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娟
(安徽省六安市清水河學校初中部 安徽 六安 237000)
1.1 詞匯讀音不精準。很多中學生都有著讀不準單詞的困擾,其主要原因有:其一,教師教學水平的制約。在傳統(tǒng)教學形式影響下,部分教師并未精準定位單詞讀音。長期將不正確的讀音傳達給學生,必將影響學生的英語發(fā)音。其二,單詞讀法走進誤區(qū)。一部分學生受初期拼音及漢字注音法的影響,讀音非常不標準。拼音或漢字注音法是非常不可取的英語學習方法,一方面會扭曲讀音,另一方面,時間長了,學生容易形成習慣,很難更正。其三,缺少英語表達平臺。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學生無法在課堂中獲得充足的交流機會,僅僅為應對考試進行學習,而在課下時間更加缺乏交流英語的機會。一部分學生雖然經(jīng)過了一定時間的英語學習,但是并未獲得讀單詞的機會,導致發(fā)音不準確。
1.2 記憶單詞環(huán)節(jié)困難重重。對詞匯識記量的高水準要求是中學英語的特征之一,因此,學生需要將更多時間及精力投入到單詞識記環(huán)節(jié)。受年齡因素影響,中學生活潑好動,對一件事的注意力難以維持很久。一部分學生在識記一段時間的單詞之后,會出現(xiàn)厭倦情緒,非但不能有效積累所學內容,反而容易走入學習誤區(qū)。且中學生有著較重的升學負擔,需要面對方方面面的壓力。如果沒有足夠時間進行單詞識記,就無法準確記憶新授知識中的單詞。這樣的惡性循環(huán)會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學生往往找不到好的識記策略,僅靠強制記憶,如晨讀時反復記憶相同的單詞,這樣沒有技巧的重復往往只有短期效用,無法精準記憶。一段時間之后,之前記憶的單詞又成為陌生單詞,導致學生的積極性受到打擊。
2.1 詞規(guī)律法。世間事物的變化發(fā)展都是有規(guī)律可循的,單詞識記也是如此。洞悉了識記單詞的策略,識記大量單詞就不再是難事。規(guī)律記憶是能夠將單詞由“多”化“少”的最佳策略。學生借助對每一個單詞的觀察,查找其存在的異同,相同的可以合并歸納,如有著相似讀音及意義的單詞,進而輕松記憶。而不同之處就可以單獨識記,最終讓學生不再感覺識記單詞是一種負擔。例如,“anhar monic(不和諧的)”和“harmonic(和諧的)”區(qū)別在于“an”?!癮n”(前綴,表示不)+“harmonic(和諧的)”=不和諧的。而“hollow”和“hello”很相近,可以放在一起記憶。
2.2 聯(lián)想記憶單詞法。在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方法更為常見。這種方法是指將若干有著一定聯(lián)系的單詞一起識記,或依據(jù)所記單詞的特點聯(lián)想到相關的單詞。上述聯(lián)想記憶的策略較為簡便,很好掌握。這樣的策略能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積累更多的單詞,同時讓受教主體在識記單詞的過程中收獲更多的快樂,使其想象及思維水平不斷提升。例如,“l(fā)oom(織布機)”可進行以下聯(lián)想記憶:將“l(fā)oo”想成“100”,“m”想成“米”,利用“織布機織出了100米的布”這樣的句子進行聯(lián)想記憶?!癰argain(契約,合同,便宜貨)”中的“bar”表示“酒吧”,“gain”表示“獲得”,利用”在酒吧里趁人喝醉和人簽了合同,得了便宜貨”這樣的句子進行聯(lián)想記憶。
2.3 帶入單詞記憶法。句子中最為基礎的元素就是單詞,學生認為記憶單詞有著較大難度的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沒有將單詞聯(lián)系起來。假如從句子或者文章中將單詞脫離出來,就會導致其匱乏靈動性。水滴唯有在大海中,方能彰顯其存在的意義。所以學生需要將單詞融入篇章之中,借助文段的解讀,理解單詞意思,進而快速識記。這樣的策略能夠使學生在潛移默化中記憶大量單詞,使其成為腦海中最深的記憶。
2.4 單詞的生活化。交流是進行單詞學習的目的,然而當前的英語教學對交流環(huán)節(jié)并沒有足夠的重視,導致英語學習沒有真正運用于實踐,與實際生活脫節(jié),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梢?,把單詞融入生活對英語單詞的學習而言意義重大。使單詞生活化,不但能讓學生意識到在生活中運用單詞的美妙,同時也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欲望及潛能,自發(fā)進行英語學習,不斷提升學習效能。教師還可借助視頻、圖畫等形式,引導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及背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旦得到激發(fā),學習熱情也會不斷增強,從而實現(xiàn)由單詞識到語段理解,進而達到學習并懂得運用的目的。
2.5 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加強對詞匯的理解能力。新課標主張在語境中講解新單詞及句型,盡量用英文解釋,培養(yǎng)學生用英語思考的習慣。所以盡可能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增強對詞匯的理解能力。如初一年Unit3 Topic2關于學習“職業(yè)”單詞doctor、teacher、nurse、cook等時,可以讓學生穿好這些職業(yè)裝或做有關職業(yè)動作進行直觀教學。又如初一年Unit7 Topic3 Which is the way to...?可以把桌椅擺放幾個十字路口,通過學生模擬來教學新詞匯及句型,這樣興趣盎然,效果凸顯。在近年中考中,要求學生根據(jù)文章判斷詞義的題目不斷增多,這就要求在詞匯教學時,注意“詞不離句,句不離文”,把詞匯教學歸于情境中。通常一個詞匯有不同意義,所以設計不同的語境也是很必要的。如can在Grade7 Topic2 I can dance and play the guitar.是做情態(tài)動詞“能夠”的意思。而在Grade9 To pic3SectionBWe’regotsomuchgarbage/softdrink/cans.是名詞“罐頭”的意思。
總之,在中學階段有著眾多巧妙的識記英語單詞的策略,英語教師應當進行科學引導,正確評點,使作為課堂主體的學生能夠掌握更為科學、有效的單詞識記策略,并在識記的過程中擺脫厭倦、畏難等不良情緒,輕裝上陣,大膽創(chuàng)新,進而在不斷努力的過程中,總結出更為高效的英語單詞實際,提升英語綜合能力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