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華
(廣東省惠州市惠東縣白花第二小學,廣東 惠州 516369)
最近發(fā)生的一名深圳公務員虐父事件,轟動全國,他還是一名北大碩士畢業(yè)生,他打罵其父親,甚至扯碎父親的衣服,咬其親生父,將父親的肩膀咬得鮮血直流!同時辱罵母親:“你是豬,怎不被車撞死!”!
一名公務員,還是北大碩士畢業(yè)生!這是多么讓人痛心疾首的事情!道德何在?良心何在?難道這就是應試教育下培養(yǎng)出來的有才無德的產物嗎?在經濟飛速發(fā)展、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今天,社會上各種不正之風和腐敗現(xiàn)象隨之滋生泛濫,社會環(huán)境的復雜化,人際關系、思想觀念也隨之復雜化,這一切,給人們的心靈帶來極大的沖擊,致使人們經常出現(xiàn)利益攻心,個別甚至喪盡天良。自然,這股負能量也影響到了校園,甚至直接傷害到了正在長身體、長知識的各階段的正在形成人生觀、價值觀的學生,包括小學生。
近年來,受到各種情緒障礙和行為問題的問題生數(shù)量呈現(xiàn)趨勢。古人云“三歲孩兒定八十”可見,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了不可忽略的、迫切的需要。結合自己多年的教學實踐,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階段小學生存在的心理現(xiàn)象中,普遍表現(xiàn)在如下幾方面:
一方面,現(xiàn)在的網絡日益發(fā)達,手機就是電腦,方便且誘惑力大,極易吸引孩子的注意力,使他們離開手機或電腦后,感覺腦子一片空白,就像一臺沒通電的電腦;另一方面,因為現(xiàn)在失業(yè)的人多,清閑下來的家長們,自然把所有的家務活包攬在自己身上。孩子除了完成作業(yè)外,無事可做,自然就玩各種游戲了;第三方面,父母對孩子的監(jiān)管不嚴,溺愛,致使一部分孩子沉迷于看電視、玩游戲。甚至有的孩子趁家長不防備,偷偷到網吧去上網、玩電子游戲。這些對正在成長的孩子來說,在心理上產生了極壞的影響。
現(xiàn)在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受家庭的寵愛、社會的影響等種種原因,使有的孩子任性、自私,以自我為中心。經常要求父母滿足自己的各種要求,或者犯了錯誤不愿認錯,不服管教。最近網絡上都屢屢發(fā)生有關這方面的事例,比如前面的事例吧,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一方面,是家長、老師的教育方式有問題,發(fā)現(xiàn)問題,沒有及時正確地對孩子進行心理疏通;另一方面,是孩子野蠻、偏執(zhí)等不健康的心理所造成的,這樣的事情發(fā)人深省,慘痛的教訓告訴我們,要更加關注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近年來,出現(xiàn)單親家庭、留守兒童越來越多,有的學生受家庭的特殊情況影響,或是因為自己的學習成績不夠理想,總認為自己不如別人,總是被別人瞧不起。出現(xiàn)心理上自卑,行動上自閉,在集體活動中表現(xiàn)畏縮,不踴躍,不愿和其他學生交流,缺少了兒童本該活潑的天性,他們幼小的心靈上產生了障礙,這就急需教師在平時的工作中,細心觀察、給予關心,及時開導、鼓勵、幫助這些孩子,讓他們走出心理陰影,成為健康、陽光、快樂的孩子。
如何通過心理健康教育來提高學生心理素質呢?我們不妨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解決問題:
一、組織教師學習心理學知識,提高自身的心理健康素質
教師是影響小學生的重要角色,所以提高教師的心理學知識、心理健康素質是必須的。教師具有良好的健康心理水平,才可以正面影響孩子,為小學生起到良好的榜樣作用。同時,加強教師的心理學素養(yǎng),可以幫助教師在平日教學和管理學生中,滲透心理健康理念,能發(fā)現(xiàn)并給存在心理問題的小學生適當給予心理健康輔導。
二、定時開展心理健康課
心理健康課能夠加強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意識,使他們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基礎知識,幫助他們認識自己的身心發(fā)展狀況和特點,幫他們發(fā)現(xiàn)自身存在的心理行為問題。如:增強自我價值來實現(xiàn);客觀的認識、評價自我,能正確看待和接受別人的評價,發(fā)現(xiàn)自身的特點、自身的優(yōu)勢,樹立自信心等。同時,結合學科教學,在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種有效的途徑。
三、上好班會課,思想品德課
教育一直強調以德育為首,只有具有端正的思想,有正確的人生觀,有健康的心理,以后的人生道路才不會走偏。所以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會課,利用班會課時間開展有關健康心理的主題班會。如:某同學遇到了困難,我們作為他的同學,應該怎么做?某同學與他的伙伴發(fā)生矛盾時,我們應該怎么幫他們解除矛盾?班里發(fā)生盜竊事件,某同學被誤認為是嫌疑對象,如果是你,該怎么辦?等等。同時,在品德課上,要充分理解教材的編排意圖,結合學生的實際進行教育。通過長期引導訓練,讓學生對任何事情有一個正確的思想認識,自然也就有了正常、健康的心理。
四、正面教育,樹立信心
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征,大多數(shù)學生都渴望能得到老師的肯定與表揚,如果沒有得到老師的關注與表揚,就會打低他們的積極情緒。同時,有不少學生受家庭因素的影響,或者是因為自己成績不如別人,存在自卑的消極心理。這種心理的存在,會嚴重影響到他們,使他們不能以正確的態(tài)度、平和的心態(tài)對待自己的不足。致使學生形成這種消極心理的,其中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學生家長或老師常常將其不足的地方和其他同學的優(yōu)點相比較,直接忽略了他們的長處。使他們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認為自己笨,對自己失去信心。針對這個問題,教師首先應面向全體,用心留意每位學生的動態(tài),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閃光點。其次,教師應結合學生實際,采用不同方式,對他們表示肯定與欣賞,如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關切的眼神,一句鼓勵的話語,一個簡單的撫摸動作,看似不經意舉動,卻足以讓他們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增強了自信心。
五、家校結合不可少
學校的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要想全面有效地進行心里健康教育,僅靠老師在學校對學生進行教育,是遠遠不夠的,因為學生生活在家庭的時間比較多,家庭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不小。而且家長是孩子的啟蒙老師,其本身的心理因素與人生觀、價值觀,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家長是否具有健全的人格,會直接影響到學生的心理發(fā)展,甚至會造成學生心理壓力和心理問題。學??衫眉议L會或者開辦家長學校的形式,對他們開設心理講座。也可以利用校訊通,或者微信家長群,通過各種渠道,指導家長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講清兒童的心理發(fā)展的特點,指導廣大家長掌握科學的家教方法,要求他們多了解和關心孩子,及時給孩子進行一些心理疏導。
保證全面實現(xiàn)素質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前提教育。心理素質的發(fā)展既是素質教育的出發(fā)點,又是全面素質教育的歸宿,更是提高全民素質的營養(yǎng)劑。因此,我們應從小學階段抓起,加強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