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紅瑞
在認知隱喻這個概念被提出來之前,人們認為隱喻是文學(xué)作品中常用的一種修辭手段。認知隱喻理論認為隱喻不僅是一種修辭格,一種語言現(xiàn)象,更是一種認知現(xiàn)象,是人們認識抽象事物、了解抽象概念不可或缺的一種工具或方法。在人類所有情感中,愛情是最復(fù)雜,也是最難表達和解釋的一種情感。在中西方語言中,有無數(shù)描述愛情的詞句。本文將從認知隱喻的理論視角出發(fā),對比分析出漢英愛情隱喻的相似和不同,并結(jié)合文化維度,分析其出現(xiàn)不同的原因。
概念隱喻理論認為隱喻是一種跨域映射,是從一個具體的概念域向另一個抽象概念域的映射。隱喻的本質(zhì)是“人類用某一領(lǐng)域的經(jīng)驗(對具體熟悉事物的經(jīng)驗)來說明或理解另一領(lǐng)域經(jīng)驗(抽象陌生事物的經(jīng)驗)的認知活動。”(束定芳,2000:28)。
Lakoff & Johnson(1980)認為概念隱喻包含三種類型:方位隱喻、本體隱喻和結(jié)構(gòu)隱喻。方位隱喻是將空間領(lǐng)域作為源概念域,將空間概念的關(guān)系和范疇系統(tǒng)投射到非空間概念的關(guān)系和范疇上,用空間領(lǐng)域的概念去理解非空間領(lǐng)域的概念;本體隱喻是將抽象事物和概念看做具體事物,這樣就可以對抽象事物范疇化和量化;結(jié)構(gòu)隱喻指的是,通過一種概念來建構(gòu)另外一種概念。這兩個概念的認知域自然是不同的,但它們的結(jié)構(gòu)保持不變,即各自的構(gòu)成成分存在著有規(guī)律的對應(yīng)關(guān)系。比如,日常生活中有“時間就是金錢”的表達。因為把時間看成了金錢,那么很多被用于描述金錢的詞都能來描述時間,金錢能被節(jié)省、浪費,用盡,那么就有相對應(yīng)的平行表達:“節(jié)省時間”,“浪費了半小時”,“時間用盡了”。
火是物體燃燒時發(fā)光發(fā)熱的一種現(xiàn)象,中英文里都喜歡用火的概念系統(tǒng)來描述愛情。比如,中文有這樣的表達:“愛情是一團烈火,我已被你燃燒”,“冰川上的愛情,依然熾熱”,“陳升沉默10年撲滅了她的愛情之火”,“愛情之火,干柴烈焰,苦不能相見訴衷腸”。英語中也有類似的表達:“Seize the chance when there are sparks of love”, “Feed the fire that keeps marriage alive and it will sizzle”, “Our love must not be extinguished”, “I feel something in my heart, it's like a flickering flame” , “Every time I see you ,this flame lights up”.
之所以用火的概念系統(tǒng)來描述愛情,是因為火的燃燒過程就是愛情的發(fā)展過程。比如,兩人剛有愛情就是擦出愛情的火花,想要維持愛情,就是給愛情添加柴禾,愛情發(fā)展到高潮,就是愛情之火在熊熊燃燒,愛情結(jié)束,就是愛情之火被澆滅。把愛情看成火,能表示愛情來得兇猛熾烈,但有時也稍縱即逝,難以挽留。
根據(jù)隱喻理論,愛情是容器屬于空間隱喻。空間概念是人腦對自然界中物體位形的反映,它涉及物體的形狀、大小、前后、遠近、方位、深度等。
中文里有這樣的表達“他掉進了愛情的海洋里“,“我又掉進了愛情的蜜糖罐里”,“一對年輕人墜入了愛河”,“她懷著滿腔熱忱,一頭扎進了愛情里”,“姑娘,請走出情網(wǎng),珍惜生命”,“情深情淺不由人”。英文里也有類似的表達 “l(fā)ove is boundless”,“Love is filled with jealousy and trouble” ,“I am deep in love with her ”,“break the boundary of love”.
體驗哲學(xué)是認知語言學(xué)的基礎(chǔ)。正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有了各種空間體驗,才能把這些空間體驗投射到愛情的概念系統(tǒng)上。
為了獲得配偶、食物和領(lǐng)地,動物之間經(jīng)常爭斗。人做為高級動物,為了達到某種目的,也經(jīng)常爭斗。無論爭斗的目的是什么,爭斗的形式幾乎都是一樣的:恐嚇、威脅、襲擊、打斗、自衛(wèi)、反擊、撤退、投降、勝利等。
被愛情折磨的人們之間也經(jīng)常爭斗。比如,“他靠如下招數(shù),贏得了愛情”,“顧廷燁戰(zhàn)勝了‘情敵’齊衡,贏得了美人心”,“當(dāng)愛情受到威脅時,你會怎么辦?”,“暗戀就是一種向愛情投降的愛情故事”,“他在這場愛情里是隨時做好了撤退的準備”,“愛情就是一場慘烈的守城與攻城”。英語中有這樣的例句:“He defeated his rival in love and married Helen”, “He hit on Mary vigorously and Mary surrendered”,”She decided to defend her love”, “He escaped from the prison of love”,“Thisschoolbeautyis besieged by her pursuers”.
