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艷
(四川省南充市儀隴縣城北小學,四川 南充 637600)
傳統(tǒng)的小學音樂教學是怎樣的?言簡意賅的說就是“歌曲背景介紹—歌譜認識—歌唱教學—反復練習”,對于學生來說毫無新意,對于教師來說常年累月的重復教學已經(jīng)讓他們變得“麻木不仁”。因此,對小學音樂日常教學進行革新是十分有必要的,以下是筆者的實踐探究。
提到流行音樂很多音樂教師和家長會認為這是“靡靡之音”,不利于學生的成長發(fā)育,對于他們來說這是一種“自我陶醉”的“垃圾”。但,筆者可不這么認為,流行音樂也有利于學生發(fā)展的一面,我們不可以以自己對事物片面的認識一種事物進行片面地評價。作為教師我們需要擁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的眼睛,發(fā)現(xiàn)流行音樂給學生帶來的思想影響,從這種思想影響中進行學生的行為和意識教育,從而在幫助學生完成三觀構建的同時完成對小學音樂教學的革新與優(yōu)化。例如:在一次課堂中筆者帶領學生們學習了周杰倫的《上海一九四三》,從略帶哀傷的音樂中讓學生們感受到當時時代背景下的“顛破流離”,從而學會珍惜眼前的一切。
我們常說“音樂是世界通用的語言”,但是不能將這句口頭禪僅僅留在我們的思想中,而是需要逐步落實到日常教學中,讓學生們借助音樂知識的學習了解這個世界,了解各國文化,逐步拓展自己的知識,開闊自己的眼界。比如,我們可以帶領學生們欣賞一下優(yōu)美的舞曲《藍色多瑙河》,在婉轉的旋律中感受那個年代發(fā)生在多瑙河畔的種種故事,在別人的故事中感悟自己為人處世的道理;也可以給學生們播放一段京劇,讓他們感受我國國粹的渲染力量,從而引導他們熱愛國粹、習慣國粹,進而學習國粹的興趣和動力;還可以帶著學生們進行各種樂器的學習,讓他們透過樂器感受世界各族人民的文化,從文化的感受中提升自己。
總而言之,小學音樂創(chuàng)新教學事在人為,作為音樂教師我們需要改變我們的傳統(tǒng)觀念,讓學生在這種創(chuàng)新教學中懂得更多的道理,從而幫助他們獲得人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