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學慧
(云南省麗江市古城區(qū)祥和學校,云南 麗江 674100)
人們常說,“相逢一笑泯恩仇”,發(fā)自內心并滲透感情的微笑是人際交往中的“潤滑劑”,是人際溝通中的“增效劑”。老師的一個微笑不僅僅是和你的學生打一個招呼這么簡單,它傳遞著你對學生的信任、關心和愛!這樣的老師才會讓學生覺得沒有距離感,沒有高高在上的感覺,也才能和老師走得更近。自然就為老師今后開展工作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無聲的語言同樣可以發(fā)揮溝通的效能,而且往往比有聲的語言更便捷、快速、有效,是師生溝通中不可缺少的方式。因此,師生之間的溝通實質上是師生雙方整體信息的溝通,每時每刻都在不間斷地進行著。這些無聲的語言對學生會產(chǎn)生積極的暗示作用,使學生感受到老師對自己的關注、理解和信任,從而表現(xiàn)出積極的情緒和行為。
有句名言:“語言是全部思維和感知活動的認識方式,是構成思想的器官。語言的運用有助于在交流者之間構成統(tǒng)一性、完整性,生活在“網(wǎng)絡時代”的少年兒童,接受資訊的渠道廣、速度快,這令他們更渴望自由、平等、民主的溝通,也一定程度動搖了教師(成人)的權威地位。倘若每一位教師都能積極聆聽學生心靈的語言,和學生平等對話,就能翻譯學生心靈編碼,就能發(fā)揮教育語言內驅的和建構的功能與學生有效溝通。
總之,師生之間的真誠溝通是雙向互動的,一切良好的溝通都源于老師對學生的真誠的愛,只要老師與學生之間能以心換心,用真誠換真心,那么你的一切溝通行為都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讓我們都學會溝通,善于溝通,掌握溝通技巧,為提升班級管理水平,提高教學效率而努力!但愿師生在溝通中更加理解更加和睦,更加友誼,更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