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露怡
(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qū)雙塔中心幼兒園 江蘇 蘇州 215000)
在實際的過程中,閱讀主要被認為是開展幼兒教學手段的一種重要方式。而作為教師,我們所說的閱讀不僅僅是提高教學中幼兒閱讀的比重,增加閱讀時間和種類,更多的是要以閱讀為手段,讓幼兒通過閱讀拓展活動能力、社交能力,提升幼兒的心理素質,健全幼兒的人格構建。對于幼兒而言,對于世界的認識是比較模糊,需要教師不斷地通過各種手段進行引導,教師采用提倡閱讀的方式,在與幼兒的互動中提高幼兒的行為能力,對于小班幼兒的成長產生積極影響。幼兒只有從小開始培養(yǎng)對于閱讀的興趣,才能為未來打下良好的基礎。所以在幼兒園開始,教師需要逐漸培養(yǎng)小班幼兒的閱讀習慣,讓他們從閱讀當中收獲快樂,得到成長。作為小班幼兒,可以在閱讀的環(huán)境中多多提供他們閱讀水平的書籍,比如插畫書或者是故事書,或者增加閱讀環(huán)境的層次性,增加墻面閱讀元素,讓孩子在閱讀的過程中體會獲得感,而提升幼兒閱讀興趣感的重要因素就是增加閱讀環(huán)境的趣味性和豐富性。只有閱讀環(huán)境逐漸提升,才能讓小班幼兒更好激發(fā)閱讀的興趣和習慣。
現有的幼兒閱讀課程設置較為單一,對于幼兒的閱讀定位不夠清晰,幼兒閱讀環(huán)境亟待改善。一直以來,閱讀作為一種每日內容存在,或者作為教師的一種教學手段,僅僅適合某些教學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讓幼兒從中得到成長。同時,閱讀的類型較為單一,各種閱讀沒有聯動作用,較為松散。所以,要求教師將閱讀引入幼兒每日活動當中,包括在生活和學習的方方面面,才可以不斷優(yōu)化閱讀模式;教師對于閱讀不夠重視,課程閱讀化的水平較低。在幼兒教育當中,閱讀是重要的組成部分,如果對于閱讀的認識不夠,必然在實際教學活動中產生不良影響。教師需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能動性,提高對于幼兒閱讀的創(chuàng)造性,行為導向。如果缺少對于課程閱讀化的思考,就會喪失閱讀過程中教學的機會,妨礙了幼兒的成長,阻礙課程閱讀化水平的提高。
幼兒的閱讀興趣需要通過閱讀環(huán)境的不斷優(yōu)化來引導。首先,根據幼兒的興趣出發(fā),自主選擇閱讀區(qū)域。布置閱讀環(huán)境,將圖書通過不同的分類劃分區(qū)域。幼兒可以根據個人興趣出發(fā)自主選擇。其次,幼兒的學習大多都比較直接,需要以直接的刺激作為參照物進行學習,參加共同閱讀就是最直接的學習方式,通過共同閱讀,幼兒們可以建立友誼,增加閱讀的趣味性,分享閱讀的體會和經驗。同時,一個班級的幼兒共同參加閱讀活動,可以直接讓學習寓教于樂,滿足幼兒通過直接的視覺、觸覺獲得經驗的需求。再次,吸引幼兒閱讀興趣。根據幼兒的性格喜好自主選擇閱讀區(qū)域,教師不應該對幼兒閱讀進行區(qū)分,歸類,應該讓幼兒在閱覽室內自主閱讀,可以通過提升閱覽室閱讀書目,增加墻面設計的趣味性,增強幼兒閱讀的興趣和參與感。
3.1 美化班級閱讀環(huán)境,吸引幼兒觀賞互動。作為教師,教學活動的實際成效不僅包括幼兒的健康成長也包括幼兒心靈的積極導向左右,所以在閱讀環(huán)境的構建過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提升幼兒對于閱讀的興趣。舒適的班級閱讀環(huán)境可以吸引幼兒的注意力和好奇心,幼兒天生好奇心比較強,所以在課程的組織和設置上就可以利用各種各樣的道具來吸引幼兒閱讀的興趣,比如利用音樂吸引幼兒注意力。其次在閱讀課程的進行過程中,教師要注意通過提問的方式引發(fā)幼兒的思考,比如在閱讀的過程中可以設置不同的關卡,讓幼兒有種挑戰(zhàn)難關的成就感。再次,在游戲過程中注意提醒幼兒加強協(xié)作。如果閱讀回答中觀察到個別幼兒有些無法融入大集體,教師要以幼兒的需求為第一導向,尊重幼兒的自我選擇,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引導幼兒自主參與感,幫助幼兒養(yǎng)成集體意識。
