4.2.5 塔料吊掛
塔料的吊掛方式為扁平吊帶和鋼絲繩卸扣吊掛。吊掛工作需要使用安全系數(shù)在5以上的吊運索具,連接件可按允許載荷加大1倍選擇。
對于吊掛工作開始前的重量復核,即吊掛工作正式開始之前,工作人員需要使用電子秤對吊運重量進行復核,吊運的重量誤差需要控制在0.1 t左右,如果吊運的重量超出既定范圍,需要在塔料連接的位置使用螺栓和腳釘進行調(diào)節(jié)。
4.2.6 塔料卸料
塔位卸料場地應進行單基策劃,卸料場地應滿足如下兩個要求。
第一,充足的容納量,同時卸料場要保持開闊,方便直升機進場和出場。
第二,塔料的擺放位置以及順序應該在地形圖中明確標注,同時將標記放置于地面為飛行員的空中觀察工作提供便利,塔料的堆放需要按照線路的方向進行順序單層堆放,在堆放過程中切忌塔料的重疊[2]。
傾斜地面卸塔料時,采用一端先落地,另一端以其為轉(zhuǎn)動支點落地,同時應采取防塔料滾落的措施。
在直升機完成掛鉤落地處理之后,工作人員應該立即將塔料掛鉤松開,保證直升機返航速度達到最大值。指揮員需要松開塔料的扁平吊帶和鋼絲繩,并將鋼絲繩、扁平吊帶以及其他索具全部收回,在直升機第3趟返回時,在直升機掛鉤位置將這些設備進行吊掛,同時在料場中重新開展吊運。
直升飛機最后一趟返航時,相關人員應該把卸料廠中全部鋼絲繩、扁平吊帶以及其他索具在直升機掛鉤位置進行吊掛,并將其輸送至料場。
在山區(qū)特高壓工程中,使用直升機運輸塔料施工前,應編制直升機吊運專項施工方案和作業(yè)計劃詳表。運輸過程中,裝卸索具應選擇扁平吊帶或鋼絲繩。采用鋼絲繩時,鋼絲繩與塔料接觸部分應有防磨損措施。注意單次吊運重量應依直升機油料多少、飛行要求進行量稱后確定,不得超過直升機的最大外吊掛懸停重量。同時,塔料吊點繩索應成倒V布置,料場采用吊車起吊找正塔料重心,塔料綁捆位置應使塔料起吊后處于水平狀態(tài),直升機方可起吊飛行。塔料裝卸應按二次轉(zhuǎn)運、料場堆放、塔料清點、打捆綁扎、塔料吊掛、塔位卸料等流程進行施工作業(yè),卸料場地應進行單基策劃,并滿足直升機懸停卸料作業(yè)要求。在傾斜地面卸料時,采用一端先落地,另一端以其為轉(zhuǎn)動支點落地,同時應采取防塔料滾落的措施。應當盡量縮短直升機塔料運輸裝卸施工作業(yè)時間,以增加直升機單架次有效飛行作業(yè)時間,降低直升機塔料運輸施工成本,從而有效拓寬直升機在山區(qū)特高壓工程施工中的應用范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