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 莉
(寧夏回族自治區(qū)銀川市金鳳區(qū)第十小學 寧夏 銀川 750001)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對高年級學生的閱讀量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其中課外閱讀量應不少于一百萬字,由此可見課外閱讀所占的分量還是很重的。而在實際的教學中,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狀況并不樂觀他們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yè),還要去上各種輔導班沒有空余的時間去認真地完成課外閱讀,這樣他們無法很好地運用課堂上所獲得的閱讀技巧,不能達到課內外結合的學習效果。在全面推行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素質教育背景下,小學語文教師要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指導學生靈活運用課內掌握的閱讀技巧深化語文知識培養(yǎng)學生好讀書、讀好書的習慣,實現(xiàn)課內外的有效銜接達到一舉多得的教學效果,從而提升語文教學的質量。
教材上的內容是有限的選取的都是一些經典的作品,學生所掌握的都是一些基礎類的知識,那么在課內外銜接的過程中除了要讓他們充分掌握課文中的內容之外,還應延伸出和課文內容相通的內容,課堂上教師指導他們掌握閱讀的方法和技巧,并為他們推薦相關的文章讓學生進行延伸性地閱讀,以課內帶動課外的形式促進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在引導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教師要有目的地推薦閱讀材料,讓學生靈活選擇閱讀的方式使學生對課內所學有更加深刻的理解。比如《跨越百年的美麗》是一篇贊美居里夫人的散文,主要講述了居里夫人不顧危險堅持科學研究的故事,體現(xiàn)了居里夫人堅定執(zhí)著、淡漠名利、剛毅頑強、甘愿為科學奉獻的精神,教師可為學生推薦《居里夫人的故事》《實驗室外的居里夫人》等文章,讓學生進一步了解居里夫人的故事,引導他們用心體會居里夫人的精神,并對比各個文章中對人物描述的寫作手法,使學生掌握不同寫作手法與語言運用的精妙之處進而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
閱讀技巧來自于課內學習,小學語文教師要教授給學生不同的閱讀技巧,對不同的文章采取不同的閱讀方法,比如講授一篇新的課文時,讓學生采取略讀的方式對課文的整體結構有一個大概的了解并且能讀準字音,找出其中的生字詞劃出不理解的地方之后再是精讀,理解文章中的重點內容,深挖作者要表達的情感、文章的寫作手法、寫作精美的片段等,使學生能夠掌握文章寫作的脈絡,充分地掌握文章中隱藏的內容最后是熟讀部分就是讓學生能熟練地背誦某一個片段,在理解課文內容的基礎上靈活運用學到的知識,鞏固學生對課文的理解。當學生熟練地掌握了這些閱讀技巧之后,學生可以將這些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提升課外閱讀的效率,從而獲得對自身有用的知識,逐漸地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能夠在學習中做到舉一反三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將課內獲得的方法運用到課外閱讀中,可以拓寬學生的知識面但在實踐中很難讓小學生一直保持著閱讀的新鮮感,初始階段會出于好奇的心理進行閱讀活動,但時間長了就失去了閱讀的動力,因此教師可以開展多種形式的閱讀活動,讓學生對閱讀保持著期待的心情引導學生閱讀不同體裁的文章,提高學生閱讀的廣泛性和自主性,以此來滿足不同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需求,使學生處于良好的閱讀氛圍中。比如教師可以在重大節(jié)日來臨前,鼓勵學生搜集相關的文章給學生充足的準備時間確定閱讀活動的日期,讓學生有目的、有計劃地開展課外閱讀教師要做好學生閱讀的領路人,給予他們一些閱讀上的建議有效地組織好各種閱讀活動,使學生能在不同的閱讀活動中獲得不一樣的閱讀體驗,同時教師還可以和學生一起閱讀,對學生良好的閱讀行為及收獲進行表揚和鼓勵,時刻關注學生的閱讀情況把握好每節(jié)課的教學效率增強學生課外閱讀的能力,達到課內折射課外,課外延伸課內的效果。
得法于課內,受益于課外,教師要構建課內外閱讀有效銜接的橋梁,擴寬高年級小學生的學習領域挖掘學生內在的能力,讓學生在課內外閱讀中得到提升,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讓良好的閱讀行為終身服務于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