戰(zhàn)爭的目的是勝利,為了獲勝,可以運用各種技巧和攻勢,戰(zhàn)爭的結(jié)果是非輸即贏。從戰(zhàn)爭的角度理解愛情,能指導(dǎo)我們的追求行動,讓我們盡快獲得愛情。
旅行,是指遠行,去外地觀光或游覽,途中可以觀察景色和事物。跟旅行有關(guān)的許多概念都被用在了愛情中,比如,旅行中乘坐的交通工具、岔路口、旅行中的美好風(fēng)景、旅行中的痛苦和磨難等。
比如中文中有這樣的表達“愛情總像一場旅行,前方總有未知的驚喜等候著你”,“愛情是場最美最遠的旅行”,“站在愛情的岔路口上,很多人選擇錯了”,“他的愛情已經(jīng)走入了死胡同”,“他們兩人現(xiàn)在形同陌路”;英語中有這樣的表達:“Loveisajourney full of happiness and sorrow”, “They went their separate ways last year” ,“Their love come to a dead end”.
植物是生命的主要形態(tài)之一。植物從生長到死亡,要經(jīng)歷扎根、萌芽、長葉、抽枝、開花、花朵凋零、落葉,最后枯萎死去這幾個階段。我們呵護愛情跟精心培育植物一樣。在中文里,有這樣的表達:“愛情是用青春澆灌出的最美的花朵,愿愛情之花處處盛開”,“不知不覺的,你在我的心里生根發(fā)芽了”,“愛情都必須去用時間培養(yǎng),用真心灌溉”,“愛情之花尚未綻放就已凋零”,“下有并根藕,上有并蒂蓮”;在英語中有這樣的表達:“Love sprouted in their hearts after they dated twice”,“Love is a vine that grows into our hearts.”,“We expect their love to be in full blossom and bear gratifying fruit”,“Our love grows stronger”.
從上述例子可看出,在中文和英語中,雖然都將愛情看成植物,但中文并蒂蓮是愛情的象征,用蓮和藕來指代愛情。在英語中常青藤是愛情的象征。因為中國的傳統(tǒng)文化認為要好事成雙,蓮又被為荷,荷與合諧音,象征著百年好合、永結(jié)同心。并蒂蓮,莖桿一枝,花開兩朵,可謂同心、同根、同福、同生的象征。
中國是信奉佛教的國家,佛教中的六道輪回,因果報應(yīng),前世注定的思想反應(yīng)在愛情里就是“緣分”這個詞。比如在漢語中有這樣的表達“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手難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千里姻緣一 線 牽”,“喜結(jié)良緣 ”,“ 緣分 到了”,“天生的一對,地造的一雙”。
西方人一般信奉基督教,《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記載,耶和華造就了一男一女,男的稱亞當(dāng),女的稱夏娃。亞當(dāng)是用地上的塵土造成的,夏娃則是耶和華取亞當(dāng)身上的肋骨造成的。所以,在西方人的心目中,愛情是一個整體概念,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一個統(tǒng)一體,所以在西方人里有這樣的表達:“we are one”,“we are made for each other”,“I am her other half,just as she is my other half”.
中英文里都喜歡用“心”和“眼”來表示愛情。比如,在漢語里有“把我的心送給你”,“拋媚眼,暗送秋波”,英語中也有“you are my heart”,“give my heart to you”,“give sb the glad eye”,“cast sheep’s eyes at sb”.受中醫(yī)五行學(xué)說的影響,中國人不僅喜歡用“心”和“眼”來表示愛情,還喜歡用其他身體器官來描述愛情,比如:情腸,互訴衷腸,心肝寶貝,掏心掏肺,撕心裂肺,肝腸寸斷。
本文以概隱喻理論為理論指導(dǎo),對漢英“愛情”隱喻表達進行了對比分析,分析發(fā)現(xiàn),在英漢兩種語言里,用來表達“愛情”的許多概念系統(tǒng)都是相同的,比如愛情是火、戰(zhàn)爭、容器、旅行;英漢兩種語言也喜歡用食物、宗教信仰、人體器官的概念系統(tǒng)來表達愛情,但用這些概念系統(tǒng)表達愛情時,所選用的具體對象不同。本文的研究證實了隱喻對人類理解抽象概念發(fā)揮著重要作用,而且也符合隱喻的形成是基于人在特定的文化背景和文化模式中對外部世界的體驗。本文的研究不僅能幫助人們更清楚地理解愛情這個概念,還能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隱喻與思維,隱喻與文化之間的關(guān)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