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 杰
(江蘇省徐州市云興小學,江蘇 徐州 221000)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fā)展,各種各樣讓人眼花繚亂的技術和設備層出不迭。十幾年前的課堂仍然是黑板粉筆加上投影儀的天下,然而課堂發(fā)展到今天已經具備了教學信息現(xiàn)代化集中處理的能力。我們在課堂上可以利用中央電腦向孩子們展示課堂信息摘要,羅列課堂重點,進行影音播放,甚至在線進行遠程幫助等等。但是信息技術是一把雙刃劍,信息化過程中難免會弱化傳統(tǒng)教學方式,過度依賴信息技術可能會影響教師和孩子獨立思考的能力。如何揚長避短地利用好信息技術也同樣成為了擺在教師面前的難題。
對于小學的孩子們來說,愛玩仍然是他們的天性,對圖像,影音的喜愛遠勝過書本?,F(xiàn)在很多的孩子從懂事開始就生活在電腦,手機,ipad的包圍之中,可以說數(shù)碼設備是孩子獲得信息的第一途徑。當孩子們走進學校之后,教師就成了和孩子們接觸時間最長的成年人,對教師的敬畏在一定程度上會遏制孩子天性和才智的發(fā)揮,但是為了孩子能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教師的威嚴又必不可少。在這個時候,信息技術就成了活躍課堂氣氛,拉近師生關系的好幫手。例如:在《認識一元及一元以下的人民幣》這堂課上,我首先用一段介紹人民幣來歷和種類的視頻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然后我在中央電腦大屏幕上建立了一個模擬購物的環(huán)境,老師變成了商場售貨員而孩子們則是小顧客,讓孩子們身臨其境,淡化了師生關系,讓孩子的天性可以自由發(fā)揮。最后孩子們在愉快輕松的環(huán)境中很快掌握了一元及一元以下人民幣的面額和單位換算,并且在模擬環(huán)境中進行了應用。
信息技術具有及時性(例如我們平時使用的微信,QQ等)和共享性(例如各種網盤)兩大特點,信息技術的共享性可以極大地促進教師和教師之間共享先進的教學經驗,讓新教師在第一次上課的時候不會迷茫。例如:我在上《口算兩位數(shù)加一位數(shù)(進位加)》這堂的時候對如何讓孩子更容易地理解兩位數(shù)拆分這個問題上比較苦惱,后來在云興小學數(shù)學群分享里面學習了其他老師分享的經驗之后我豁然開朗。我利用ppt插入動畫的功能對十位數(shù)進行了拆分動畫處理,讓孩子們接受起來更容易也更加直觀,在后來的課堂測驗上證明了孩子們的學習效果還是很不錯的。信息技術的及時性體現(xiàn)在教師和家長的交流上,可以讓教師及時向家長反饋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情況,傳達最新信息;同樣也方便家長把孩子在家里所遇到的問題及時和教師溝通,真正做到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
很多資歷比較老的教師對信息技術的接納程度不是非常高,甚至有些會表現(xiàn)出抵制的情緒,其實他們的顧慮并不是不能理解:信息技術的使用的確會減少孩子們看書和動筆的時間,對于低年級的孩子們來說過多的圖片和影音可能會讓孩子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圖片本身而忽略了課堂的本質和內核。然而借用一句話“科學技術本身并沒有錯,錯就錯在使用技術的人”信息技術也是如此。在平時的教學和備課中,信息技術給了我們極大的便利,似乎整堂課的內容都可以數(shù)字化然后傳達給學生。但是,在使用信息技術的過程中我們更多的是要利用信息技術去引導孩子,而不是把所有的知識都展示給孩子,這一點和現(xiàn)在我們經常提及的學講課堂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在做好信息化教學的同時,有一些根本的東西是不能拋棄的,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獨立思考的過程。在互聯(lián)網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很多問題孩子可以在網上直接得到答案而不需要進行獨立思考,在課堂上信息技術絕不可以替代課堂提問和小組討論,通過獨立思考而得出結論的整個過程是伴隨孩子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技術就是教學中的“利器”。恰當?shù)卦诮虒W中使用信息技術手段對提升教學質量,活躍課堂氣氛有著莫大的幫助,讓孩子們可以在玩中學,學中玩。通過信息技術手段可以創(chuàng)造最容易讓孩子接受也是最深受孩子喜愛的教學方式。同時,信息技術模糊了家庭和學校的概念;教師,家長,學生三者的聯(lián)系更加緊密,使學生的生活和學習合二為一。同時,我們更要用好手上的這把“利器”,不要被雙刃劍所傷。相信在信息技術的保駕護航下,數(shù)學教學會開展地更加順利,教學成果更加顯著。