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 勇
(湖北省襄陽市第五中學 湖北 襄陽 441057)
目前的高中歷史教育中,一些教師往往忽略人文性的滲透,忽視了對學生人文性的思維的塑造。一些學生只會簡單的歷史知識,如何有效地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滲透人文性教育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人文精神是人們對人類價值和精神表現(xiàn)的關注,它是構成中華民族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開展班級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首先應該做到的就是構建融洽和諧的師生關系,加強對學生的關愛,并通過有效的師生溝通,拉近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師生之間能夠彼此信任。教師應該時刻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并讓學生在與教師的溝通過程中體會到教師給予的關心,進而營造出和諧友愛的師生相處氣氛。這樣學生才能夠自主向教師敞開心扉,并將自己的情感和想法主動告訴教師。
例如,教師在進行班級管理的過程中,針對一些害羞和膽怯的學生,教師就可以選擇適當?shù)恼n下時間與其進行交流,通過溝通了解學生膽怯的原因,進而給予學生一定鼓勵,使其能夠樹立自信心,敢于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這樣一來,很多學生就能夠主動向教師傾述自己內心的想法,使教師能夠對其采取及時的幫助,使學生身心得到健康的發(fā)展。由此可見,教師應該盡量給予學生多一些關心和愛護,使學生的自信心得到增長。同時,教師也應該定期與學生家長開展溝通,充分掌握學生的學習以及成長情況,進而給予針對性的教育和指導,使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能夠得到同步發(fā)展。
高中班集體人數(shù)比較多,每位學生學前的基礎各不相同,進入班級后受到家庭氛圍、學習習慣等因素影響,每位同學的學習成績不可能都一樣,此時作為教師老師,應該對所有同學一視同仁,對待成績優(yōu)異的同學不能一直夸獎,免得她們自滿或者引起其他同學的不滿,對待成績較落后的同學也不能冷嘲熱諷,以免影響學生的健康成長。如果教師在班級管理中一味只會訓斥學生會削弱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其實每個教師都期望學生成才,但其處理方式會直接影響一個學生的成長。所以,教師要正確對待每一位同學,積極與學生進行正面的溝通,多對學生進行鼓勵與支持,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具體教學重要注意完善教學方法。對于高中的歷史課堂來說,一些教師只是將知識點讀給學生,沒有關注學生是否真正的理解。教師在課堂中沒有表現(xiàn)出對課堂的重視,其這種消極得狀態(tài)也會影響到學生,最終歷史課堂走向形式化,更不用提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發(fā)揮學生的主體地位,其教學的出發(fā)點是學生,要時刻關注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學生是否能真正的了解課堂內容。另外,要發(fā)揮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引導學生自主思考,通過自主發(fā)言等方式來考察學生對課堂的把握,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
人文素養(yǎng)的發(fā)展培養(yǎng)需要學生自身發(fā)自內心的認同,學生只有在教學過程中,真切體會到教師表達的意思,對教師表達的觀念真正地認同,才會在行為上表現(xiàn)出自覺性,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要注重幫助學生引起共鳴這個概念。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無論是采取多媒體方式還是采用角色扮演等其他方式,在調動學生積極性的同時,讓學生充分表達自己的觀點,積極參與、體驗,構建自己的知識和價值體系,讓學生最終從行為上表現(xiàn)出對教師教學的內容的認同,對學到的核心素養(yǎng)的實踐。同時,通過對學生解放戰(zhàn)爭等教學內容的講解,引導學生關注社會、關注他人,讓學生參與到社會公共生活中,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意識,展示新時期新一代的良好形象。高中生作為祖國正在成長的花朵,也需要教師的積極引導,幫助樹立良好的核心素養(yǎng)和價值觀。為此,教師在提高自身專業(yè)能力和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改善教學方法,通過多媒體、角色扮演等方式,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在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的同時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擔當。
對于歷史來說,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是非常重要的一種學習方法。舉一反三最重要的就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只有學生們把基礎知識掌握牢靠了才能夠做出擴展,不至于做題無依據,做出題靠瞎猜。學生們如果能夠學會舉一反三,在學習相對較難的知識時才能夠比其他人更輕松。那么應該如何引導學生去舉一反三呢?教師已經熟知了基礎知識的擴展面,但是因為書中并未涉及而不去講解,其實這樣放棄了一個鍛煉學生思維邏輯推理能力的機會。有時候教師應該提到一些這樣的內容,給他們一些例題,讓學生們自己去思考問題,得出結論,這樣舉一反三的效果也就能夠達到了。
在現(xiàn)代高中歷史教學中,教師要注意積極的探索如何有效的培養(yǎng)好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的進行探索和嘗試,在具體實踐中找到最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