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萍 王 薇
(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東關小學,山西 臨汾 042200)
引言:一直以來,課外閱讀都是語文教學中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之一,同時實踐也已經(jīng)證明,通過課外閱讀的手段提高學生的閱讀素質(zhì),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教學水準的提升,讓學生們從此掌握好的閱讀學習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從整體上提高學生的素質(zhì)。而從我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開展現(xiàn)狀來看,雖然不可否認課外閱讀擁有較好的開展效果,但由于課外學習影響因素較多,在課外閱讀中容易產(chǎn)生各種問題,如何擺脫困境,提高課外閱讀應用有效性,對目前小學語文教育教學來講非常重要。在此背景下,圍繞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指導進行展開研究,不僅符合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的發(fā)展趨勢,同時也能夠滿足小學學生閱讀能力培養(yǎng)工作的具體需求,因此值得我們給予足夠重視,并切實進行深入剖析。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通常來說,只有學生擁有較強的閱讀興趣,學生才愿意主動參與到課外閱讀之中。相反,如果學生對課外閱讀毫無興趣,那么閱讀效果甚至可能連課堂教學效果都達不到。對此,教師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時,應嚴格遵循興趣性原則,盡量依據(jù)小學階段學生的喜好情況幫助學生選擇有意義、有價值且又帶有一定趣味性的書籍。例如,基于小學學生喜歡有趣故事的特性,教師可多為學生安排一些知名的童話故事和寓言故事進行閱讀。
課外閱讀并非盲目閱讀,相反,所有開展的課外閱讀都應僅僅圍繞課堂教學,并具備一個明確而合理的目標。其中,由于閱讀與寫作息息相關,因此在開展課外閱讀時要盡量以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為主要開展目標,在學生閱讀完畢后向?qū)W生布置有關課外閱讀內(nèi)容的寫作練習,借此提高學生的閱讀感悟能力和語言創(chuàng)作能力。同時,在設置課外閱讀環(huán)節(jié)前,教師應制定縝密的開展計劃,且一切計劃應服務于教學目標,應盡量讓學生閱讀的每一本課外讀物均有其價值所在。
雖然大多數(shù)小學學生均對課外閱讀有較高興趣,但并不是所有學生都擁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尤其是對于學習方法、學習模式尚未建成的小學學生來說,幫助其形成科學的閱讀習慣是課外閱讀指導中較為重要的一環(huán)。但是,由于課外閱讀不依托于課堂存在,教師往往并不會給予學生較多的課外閱讀引導,因此在實際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很容易出現(xiàn)瀏覽式閱讀、隨意閱讀等問題,既不能具備較好的閱讀效果,又浪費了一定的學習時間,使得課外閱讀的價值大打折扣。
在應試教育觀念的影響下,大部分家長將衡量孩子好壞的因素放在學習成績上,這使得即使教師布置了課外閱讀作業(yè),家長也仍會以不務正業(yè)為由而壓縮學生的閱讀時間,這使得學生在家長思想的影響下也會形成課外閱讀不重要的錯誤想法,導致其無論在學校內(nèi)還是在家中都將課外閱讀作為一項娛樂活動來看待,既沒有較好的閱讀效果,又缺乏系統(tǒng)的閱讀技巧養(yǎng)成,久而久之自身的閱讀能力便會毫無增長。
于閱讀習慣層面,廣大小學語文教師要逐步提高自身對于學生閱讀習慣培養(yǎng)的重視力度,盡量在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適時進行引導,其中,教師應及時向?qū)W生傳授正確的閱讀技巧,引導學生帶著思想進行閱讀,在感悟書中作者感情的同時提高自身的閱讀能力。同時,教師應在學生課外閱讀結束后適當布置寫作練習,鼓勵學生創(chuàng)作讀后感,幫助學生加深對于所讀文章的感悟。
對于課外閱讀不受重視的社會環(huán)境,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溝通,利用多種有效的方式創(chuàng)造良好的閱讀環(huán)境,給學生更加完善的課外閱讀體驗。一方面,教師應盡量在校內(nèi)搭建課外閱讀平臺,借助學校圖書館藏書為學生提供更多的課外閱讀機會,使學生在不斷閱讀中形成自己的閱讀習慣;另一方面,教師應該更好地與家長配合,改變大部分家長對語文閱讀的認識,使其能夠配合教師工作,給予學生更多的課外閱讀空間,使其能夠始終處于寬松自由的環(huán)境內(nèi)進行閱讀學習。
結束語:綜上,本文基于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指導的開展原則,結合我國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現(xiàn)狀分析了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開展課外閱讀指導的具體措施,其中,廣大小學語文教師必須進一步提高對于課外閱讀的重視,逐步在與學生家長溝通合作的同時加強學生閱讀習慣、閱讀技巧培養(yǎng),借此全面提高小學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使其得到更加全面健康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