3.2 豐富閱讀區(qū)域材料,鼓勵幼兒閱讀共享。閱讀需要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加強閱讀人的專心程度,這就要求幼兒園、家庭給小班幼兒提供安靜放松的閱讀環(huán)境。閱讀的材料要不斷豐富更新,要以幼兒的興趣作為第一導向,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注意觀察幼兒的興趣點,多增加幼兒喜歡圖書的數量,通過閱讀區(qū)域資料的更新,吸引幼兒閱讀的興趣。同時,在閱讀區(qū)設置共享閱讀書桌,幼兒可以共同閱讀,分享感悟,收獲友誼。例如,在幼兒園里,需要創(chuàng)設專門的閱讀角或者閱覽室,在家里,有條件的家庭需要提供書房給幼兒,這樣幼兒才能夠從小培養(yǎng)專心閱讀的能力,為以后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同時,可以在閱讀場所的墻面上增加卡通漫畫元素,吸引幼兒對閱讀的興趣?;蛘咴诮淌以黾討铱窄h(huán)境布置,讓幼兒可以在其中隨時隨地閱讀。不僅僅是家庭和幼兒園,社會上也應該為幼兒閱讀提供必要的場所,例如社區(qū)里的流動圖書館,增加24小時圖書館里幼兒閱讀的書籍,只有通過家庭、班級、社會共同努力,才能夠提升幼兒的閱讀積極性。
3.3 利用班級閱讀環(huán)境,開展趣味性閱讀活動。一個好的閱讀環(huán)境不僅僅是安靜的地點,數量眾多的書籍,更重要的是要引導幼兒主動參與閱讀的積極性,教師在日常教學的過程中要多與學生進行互動,建立良好的互動閱讀關系,多多開展趣味性閱讀活動,例如在班級里組織幼兒共同閱讀一本書籍,分組討論推薦幼兒向全班講解這個故事,這樣不僅可以提升幼兒閱讀的參與感,也能夠提高幼兒的語言能力,想象能力,總結能力。幼兒園是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習慣,為今后打下基礎,而不是像小學一樣,要布置作業(yè),讓孩子從中得到發(fā)展。實際教學過程中有個例子可以生動說明這個問題。之前班級里有個小朋友不喜歡閱讀,對閱讀情緒比較抵觸,其他幼兒在閱覽室看書的時候他總是一個人心不在焉或者總想要去外面玩耍,我在教學過程當中注意到這個小朋友對閱讀缺乏興趣,所以我就主動觀察這個小朋友平時的愛好,發(fā)現他特別喜歡恐龍的動畫片或者電視節(jié)目,所以在下一次幼兒園采購圖書的時候我就向領導建議采購一些涉及恐龍的插畫書或者百科大全,在恐龍相關書籍采購以后,在閱覽室我主動給了這名小朋友,他對書本愛不釋手,在閱覽室待了很長時間,后來他慢慢培養(yǎng)了對于閱讀的興趣,經常主動來到閱覽室安安靜靜閱讀書籍。從這個實例當中我發(fā)現對于幼兒閱讀要多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礎。
幼兒的成長離不開教師的參與,更離不開優(yōu)良的教學模式的引導。閱讀環(huán)境優(yōu)化就是幼兒成長新的發(fā)展途徑,作為教師只有通過幼兒最喜歡的方式,才可以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有效的培養(yǎng)方式可以開發(fā)幼兒的大腦,提高幼兒的素質,對于幼兒的未來發(fā)展打下結實的基礎。家長需要配合教師的工作加強對于幼兒閱讀的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增加與幼兒的閱讀互動,引導幼兒表達自己對于某個故事某篇文章的體會和觀點,與幼兒加強討論,分析故事中的好詞好句,從閱讀中教導小班幼兒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增強閱讀的專注力和提升幼兒閱讀的興趣,為小班幼兒未來的學習打下扎實的基礎。教師作為幼兒成長路上的引導者,必須要通過不同的形式,利用個人的專業(yè)、時間和空間的科學方式,培養(yǎng)幼兒閱讀的幸福感和參與感,只有教師與幼兒共同配合才能夠在提高幼兒素質的同時,促進教師教學質量的逐步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