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麗梅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南寧市邕寧區(qū)中和鎮(zhèn)中心學校,廣西 南寧530209)
很多小學英語教師深受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影響,依然采取著“填鴨式”“灌輸式”等模式,課堂中很少與學生互動,讓學生在枯燥的氛圍中接受英語知識,講課過程中方式呆板,使學生沒有了學習英語的動力,對學生的要求過于嚴格,平時交流中語氣太強硬,忽視了學生的學習需求和思維特點,而教師沒有意識到自身的問題,依然采取同一種模式教學,這樣教學效率很難提升。因此小學英語教師要注重與學生的互動,除了簡單的問答互動外,還可增加其他的互動方式,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效率。
在以往的教學中,學生懼怕教師,很少主動與教師交流,只有遇到難以解決的學習問題時才會尋求教師的幫助,而教師只是通過學生上課時的表現(xiàn)以及他們的考試成績來選擇教學方法,并不能深入了解學生內(nèi)心真正的想法和問題,這樣只能看到一些表面現(xiàn)象,不能從根源入手解決問題,課堂中主要以講解為主,與學生互動的頻率很少,讓學生處于了被動學習的狀態(tài)中,就會形成教師熱情的演講、學生毫無反應的局面,這種模式下是很難提升教學效率的。小學生平時很少接觸到英語,只有在課堂上或者完成課后作業(yè)時才能學到英語知識,如果繼續(xù)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提升學生的英語水平的作用是不明顯的。因此教師要轉(zhuǎn)變觀念,利用小學英語教材內(nèi)容的特點,多和學生交流互動。譬如外研版四年級下冊《He’s cool》一單元中,讓學生學會用英語來描述其他人的特征,學習cool/little/cute等英語單詞。正式開始上課前教師給學生示范:“This is Lining。He’s very clever.”給學生三分鐘的時間讓他們向同桌介紹一位自己的朋友,旨在讓學生復習上一課的知識,在學生練習的過程中,教師要走進學生當中,用英語的方式贊美他們:“You are clever/shy/cool/naughty。”學生聽到后也會回應教師,這樣師生之間就有了良好的互動,也給學生留下了親和的印象,學生內(nèi)心受到了鼓舞,他們互更加認真地參與到后面的學習中,而且會主動和教師互動,有了這樣的互動做鋪墊,后面的教學將會更加的有序、高效。
小學英語教學中情境的創(chuàng)設是非常有必要的,是拉近師生距離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情境中學生是最放松的,他們可以自由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能盡快地掌握主要的知識內(nèi)容,作為教師應做好情境的主導者和參與者,要與學生共同完成學習任務,這樣才能達到互動的有效性。比如在四年級Mod ule 7 Unit 2 Grandma cooked fish一單元中,鞏固學生對動詞過去式的運用,使學生能聽懂并運用Grandma cooked fish這一類的語句來談論過去做過的事情,師生之間進行自由對話,讓學生能盡快適應說英語的環(huán)境,快速進入到學習狀態(tài)中,教師與學生分角色朗讀教材中的對話內(nèi)容,讓學生運用所學句式說說自己昨天都做了什么,教師可以先給學生做示范,用風趣幽默的語言來介紹自己一天的生活,學生聽得津津有味,之后將學生分組進行傳話游戲,第一名學生說出自己做了什么,第二名復述并加上自己的活動以此類推,教師站到學生的中間,和學生一起玩游戲,傳話過程中出錯的學生被淘汰,直到小組內(nèi)只剩下一名學生,則該學生成為游戲的勝利者,最后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綜合性的點評,指導學生熟練掌握本節(jié)課的主要內(nèi)容。通過這樣的方式師生之間進行了有效地互動,課堂教學效率有了顯著的提升。
每個學生對英語知識的接受能力和學習興趣不同, 部分學生有時候會聽不懂教師在講什么,無法跟得上教師的教學進度,導致他們的學習效率低下,小學英語教師要關注到這部分學生,多和他們進行互動交流,幫助他們盡快走出學習的困境,不能只把目光放到優(yōu)等生的身上,要對每一個學生負責,對待所有的學生要一視同仁,引導優(yōu)等生幫助學困生,平時多給他們一些照顧,幫助學困生樹立學習的信心,發(fā)現(xiàn)他們身上的閃光點,讓他們能感受到教師沒有放棄他們,堅定他們努力學習的決心,教師要把師生間的有效互動實施到每一個學生的身上,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下基礎。
小學英語教師要依據(jù)小學生的性格心理特點實施有效的互動教學方式,努力為學生營造民主、和諧的氛圍,創(chuàng)造師生互動的教學情境,不斷調(diào)動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使學生在能互動中提高學習的信心,實現(xiàn)提升學生英語綜合素養(yǎng)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