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東
興趣是學習的良師益友,努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的自覺性和創(chuàng)造性能得到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習效率也會大幅度提升,學生也會因此而更加熱愛學習!
現(xiàn)在,不少學生對學習不感興趣,那么老師應該如何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呢?筆者依據多年一線教師工作經驗,結合相關理論學習,特提供以下思路:
和諧、融洽的師生關系能促進學生學習的強勁動力。有人曾經說過:“離開感情層面.不能鑄造人的精神世界?!敖虒W不僅是教學的關系,同時也是師生雙方思想和感情的交流過程.師生關系直接影響和制約著學生的情感和意志,影響著學生的認知活動。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yè).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達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tài)。一般來說,學生對某位教師喜歡,其課堂氣氛就會顯得活躍,學生的學習興趣就會油然而生。
教學既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吧聘枵呤谷死^起其聲,善教者使人繼其志”。怎樣使人繼其聲、繼其志,這便是教學的藝術?!傲己玫拈_端是成功的一半?!苯處煹难T導,能使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從而更積極主動地參加課堂教學,為整節(jié)課的成功做好鋪墊。因此,課堂導入的好壞是一節(jié)課成敗的關鍵所在。好的導入方法能引起學生強烈的求知欲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
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隨著新課程改革的逐步實施,教師和學生的觀念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變,但依然存在許多問題。有研究表明,目前我國中小學課堂教學的主要模式依然是啟發(fā)式或獨白式教學,提問主要是是非性提問和陳述性提問,而推理性提問較少,這樣就很難調動學生積極地思考問題和發(fā)現(xiàn)并解決問題。這樣的教學模式導致師生間互動較少,學生對教師的講授缺乏足夠的反饋,從而教學的效果和效率也就無法提高。課堂教學方法的選擇是決定課堂教學效果和效率高低的一個重要因素。
托爾斯泰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庇辛伺d趣,就能全神貫注地積極思維,有了興趣就能克服困難,探究科學的奧秘,有了興趣學習就可以不成為負擔。因此,在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有趣味性的教學方法,培養(yǎng)他們的興趣,使之在輕松愉悅的氣氛下學習,掌握知識,提高教學效率。
激發(fā)學生的興趣,使他們變苦學,厭學,死學,難學不會學為樂學,好學,活學,易學,會學,逐步培養(yǎng)其主動,探求知識。在教學中,我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對鞏固知識,開發(fā)學生智力,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
課堂里的情緒指的是教師和學生雙方面的情感。一方面,教師本人應善于控制,掌握自己的情緒,并能經飽滿的情緒貫徹始終,減輕課堂教學中的心理壓力,激起學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喚起學生的學習欲望;學生情緒的調動,要運用多樣手段,尤其是電教手段的運用。例如課中聽錄音唱英文歌曲,既是作為教學過程中的中間站,吸引學生漸已渙散的注意力,造成愉悅輕松的氣氛,又是對教學內容的操練,加深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教材是教學的根本。但僅培養(yǎng)學生的良好語感還是不夠的,不寧 廣泛開展課外閱讀。課外閱讀材料其內容豐富及回異的體裁,使學生始終處于有興趣,主動閱讀狀態(tài)中。閱讀不僅對課文內容進行鞏固,而且積累了新知識,拓寬知識面,培養(yǎng)出學生良好的語感,主動地避免了寫作中的不規(guī)范及錯句。逐步養(yǎng)成寫流暢的短文的能力。對此,讓學生閱讀一些適合他們水平并能引起他們興趣的英文畫報,寓言,童話,連環(huán)畫,故事等。利用上面的文章指導閱讀,讓他們在閱讀中去發(fā)現(xiàn)自己的能力,樹立信心,產生興趣,有了興趣和愿望就會產生克服困難的動力。這樣課內外的結合,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要想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就要喚起學生的主體情感。而在課堂上創(chuàng)造出民主開放、平等合作、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則是實現(xiàn)使學生有積極情感體驗的前提。教師還應盡量捕捉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對學生多鼓勵,多表揚;對于學生中出現(xiàn)的獨特的、與眾不同的見解,應從探究的角度出發(fā)給予客觀公正的評價,尊重每一名學生的思維方式;如果學生在課堂上出現(xiàn)單詞拼錯、讀錯,回答問題思路偏差,教師應當以適當形式及時引導學生繼續(xù)思考,從而最終想出正確答案,讓其在不斷努力,不斷成功的過程中逐漸樹立趙穩(wěn)固的自信心,為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創(chuàng)設良好的氛圍和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