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真珍
(江蘇省蘇州市昆山開發(fā)區(qū)包橋小學,江蘇 蘇州 215000)
常常聽到身邊的音樂老師們這樣埋怨:課堂上學生們總是不能靜下心來認真上課,音樂課的教學效果很不理想。而《新藝術課程標準》中有這樣一句話:“音樂是聽覺的藝術,聽覺體驗是學習的基礎。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應貫穿于音樂教學的全部活動中。”要想充分發(fā)揮聽覺的作用,就必須要有一個安靜的環(huán)境,而這個安靜的環(huán)境需要師生雙方的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上安靜下來,我認為主要還是要提高課堂的教學質量,通過多種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從“要我學”的狀態(tài)改變到“我要學”的學習狀態(tài),這樣他們主觀意識的引導下,他們會自然而然的愛上我們的音樂課。從而做到靜下心來認真聽課。在我的課堂上我是這樣做的:
一個好的導入,它可能是一個小故事、一個小游戲,也就是說,它的形式多種多樣,但它們具備一個共同的宗旨:必須從音樂出發(fā),能夠深深的吸引學生。下面舉兩個實際教學中的小例子。例如在上一年級《小烏鴉愛媽媽》一課時,我是這樣設計導入的:同學們一定都特別愛聽故事吧?老師今天就要帶你們去故事林里游玩,那里有精彩的故事在等著我們,(放課件),可進入故事林必須學會下面的本事:接下來就是學本事拍拍小手跺腳飛飛;也就是歌曲中的典型節(jié)奏,在教師示范,學生模仿的過程中,學生高高興興的就掌握了。
又如采用多媒體技術巧妙的導入。在教授《真善美的小世界》一課時,教師首先播放了一段動畫片段,提問:你們認識這些動畫片的人物嗎?全體同學神情專注的邊看邊說動畫片中的人物名字:米老鼠、白雪公主、七個小矮人、奧特曼等。教師抓住時機,引導學生:你們知道嗎?今天這些小動物一齊來到了美國的“迪斯尼樂園”,這里是一個充滿快樂、充滿友誼的地方,是世界著名的游覽勝地之一。你們瞧,他們來了!然后教師再次播放自制的Director動畫歌曲,使孩子們沉浸在音樂旋律之中,仿佛也進入了這樣美麗的世界。達到寓思想教育于音樂教育之中的目的。
洛克曾經(jīng)說過: 兒童不是用規(guī)則可以教得好的,規(guī)則總是會被他們掉忘的。習慣一旦培養(yǎng)成功之后,便用不著借助記憶,很容易地自然地就能發(fā)生作用了。在音樂課堂上,每一個環(huán)節(jié),我都注意發(fā)揮學生的自主性,培養(yǎng)“小老師”,時間長了,學生們自然的形成一種自我約束力:人人爭當小老師。如在教授二年級下冊的歌曲《真善美的小世界》時,學生在唱“啊,我們來唱歌,我們歌唱,歌唱美麗小世界”這一句時,大部分學生總是唱不準音,把握不準節(jié)奏。于是我請班中幾個唱的好的同學到大家跟前教大家唱歌,因為學生都是要強的,都希望得到老師表揚,于是其他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立即被調動起來了。最終學生在積極、歡快的氣氛下學會了這首歌曲。
美國現(xiàn)代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學習材料發(fā)生興趣?!币虼司倪x材,合理安排音樂教學內容。不斷給予學生學習空間,提出新問題,新信息。可經(jīng)常從《校園歌曲》等報刊雜志上選擇學生喜愛的歌曲、音樂知識、音樂故事等內容,還可以把樂器引進課堂。如:口琴、豎笛等,這樣大大豐富了學習內容,開闊了音樂視野,為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開辟了廣闊天地。在上低年級課的時候,我經(jīng)常搜集簡單的卡通歌曲,把他們帶到我們的音樂課堂上來,跟學生一起學習,分享卡通歌曲給我們帶來的樂趣。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往往都是興趣十足,能夠在老師的引導下靜下心來學習歌曲。
心理學家蓋茲說過:沒有什么東西比成功更能增強滿足的感覺;也沒有什么東西讓每一個學生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更能激發(fā)學生的求知欲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興趣不穩(wěn)定,教師就必須創(chuàng)設教學氛圍,使每個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都不斷地享受成功的喜悅,進而強化、鞏固他們的學習興趣。一個人只體驗一次成功的喜悅和欣慰,便會激起無數(shù)次追求成功的愿望和信心。教師在教學生時,對學生的表現(xiàn)應做到多表揚少批評,要善于捕捉學生的閃光點。即使是一句不經(jīng)意的贊語,對學生來說也是一種激勵、一種鞭策,使學生覺得“我能行”。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欣賞音樂,需要有辨別音律的耳朵,對于不辨別音樂的耳朵說來,最美的音樂也毫無意義?!币魳氛n堂上,使學生在愛的前提下安靜下來,培養(yǎng)學生具有辨別音樂的耳朵,學生將受益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