占美云
(福建省連江縣坑園中心小學,福建 福州 350500)
最近幾年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正式頒布,小學階段的新課程改革也如火如荼地開展著。語言是人們交流經驗、思想感情的一種主要工具,只有使用語言才能夠讓人們之間進行互相了解。所以從幼兒園階段就培養(yǎng)孩子們的語言能力,讓孩子們正確的掌握語言對于幼兒來說非常重要。目前幼小銜接受到了成績的影響,導致了學前教育趨向于小學化。有些幼兒園甚至都把小學的規(guī)定用在幼兒身上,要求幼兒上課必須端正坐著,不能頂嘴,精神必須集中;他們讓幼兒在課堂上學拼音,寫漢字……可是這樣過早的拔苗助長式的教育,不但沒有讓一些幼兒提高自身的語言能力,反而讓他們對學習產生了恐懼,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效果。
目前,隨著社會競爭地不斷加劇,很多家長都怕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再加之社會上對“幼小銜接”問題的不了解,導致很多幼兒園為了迎合家長、社會,而在語言教學活動中呈現出了小學化的傾向,并且還在加速蔓延。很多的幼兒園已經偏離了辦學的方向,它對兒童的教育產生了不良的影響。
現在社會上很多幼兒園存在著違規(guī)辦理語言班的現象,這些幼兒園大多以社會的名義來租教室辦語言學習班。還有的幼兒園開辦學前班來擴大自身生源。當然這些都是個別現象。但是這些現象卻阻礙了幼兒園與小學教育的聯系和發(fā)展,不利于幼兒身心的健康發(fā)展。
現在有很多幼兒在升入小學之后,對小學的語言教學模式存在著不熟悉和不了解的現象。小學的語言教學模式讓幼兒難以適應。幼兒的教學模式以游戲為主,而小學的教學具有很強的目的性、系統(tǒng)性。在語言教學中包括了基本的讀、寫、背、默,這些技能和內容都對小學生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壓力。這就導致很多幼兒在升入小學后,很難適應新課堂的模式,使得自身很受挫。
在現實的幼小銜接中,幼兒園教師和家長都非常重視幼兒的行為習慣的養(yǎng)成教育,不過其實幼兒園的語言活動中的識字活動也是極為重要的。幼兒園語言活動中有許多識字部分的內容,對于這部分的教學,幼兒教師可通過課堂、游戲、生活、閱讀等方式讓幼兒掌握這些漢字。當然,在生活中家長也可以幫忙鞏固。唯有這樣才能為小學的初期閱讀打下基礎。
進入小學后,幼兒必須跟隨自己的身心發(fā)展水平,以適應小學的學習和生活。所以幼兒應該從生理、心理上都開始適應語言環(huán)境,能夠聽懂教師的語言,并能夠獨立的完成活動。幼兒園就可以在大班下學期的時候,把班級環(huán)境布置成小學教室的樣子,提前讓幼兒感受小學的環(huán)境氛圍,為今后的學習,提前打下心理基礎。
在小學階段,學生需要在座位上跟著教師的思路來學習,所以,教師與學生之間的互動非常重要。因此為了讓幼兒盡快適應小學的學習方式,幼兒園教師可以在游戲中滲透小學教育。幼兒教師可以開展幼兒的一問一答模式,在游戲中訓練幼兒的語言能力。這樣以有趣的游戲為背景,再采用對話的形式來進行問答訓練的教學,既達到了銜接目標,又愉悅了幼兒。
教師在幼兒園階段經常用繪本講故事。這個時候盡量讓孩子看著繪本的畫面進行講述,這樣既讓幼兒聽到故事,又能讓幼兒自主的將聽到的內容與畫面相結合,提高了語言組織能力。除此以外,還可以充分利用家校聯系,讓家長們給幼兒購買一些適合這個年齡層閱讀的繪本,讓家長在家里與孩子親子閱讀。這樣不但讓幼兒園的語言活動延伸到了家庭,還使得幼兒與家長之間的關系越來越親密。
綜上所述,幼兒園語言活動中的語言活動訓練對于幼兒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幼兒園階段的語言能力的訓練除了在口頭上的訓練外,還應加強文本閱讀上的培養(yǎng),這樣才能夠做好與小學階段的語言教學銜接工作。幼小銜接對幼兒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只有做好幼小銜接工作,這樣才能促進幼兒的身心發(fā)展,才能讓每一個幼兒都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