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麗
(黑龍江省克山縣雙河鄉(xiāng)中心學校 黑龍江 克山 161600)
成功的教育,取決于多項因素。有效的溝通與理解一直是很多優(yōu)秀的教師不懈的追求,一個教師在教學上的成功,只有15%是由于他的專業(yè)知識,85%要靠通技巧。所以,做為一名教師除了會使用精練、準確、科學的教學語言之外,還必須了解學生的心理,掌握溝通技巧,這樣才會達到神奇的效果。那么,如何使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并使他們熱愛你所教的學科呢?
用愛教育學生,在與學生的溝通中,始終要保持一顆愛心。教師的愛是一種神奇而又偉大的力量,是溝通師生心靈的橋梁。教師以飽滿的情緒進入課堂,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過程中,提問時要針對不同的問題,提問不同層次的學生,而且會在非常欣賞的時候,情不不自禁地發(fā)出感嘆。當學生發(fā)揮正常的時候,要微笑著點頭,給予鼓勵和贊同;當學生發(fā)揮不是很好時,給予重新思考、繼續(xù)完善的機會。教師不要輕易地批評學生,即使是經(jīng)常犯點錯誤的淘氣包,也要找機會表揚他一番,激勵他的自尊心和積極表現(xiàn)的欲望,讓他不好意思再犯了。一個真誠地希望學生進步的教師不能因為學生過去的一些不良行為而懷疑學生進步的能力,不能求學生十全十美,而要相信“滴水可成大?!薄R蹲綄W生的“閃光點”并及時加以褒揚。所以教師應當將表揚和批評都化成一種真情的流露露,讓學生感受到老師是愛他們、關心他們的,這樣心與心的距離才會拉近。
教師在教學時,要放下自已的架子,主動和學生交朋友,多采用他們喜歡的方式去教學、去交流。以朋友的口吻與他們溝通,讓他們感到你容易接近,這樣學生才愿跟你講心里話,才更喜歡你所教的學科。耐心傾聽學生學會傾聽,作一個耐心的聽客,特別是耐心傾聽學生的訴說,是師生間進行溝通的一個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只有教師真心的、平等地與學生溝通,學生才會無拘無束地參與到學習活動當中,才能充分發(fā)揮他們的潛能,才能使教學效果達到極致。
一個班級,學生的成績和素質是不同的,愛優(yōu)生很容易,難得的是用一顆平等的心去愛差生。當學生畢業(yè)后,最記得你的是那些曾經(jīng)被你用公平的心對待過的差生,雖談不不上滴水之恩,但很可能是你當年的一句不經(jīng)意的話,一個不經(jīng)意的動作,打動了這些學生,使他們永遠記得你。所以,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用一顆公正的心去對待你遇到的每一個差生和優(yōu)生,你付出的點滴的關懷,他們會用十倍乃至百倍的理解來回報你。
誰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老師也是人,當然也如此,關鍵是在做錯了的時候,要誠懇地檢討自己,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這樣,學生不但不覺得老師出爾反爾,沒有原則,反而會像老師一樣善于反省自己。批評,有時是多余的。如果學生真的錯了,老師也要留給學生反省的時間,這樣更能讓學生主動改正錯誤,超越自己,取得更大的進步。一個教師承認自己的不完美,就可以包容學生的不完美。
蘇霍姆林林斯基說過:“如果學生不愿意把自己的歡樂和痛苦告訴老師,不愿意與老師開誠相見,那么談論任何教育總歸都是可笑的,任何教育都是不可能有的?!庇纱丝梢姡瑴贤ㄊ且环N藝術,也是一種有效的教育方式。良好的師生關系,既能促進學生的學習,也能讓教師本身保持愉悅的心情,從而感染學生,使教育教學的功效事半功倍。溝通時要注意以下幾點:
4.1 以心換心,心靈溝通。溝通從“心靈”開始,要與學生有良好和密切的溝通,要改變傳統(tǒng)的嚴師出高徒的觀念,改變教師灌輸、學生被動接受的保守教育方式;讓學生主動起來,積極起來,勇敢起來,真正成為教育的主體。關鍵是一個教師能不能真正放下身段,站在一個學生的角度去考慮學生的困難和困惑。剛參加工作時,由于教學經(jīng)驗不足,與學生交流不暢,時常在辦公室抱怨學生的品行、學習、如何?,F(xiàn)在想來,誰不是從年輕走過來的?學生的一些行為,我們大可不必急躁,而是包容的對待,耐心的勸說。只有真正的了解學生,才能愛學生所愛,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當你為學生付出了,任勞任怨,學生是會感覺到的,會感覺老師是與他們共進退的。
4.2 要控制情緒。學生在課上違反了紀律律,不能用簡單粗暴,獨斷專行的方式來處理。學生難受,我自己也陷入情緒陷阱中,心情可能幾天都很糟糕。后來,再碰到那些難纏的學生時,我先讓他們冷靜一會,也讓自己的情緒穩(wěn)定好,不厭其煩的去引導他們改正錯誤,提高認識。時間一長,我發(fā)現(xiàn),冷靜處理的那些學生比以前粗暴對待的學生更能低頭,更能及早的承認錯誤,更正錯誤。
4.3 溝通需要多一些激勵,少一些批評?!敖馃o足赤,人無完人?!泵總€學生身上都有自己的長處,也有自己的短處。教師要善于看待學生的優(yōu)點,想方設法去挖掘學生的“閃光點”,給孩子多一些激勵和表揚。孩子是在成長過程中,要允許他們犯錯誤,對于犯了錯誤的學生,要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他們從思想上認識到錯誤,再從行動上加以改正,要給他們改正錯誤的時間和機會。
“沒有愛就沒有教育”。一個優(yōu)秀的教師,要與學生和睦相處、彼此支持、互相信任。只有用心與學生進行有效交流,使學生喜歡老老師,再喜歡他所提供的教育,這樣才能達到教育的最佳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