瓊 吉
(西藏康馬縣薩馬達鄉(xiāng)中心小學 西藏 康馬 857500)
小學班主任是班級管理的主要負責人,不但要與學生進行溝通,也要與各個學科的老師做好溝通,及時了解學生與各個學科之間的關系,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除此之外,班主任還應該關注學生的成長狀況,保證學生可以健康的成長。但由于受到了我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深遠影響,很多小學班主任和學生沒有建立良好的關系,直接形成了管理與被管理的關系。在實際的教育教學中,這種關系表現(xiàn)得也比較僵硬,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健康成長。小學班主任在管理班級的過程中要經(jīng)常與學生溝通,及時發(fā)現(xiàn)學生的問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和生活中的困難,從而不斷完善自己的班主任管理工作。
1.1 傳統(tǒng)應試教育模式的負面影響。小學階段的教師迫于升學壓力,一直以來經(jīng)常將成績優(yōu)劣作為評價學生的指標。多數(shù)學生長期缺乏教師的關注和鼓勵,缺少同學的尊敬,導致心理層面形成偏差,逐漸自暴自棄,產(chǎn)生逆反心理和自卑心理。
1.2 新時代網(wǎng)絡社會的影響。新時代,由于網(wǎng)絡的迅猛發(fā)展,手機的便捷性、應用的廣泛性以及普遍性,學生越來越多地被精彩的網(wǎng)絡世界吸引,學生不需要外出,在教室、食堂、圖書館就可以實現(xiàn)實時網(wǎng)絡化,接受大量的資訊、聊天軟件、視頻網(wǎng)站、電子圖書、在網(wǎng)上結(jié)交網(wǎng)友等。各種新的價值觀嚴重影響學生,如“佛系”“人間不值得”,學生出現(xiàn)了頹廢的精神狀態(tài),得過且過毫無上進心。
2.1 針對不同性格學生,采取不同溝通方式。每一名學生都是不同的個體,他們的性格也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所以當班主任與學生進行溝通時,也應該注意根據(jù)學生性格的不同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
當班主任面對性格比較內(nèi)向的學生時,由于這類學生不喜歡表達自己,平時也不太活躍,所以班主任在與他們進行溝通時應該具有一定的耐心,要以平和的心態(tài)與學生進行溝通,了解學生內(nèi)心的想法,成為學生的朋友,從而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以及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當班主任面對性格比較活潑的學生時,因為這類學生比較好動、外向,他們喜歡和他人溝通,思維也比較活躍,所以班主任與這類學生溝通時應該直截了當?shù)谋磉_自己的想法,在溝通的時候不需要過度重視語言技巧,若是能夠使用比較幽默的語言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將可以獲得更好的效果。
當班主任面對比較謙虛的學生時,班主任應該注意溝通的方式方法,由于這類學生比較敏感,對自己缺乏自信,所以班主任一定要確保使用的語言沒有傷到學生的自尊心,要使用真誠的語言與這類學生進行溝通,可以針對這類學生表現(xiàn)優(yōu)異的地方對其進行夸獎,并且對其表示期待,從而讓學生感受到獲得了班主任的重視,這能夠激發(fā)學生學習的信心。
2.2 滲透情感,拉近距離。小學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應當給予學生更多的關心與耐心,付出真切的情感,強化與學生之間的情感共鳴,使學生愿意與教師進行心靈溝通,逐步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這樣學生方可主動配合教師的管理,使得班級管理工作高效落實。除此之外,教師在班級管理的過程中應當始終保持寬容的態(tài)度,對待學生的錯誤行為,不應立即批評,而是要更加耐心地處理,明確錯誤的成因,使得最終的處理辦法更能為學生所接受,從而使學生對教師產(chǎn)生景仰之情,學生認可教師才能達到最佳的情感滲透效果,逐步提升班級管理效率。
2.3 選擇鼓勵性語言,避免語言傷害。有效的溝通離不開語言,鑒于小學生對外界感知比較敏感,內(nèi)心較為脆弱,所以教師在溝通中必須要講究語言技巧。首先,多使用鼓勵性語言。教師要以真誠的微笑接納學生、欣賞學生,并善于挖掘?qū)W生身上的優(yōu)點和閃光點,及時采用鼓勵性的語言表示欣賞,如“你近來的進步很大,真棒!”“你為班級做了不少貢獻,老師感謝你!”這樣一來,學生便會覺得自己是受教師肯定、重視的,因而不會對教師管理產(chǎn)生抵抗心理。其次,在溝通的過程中,要避免語言傷害。學生犯錯在所難免,教師在與其進行溝通的過程中,不能使用傷害性的語言,否則會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不僅給學生心理帶來沉重的負擔,也會產(chǎn)生不良的影響[3]。教師只有掌握溝通語言藝術(shù),才能更好地提高管理工作的有效性。
2.4 善于傾聽,學會幽默。幽默是管理的最高境界。在班級管理工作中,如果班主任善于運用幽默的語言與學生交流與溝通,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消除壓力感與緊張感,還可以讓學生通過幽默的語言,體會到更深層次的內(nèi)涵,領悟到班主任的言外之意,更好地服從班主任的管理。特別是對于正處于身心成長黃金時期的小學生而言,他們往往有著強烈的自尊心。班主任隨口說出的一句漫不經(jīng)心的話語,又或者是對學生提出的輕微的批評,都可能會損傷學生的自尊心。因此,班主任應該注意與學生的平等交流,并且要耐心、認真的傾聽學生,以幽默的語言來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育目標,這樣可以大大提升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
小學階段學生正處于成長和發(fā)展的關鍵時期,班主任是與學生接觸時間最長的教師,所以一定要發(fā)揮自身的作用,強化班主任的管理職能。班主任的管理離不開與學生和家長的溝通交流。在溝通交流的過程中一定要注重溝通技巧和語言藝術(shù)的運用,做到尊重學生,盡量采用鼓勵的方式與學生進行溝通,避免傷到學生的自尊心。班主任針對不同性格學生,應該采取不同的溝通方式,班主任在與學生進行溝通時應該做到善于傾聽,學會幽默,要選擇鼓勵性語言,避免對學生造成語言傷害。同時還要注意在溝通中滲透情感,拉近與學生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